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宪法中的公民的文化基本权利并不包括教育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现行宪法对于公民文化基本权利的保障,不仅在"总纲"部分确立了国家的文化政策,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对于自由权性质的文化权和社会权性质的文化权分别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在"国家机构"一章中确立了国家完成文化任务的组织体系。在我国目前的宪政体制中,具有自由权性质的文化基本权利,尽管法理上具有主观权利的规范效力,但其司法保障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具有社会权性质的文化基本权利,尽管规定在我国现行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但其仅具有宪法委托的效力。  相似文献   

2.
以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视角,人权国际保护与宪法互动体现在:两者价值理念等具有契合性,为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施提供了互动基础;"民族"是否入宪,对实施少数优惠政策有着决定性影响,采取"公民化"宪法国家不会专门立法保护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体现为"平等权"保护,"民族"入宪的国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少数民族权利做全方位规定,优惠政策普遍采用;另一种只规定文化权,而不实施优惠政策。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在国际法优位和多民族国家实施。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字的多维属性,决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宪制意蕴。从权利保护视角出发,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对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就业工作的权利、文化权利、经济社会权利等基本权利的真正保障和长远利益考虑。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心理基础之夯实,是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法治统一的必然要求。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关系到少数民族公民权利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国家建设的国之大计。  相似文献   

4.
面对现代化和社会转型,少数民族成员当中可能出现的价值冲突,现代国家需要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回应。国家在对少数民族价值规范进行提炼以后,还必须转化为现实的治理力量。其中,公民教育是可以依靠的柔性力量,可以将少数民族成员的存在认同冲突降低到最少,并从主体意义来培育现代公民的产生,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完善,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与族群身份、公民身份的有机平衡。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意识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它更是保障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公民与国家的基本关系的研究和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论述,提出在我国建立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意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民教育与国家政治契合一直是西方社会的传统,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从政治-文化角度探讨公民教育就应充分认识到公民文化对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性.在我国践行公民教育,政府应从集权过渡到放权,学校应从"政治"教育过渡到公民教育,公民则应从义务本位过渡到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权是关注少数民族集体和个人经济发展权利的一种新型权利话语,其概念的逐渐清晰得益于权利基本话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内涵的不断变迁深受发展观的演进以及国家治理理念转变的影响。从中国国情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实环境出发,从国家经济发展宏观观念演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理念变化、国家治理与经济社会治理理念转变角度探讨"民族经济发展权"的内涵变迁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分析及其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的内涵、特征、演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大量经验性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社会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主要表现是非营利组织兴起,公民社会力量影响国家政策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国公民社会萌生的原因可归结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全球化参与、政治文化发展.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通过市场演化和政府建构型塑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合作互动关系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足构成少数民族之间差异性的核心要素.因而文化权就成为少数民族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少数民族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在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存在自身的独特性.失去这种独特性就失去了民族性,也就不存在少数民族问题了。  相似文献   

10.
从民族共同性的相关界定来看,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中的一体,突出了民族的共同性。公民力量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了促进少数民族群体国家认同的建构,有必要从共生互补的动态理念出发,在政府主导下展开族际沟通与融合,重新建构一种基于共同信仰的国家公民认同。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 ,少数民族公民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且国家还特别强调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特别权利 ,即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确认和赋予少数民族权利主体 ,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利益 ,包括针对少数民族公民在政治权利和民事权利方面的特别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方针指导下 ,通过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选举法等一系列立法活动 ,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和保障。并且还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 ,对于少数民族公民的特别民事权利 ,其确切的含义及法律界线并不为大多数公民所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征也是开启文化大门的钥匙.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又是民族语言、文字乃至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主要途径.因此,民族地区语言教育具有特殊意义.从相关政策法律来看,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给予有力支持,但由于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以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引起的民族语言生存环境的变化等问题,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呈现出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破坏较为严重,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而理论界大都主张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但从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权利客体以及权利体系等几个方面来看,都不宜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因此,可以考虑利用文化产权制度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这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及其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国时期基督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归化基督运动",对信教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文化深层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生命权、财产权、平等权、人格尊严和文化权等权利意识的觉醒及其带有的基督教文化特征。这种变化"由里及表"推动行为规范、纠纷解决等法律文化表层结构的变化,形成信教少数民族基督徒群体意识与认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培养少数民族人群之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公民意识,建立国家共识的同时,需要更好地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公平发展。从罗尔斯等人正义理论视角看,过程、结果正义和起始正义同样重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人群的独特性,尊重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关注少数民族自身真实的文化需求,帮助少数民族人群提升其认知、适应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差异化、细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以推进教育行动,保留其区别于他民族的个性特征,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作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给予积极承诺,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充分保障.接受教育是公民实现劳动权利的前提;教育是公民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公民享受文化权利的基础.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食物权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权是<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其他一些国际人权法中规定的人权.有人认为食物权难以定义,并因而反对食物权.为了进一步明确食物权的内容,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第12号一般性意见分析了食物权的规范内容.根据国际人权法以及第12号一般性意见,我们可以得知,食物权是一项可以定义的权利.该权利的主体是每个人,其内容包括免于饥饿权、适度营养权、食物安全权和食物文化权.该权利对国家施加了尊重的义务,保护的义务以及履行的义务.  相似文献   

18.
增强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保持国家认同在认同序列上的优先地位,是维护边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祖国安全统一的基础。当前,亟须从强化公民意识、发展经济、强化国族认同、发展教育等方面提高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9.
平等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也是自然人作为一个国家公民的基本人权。农民是我国的公民,其也应该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从尊重、保护、实现等国家义务角度出发,探讨国家在实现农民平等选举权中所应承担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国家履行该义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是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统一体.当代西方民族国家教育中也同时体现了全球化和民族主义两种潮流.西方各民族国家在教育上既有适应全球化的趋同化、国际性的趋向,又有表现其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的特殊性和民族化;既有以援助和合作为目的的国际教育交往,也有以赢利为目的的国际教育贸易;既有培养胸怀全球、尊重异族文化的"全球公民"的宏伟设想,也有塑造胸怀祖国、认同本民族文化的"民族国家公民"的现实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