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黄山谷被加以“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熙宁以来政事”的罪名,贬官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他于绍圣二年(1095)四月二十三日到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三年之后,因其表兄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为“避亲嫌”,他又被诏安置戎州(今四川宜宾)。到了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被起复为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接着又改奉议郎、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又改知舒州,他才于当年十二月由戎州出发东归。除开旅途往返,他在四川住下来的时间是五年零八个月,实际入川岁月是六年多。  相似文献   

2.
黄庭坚是宋朝时的旧党,他的政治观点比较保守,可以说是一个正统派。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责受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即官职虽在涪陵,人却要到彭水去。黄庭坚的诗,在这以前局限性很大,无论是他的诗论还是他的作品,人民性和进步性都是谈不上的。但是,他谪居彭水以启写的诗,由于严酷现实的影  相似文献   

3.
简评黄庭坚在宜州创作的诗词韦湘秋1黄庭坚(1045一1105年),宇鲁直,江西分宁(今修fto~to~vwhi\水)人,为进士出身的诗人黄庶之子。自幼警悟,力学ha_J求进,89山谷道人;初贬涪州(四川涪陵),号涪翁;晚年贬广西宜州,称八桂老人。北宋...  相似文献   

4.
绍圣初年(1094)宋哲宗亲政,新法派掌权,旧派人物遭到打击,黄庭坚受排斥外调到鄂州(武汉)当小官。由于章惇、蔡卞对他进行陷害,控告他在《神宗实录》里有诋毁新法的话,因此将他贬为涪州(涪陵)别驾,黔州(彭水)安置。他就是这样被迫入川的,并别号涪翁。绍圣二年(1095)正月,黄庭坚忍屈遭冤,离乡背井,在亲兄黄大临护送下,从河南陈留出发,经尉氏、许昌、渡汉沔、过沙市,三月到宜昌。溯江上夔峡,游白帝城。  相似文献   

5.
陆游于一一七○年(南宋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两年后到南郑抗金前线,不久“细雨骑驴入剑门”,先后作过蜀州(今崇庆)、嘉州(今乐山)、荣州(今荣县)地方官,其间至少“四到锦城”。一一七五年(淳熙二年)后,陆游定居成都,任他的诗友、成都府路安抚使兼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参议官,一一七八年暮春东归江南,前后在成都住过六年。这一时期,正是他“四十从戎驻南郑”,获得诗家“三昧”后,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也是他“画策虽工不见用”“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比较颓放,自号“放翁”的时期。他写了不少爱国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的名和字,《宋史·本传》仅载:“黄庭坚,字鲁直”;“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历代修水县志,黄氏宗谱,所载略同。而明毛晋跋《山谷题跋》转引洪玉父《豫章先生退听堂录序》,“舅氏鲁直爱山谷石牛洞,故自号山谷道人;谪黔戎时,假涪州别驾,故又号涪翁,或曰涪皤;在黔中又号黔安居土;至宜州,又号八桂老人。”洪玉父所胪举的,都象现代作家的笔名,故说“皆班班见于诗文”。黄庭坚幼时,还有小字乳名。这不仅是当时双井黄氏的家风,也  相似文献   

7.
师之用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作为诗人’他是北宋为盛一时的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作为书法家,为"宋四家"(苏拭、黄庭  相似文献   

8.
苏舜钦生卒、籍贯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文革新的健将之一,有《苏学士文集》16卷传世。晚岁谪居苏州,曾置园为沧浪亭,故其集又以《沧浪》为名。关于他的生卒及籍贯,解放前后出版的各种年里总表、文学史著作和苏舜钦年谱,并作“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其实苏舜钦乃开封人,先世尝居绵州盐泉县(今四川绵阳),亦非梓州铜山人;生于大中祥符元年云云,亦系大中祥符二年(1009)之误,兹考辨如下。先说生卒年。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他善行、草书,楷书自成一家。他的书法为宋代四大家之一,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他出自苏轼门下,但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在诗歌创作方面提倡“脱胎换骨”和“点铁成金”。由于苏门的关系,他在政治和苏轼共进退,一再贬谪,坎坷的生涯激发出来的激情,使他写出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他的诗对诗坛产生过颇大的影响,并得到江西诗派领袖的地位。黄庭坚曾游历了我省襄垣的名山大川。在襄垣县凉楼(襄垣县古八景之一)挥毫…  相似文献   

10.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诗人。他以迥异于流俗的“骨干气魄”,在当时便赢得了“诗豪”和“国手”的称誉。审视刘禹锡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贬居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的十年。这十年,是刘禹锡诗歌创作的转折时期、开拓时期、收获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1.
《山西老年》2012,(2):50
原文: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解读: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  相似文献   

