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含: “代际持续”; 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协同发展论是一种全新的以统一的观点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 主张人类社会复合系统的社会子系统、生态 (环境) 子系统、经济子系统, 以及社会生态子系统、生态经济子系统、社会生态经济子系统等应当互相协作即协同运作, 以实现其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同时, 还应当实现其空间协同发展与时间协同发展。而科学发展观, 则是由“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四个互相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发展子系统 (要素), 所建构起来的关于社会发展战略的大系统 (整体)。它的突出特点是: “人本创新”和“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2.
平衡计分卡:从业绩评价到战略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计分卡是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目标而设计的指标体系。它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寻找能够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与之具有密切联系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战略实施过程的状态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维持战略的持续成功。因此,平衡计分卡是使来源于企业战略的各种具体指标一体化的一个框架。平衡计分卡在保留以往财务衡量方法的同时,引进了未来财务绩效的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方面,它们是组织的战略向具体目标和完成目标的衡量指标的转变。有了从多个角度衡量战略目标的平衡记分卡,企业的战略就能够有效地得以执行。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之道即统筹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严峻的现实、沉痛的教训迫使人们必须抛弃传统发展观,不仅关注“如何发展得更快”,而且要搞清“为了什么发展”和“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等问题。这就要求利用科学发展观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对期刊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可以指导期刊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可以指导期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必须如<决定>和<白皮书>所要求的那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计划生育要真正做到"创造性",必须实行改革,改变治标不治本的传统思路和做法,实行战略转变.这种战略转变的核心是,从计划生育的基本矛盾即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的矛盾出发,采取相应措施,使群众的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本文对标本兼治的战略转变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政治诉求,蕴含着全新的价值取向,呼唤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以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功能,在政府职能范围上注重收缩与扩展并举。应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推进政府观念的转型,通过促进公共职能履行主体的多元化来推进公共职能的转移,通过行政体制的完善和行政制度的健全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表现形式、根源与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世界范围内从古至今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表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客观经济现象和规律.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虽然是由聚集经济引起的,但是,其根源在于某一地区因非移动性要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而导致该地区聚集经济的形成,并通过其自我增强的初始循环和累积循环过程,使该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地高于其他地区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中国经济而言,无论是化解或缓解危机,保障经济适度增长,防止大起大落;还是防范危机再生,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除已采取的各项积极地应对措施以外,关键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即从应急化解危机向防范危机再生的战略转变;从经济高增长向经济高素质的战略转变;从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出口和内需协调的战略转变;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向提高资源效率的战略转变;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从以经济竞争力为主向文化与经济双重竞争力并重的战略转变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资源和人口的制约使得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南京在"十一·五"期间和更长的时间内,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生态优良和居住环境最佳的现代化都市,提高南京的可持续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工业欠账论、农业弱质性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但是,工业反哺农业只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则是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应当及时实现由工业反哺农业向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转变,通过农业产业化、城市企业下乡和新型城镇化等途径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来考虑发展问题。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更新经济发展的观念,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这种阐述中,有"五个是"的提纲挈领式的定位.其中,关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的论断,是马克思主叉中国化的重要的最新的成果.这一论断奠定了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学术"话语权"基础,奠定了科学发展观如何指导发展的实践逻辑基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定位和创新价值,为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发展所涉及的各种重大问题,形成了由一系列发展理论所构成的系统、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把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的系统与深化,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第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的统一;第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论;第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积淀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特别是城乡发展的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中国城乡建设的实践基础.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城乡统筹的全新发展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体系和路径选择,对践行科学发展现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之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政府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实施的战略决策。在政治学的视野中,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重要功能: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的政策导向和理论支撑;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与政绩观,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有利于化解城乡二元对立与区域发展失衡的格局,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哲学与现实结合上深入地探讨了关于发展观的若干问题:发展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问题;宇宙发展中的人、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关系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对于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有社会、自然、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自然、社会和人,每个因素自身内部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社会领域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然系统自身全面协调发展,人在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生活等各方面健康、有序、协调、稳定、连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实证管理到人文激励——论科研管理观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管理是一种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崇尚实证而不是崇尚创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的科学观.随着科学观的重大转变,即从以知识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科学观的转变,科研管理模式也应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实证管理向人文激励的模式转变.新的科研管理观不仅主张将以人为本和崇尚创新当作科研管理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而且强调要将其融入科研体制和机制中,变成整个科研领域乃至全社会的意志和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最大限度激励人们去创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