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本文由此出发,论述了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后来,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效用价值论与马恩有相通处,我们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价值论和当代西方经济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率)价值论",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应予否定;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效用价值论与马恩有相通之处,我们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的价值理论体系是生产力价值论,不是"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阶级斗争的态势和工人阶级主要任务的要求,《资本论》只是提出但未能全面展开生产力价值论,并使作为叙述抽象出发点的劳动价值论及由此引出的剩余价值论过分突现;在第3卷向生产力价值论靠近时,又出现了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都源于劳动的"劳动价值一源论",并由此导出计划经济模式。这是《资本论》的一个理论失误。今天,对作为"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典型表现形式的"劳动价值一源论",不仅不能再坚持,且应予扬弃。我们应当继承且与时俱进地推进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产力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马恩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其中"价值"与"生产力(率)"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它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价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价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其中包括,第二卷指出,一旦要具体考察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就不能只囿于劳价论,还要考虑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并依此建立了再生产理论;第三卷又进而指出,从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更不能囿于第一卷对价值规律的抽象论述,而要充分理解价值规律的进一步展开,包括了对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决定意义的含纳.此即马克思主义的"效用/劳动价值论".显然,马恩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价论,它是由抽象劳价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生产力(率)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马恩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 ,“价值”与“生产力”同义。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 ,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马恩的价值理论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何炼成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对我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看法进行了激愤的点批.这种点批,实际也是维护计划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因为,<资本论>第三卷正是从作为使用价值唯一衡量尺度的"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脱离市场而人工计算的思路中,设想消灭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可以说,<资本论>的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就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后来,马克思本人在<哥达纲领批判>开头实际已经否定了它.在我国已坚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之际,在党的十六大后,何教授持续张扬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第三卷于1894年出版以来,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就不断地受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抨击。有的说,《资本论》第三卷的生产价格论与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矛盾”;有的说马克思的转形程序有“错误”;有的说总价值与总生产价格相等、总剩余价值与总利润相等是“无法同时实现的”。近90年来掀起了好几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9.
《剩余价值理论》即《资本论》第四卷是马克思在一八六一年——一八六三年写的经济学手稿的主体部分,最早是由考茨基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政治经济学理论史。这部巨著的中文译本最早是由郭大力同志翻译的《剩余价值学说史》,总共三卷,曾由三联书店出版。后来苏联对这部手稿又重新进行了整理,编辑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即《资本论》第四卷的俄文版本,中文译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2、3分册。  相似文献   

10.
许多复杂理论体系的实质与其方法论密不可分。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 ,“价值”与“生产力”同义 ;但是 ,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 ,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每向“具体”前进一步 ,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 ,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 ,从方法论层面看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 ,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主客体尚未充分分化、主体未获得完全独立状态的主体间性。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就是这种古典主体间性的体现。意象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意与象的合成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意象通过审美感兴而产生,突破物我、人我的屏障,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境域。  相似文献   

20.
期货期权是期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虽没推出期货期权,由于它对深化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大作用,因而其产生、发展和壮大是必然的。期货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为期货提供避险工具,但同时它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风险。借鉴国外期货期权风险管理的经验,探讨我国期货期权风险的管理,对日后推出期货期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