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名歌唱者,必须要有正确的歌唱状态,其中,打开喉咙是歌唱的核心、根本和灵魂。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打开喉咙,克服演唱中的各种错误发声,是歌唱训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气、喉、罩"是歌唱的三大支柱,从最基础的歌唱呼吸、打开喉咙、面罩共鸣出发,获得最完美的歌唱。正确的呼吸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谁掌握了呼吸,谁就能赢得歌唱;打开喉咙是美声歌唱的关键,稳定喉头是获得美声歌唱的最佳状态;面罩共鸣是美声歌唱的灵魂,没有面罩共鸣,就没有完美的声音,也没有美好的歌唱。  相似文献   

3.
歌唱的呼吸、共鸣、打开喉咙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文章结合作者的声乐教学经验阐述了这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歌唱的深呼吸,打开共鸣腔体,获得正确的歌唱位置,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对其中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理论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关乎到整项工作的好坏成败。笔者结合自身数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于打开喉咙、歌唱咬、吐字以及声部鉴定等几个基本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与辨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5.
声乐训练中,不能只强调打开喉咙而忽视打开口腔,打开口腔是打开喉咙的前提.而人的真声和假声两种发声机能在年龄阶段上表现有差异,其两者之间的过渡在美声唱法中的换气要求是无痕迹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声乐教学的角度着重论述歌唱的呼吸、打开喉咙、歌唱的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各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育中,声区统一是衡量女高音歌唱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歌唱的呼吸、共鸣、打开喉咙等要素是重点、难点问题,它们影响着声区的转换和统一。现结合多年的在声乐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阐述女高歌唱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学中的基本技术训练是指:歌唱的呼吸、歌唱的打开喉咙、歌唱中字与声的结合、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安放、歌唱中声与情的结合的训练。只有扎实地抓好了基本技术的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释了在演唱过程中,喉头的低位置和打开喉咙的意义;打开喉咙与保持喉头低位置的内在联系;怎样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的标志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气息是一切歌唱运动中的基石.歌唱时旋律的流畅性差,喉头凝重,声音的柔韧性差,弊气、吊气,声音位置不高,长音完成不好,无法进行声音的强弱变化等,这些问题都与唱歌的气息有关.通过分析歌唱中的发声器官,探讨唱歌的呼吸方法,进而阐述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呼吸练习方式和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同时提出了呼吸训练的要求及在声乐作品中的运用.总之解决了歌唱中的呼吸运用这一难题,声音才会变得通畅自然、柔和圆润、清澈明亮.  相似文献   

11.
对美声唱法声音技术训练的研究一定要将人体生理置于首要地位。在对学唱者进行声乐技术训练时应主要围绕气息的力度、声音的密度、气息和声音的方向性来逐步提高发声技术,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整体协调的。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从歌唱感觉角度衍生的"面罩共鸣、眉心音、声音位置"等传统声乐教学中常用术语的误区,从根本上提高歌唱发声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歌唱时要“打开喉咙”。“喉咙”在歌唱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人声如用管乐器 ,并从管乐器的角度来论证如何要“打开喉咙” ,以及“打开喉咙”的最佳状态和怎样“打开喉咙”。  相似文献   

13.
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气息是一切歌唱运动中的基石。歌唱时旋律的流畅性差,喉头凝重,声音的柔韧性差,弊气、吊气,声音位置不高,长音完成不好,无法进行声音的强弱变化等,这些问题都与唱歌的气息有关。通过分析歌唱中的发声器官,探讨唱歌的呼吸方法,进而阐述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呼吸练习方式和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同时提出了呼吸训练的要求及在声乐作品中的运用。总之解决了歌唱中的呼吸运用这一难题,声音才会变得通畅自然、柔和圆润、清澈明亮。  相似文献   

14.
民族唱法及其声音的特点是以真声为主,以清晰、甜美、明亮见长。在民族声乐中,男高音歌唱训练是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头腔歌唱支点、头腔共鸣、歌唱声音的方向和气息的流动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歌唱首先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所有的体力(如气息、共鸣腔的张力等)运动均受中枢神经的支配.声乐教学的全部过程都是围绕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去正确支配其发声器官、使之合理发声歌唱‘那么,怎样利用学生的歌唱心理来调动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声音训练的质量?笔者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有了一些体会,愿与同行切磋.一、教学语言对歌唱心理的启发声乐教学虽不同于其他技能类学科教学语言的运用,但最终目的都是一个一让教学语言和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吻合,使歌唱技术这样一个本需思考方能认识的事物在脑子里树立可感的物化形象特点,并很快…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综合了心理学、物理学、语言学、表演学、音响学等众多学科的特征。声乐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把握歌唱发声的真谛,使人的声带、气息和共鸣腔体等协调作用,相互配合,发出优美、动听、有感染力的歌声,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论和现代科学发声知识,树立全面、正确的整体观。声乐教学的整体观是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科学发声方法与演唱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能更准确地把握歌唱的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声是表现音乐灵魂和人们灵魂的真正手段”(摘《心的歌声》)。”音乐中最美,最感动人的也是歌声……(摘《歌唱家艺术》)。歌唱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要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的内容,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悦耳动听的歌声是歌唱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而歌唱中,气息运用的好坏又是获得悦耳动听歌声的关键。 法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潘才拉在《歌唱艺术》中说:“歌唱家的歌唱正如他的呼吸一样,呼吸好,歌唱就同样好;呼吸差,歌唱就同样地差。”云南省著名的彝族歌手白秀贞已年过七旬,但她的歌声仍旧那么宏亮,有穿透力,优美动听。她说:“唱歌的人,气是最重要的,气不好,歌就不好。……唱歌第一是气。“《古代戏曲声乐论丛》指出:”凡物之秘,根乎气,发乎声。“从以上论述中,可知歌唱与气的紧密关系。声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歌者通过正  相似文献   

18.
歌唱既是声乐专业的主课,又是许多文艺团体的主打,更是大众文化业余生活的主旋律。但要真正达到声乐素质较高的程度,就要特别注意歌唱中的气息、生理与情感的交互运作。本文从歌唱气息的支撑力——呼吸的生理机能起笔,着重论述了歌唱气息的运用——科学的调控机制,最后落笔在歌唱气息的感染力——作品的情感表达上。  相似文献   

19.
“气者,音之帅也。”“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歌唱艺术的一切技巧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有关,气息的力度、深浅、缓急往往会影响到歌唱的音色、音量、音准、音域等。正确的呼吸,能为自由优美的发声奠定基础,铺平道路;有准备、有计划、有节制的气息运用,能使歌声圆润动听,富有感情色彩。呼吸是歌唱的生命,气息是歌唱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气息是歌唱发音的动力,气息技巧是歌唱的关键,气息与歌声是有机结合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