12.
梅岭,又名大庾岭,为五岭之首,位于粤赣之交,是古代中原入粤门户,过此即为蛮荒之地岭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所以历代行经梅岭的骚人迁客多有留题、纪行,发抒感慨。宋代大诗人苏拭就是一例。苏轼于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遭宰相章惇、御史赵挺之和来之邵的迫害,以“讥讽先帝”的罪名,从定州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绍圣四年,被再次贬逐,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海南儋县)安置。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  相似文献   

13.
知识之窗     
“中南海”的由来 “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因它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把这一带风景游览区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四川”因何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今四川是巴国和蜀国所在。秦统一后,分全境为三十六郡,巴郡和蜀郡是其中的两郡。汉朝分全境为十三州,今四川属于益州。唐朝地方区划为道,今四川大部分属于剑南道,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宋代地方区划为路,先在今四川设西川、峡西二路,后又改设益州(成都)、利州(广元)、梓(三台)、夔州(奉节)四路,合称  相似文献   

14.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登进士第一。曾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对外,面对当时强大的敌兵,他主张:“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积极抗战。对内,他看到“奸臣憸士设为虚议,迷国误军”,故力主清除腐朽的官僚集团。但却因此受到贾似道、沈炎等人的谗毁,在景定元年(1260)被罢相,贬建昌军(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又窜潮州(治所在今广东潮安)、循州(治所在今广东惠阳),并死在那里。  相似文献   

15.
巴文化与土家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巴人最早居住在武落钟离山,即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的很(音恒)山,附近有石穴,相传为廪君掷剑处,《世本》中“廪君种”的神话传说,是我们研究巴人早期活动的重要史影.《太平寰宇记》说“廪君种不知何代”,今朝也难为详考.在秦并巴以前(即公元前三二九年以前),四川境内有一个较大的奴隶王国,叫做巴国.巴人见于记载较晚,其中可靠者开始于春秋,巴人的活动地域,据《华阳国志》说:“其地,东至鱼腹(奉节),西至(?)道(今宜宾东境),北接汉中(即汉水流域)南极黔涪”.这些地域均今之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全国解放后,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又发现了大量的有关巴的遗物和遗迹.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我国诗歌高度繁荣发展的时代,她酝酿和造就了不少杰出诗人,其中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她最优秀的产儿。 李白,字太白,唐武后长安元年(701)他降生在蜀中绵州蜀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其父李客不是一个地道地主,很可能还经营商业。李白后来在诗歌中屡屡夸耀他的家族,其实他的家族只不过殷实而已,不会拥有特殊地位和荣贵的光环。  相似文献   

17.
熙宁五年——元丰三年黄庭坚任北京大名府国子监教授,诗歌创作一百八十余题,近三百首。他结识了谢景处、苏轼、晁补之等人,砥砺唱和,提高诗歌艺术技巧,成为"山谷体"艺术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迎来了从元丰元年直至元祐五年长达十一年的创作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苦笋记     
张明军 《社区》2014,(11):50-50
黄庭坚寓居戎州(今宜宾)时,曾作《苦笋赋》。其时,嘉州亦产苦笋。黄庭坚几度从水路过嘉州,并在嘉州停留,还在嘉州留有《对青竹赋》,想必对嘉州苦笋亦有过详察。戎州与嘉州接壤,同属岷江流域,沿岸山形地势亦差无几,故宜宾亦产苦笋。黄庭坚在宜宾写出《苦笋赋》,实则涵盖了嘉州苦笋。  相似文献   

19.
<正> 《潮州史事三题》(载《韩山师专学报》1990年1期)一文,在初唐潮州的地域与人口一节中,所论错误颇多,而福建、长汀州即其显著者。文章说:“潮州的地域和人口均与漳州、长汀州有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初以为作者一时误把汀州作长汀州,及再阅下文,始知非是。因为作者一再提到长汀州——“建议在此置州获淮;这样就建立了长汀州(因长汀溪而得名)。为此,潮州北部又割去了相当的地盘给长汀州”。两唐书《地理志》说汀州建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汀郡,乾元元年(758  相似文献   

20.
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乙酉一岁是年癸未月丙寅日(夏历六月十二日)乙酉壬辰时生。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摩围阁老人、八桂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高城乡双井人。祖父湜,以进士赠朝散大夫。父庶,字亚夫,庆历丙戌进士,知康州,赠中大夫,有诗名,句律奇崛,世谓山魈水怪著薛荔之作。母李氏,南康郡人。庭坚有兄弟六人:兄大临,弟仲熊、叔达、叔献、苍舒。妻孙氏、继室谢氏。子相、女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