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抒望 《创新》2009,3(10):63-66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勇于接受监督,坚持民主执政,全面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要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见《邓小平文选》第54页)。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符合人民的意志利益和需要,使人民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张功杭 《探求》2008,(4):19-23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0年(1950—1978)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经验时,得出了没有社会主义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的结论。在之后30年(1978--2008)的实践中,又证明了另一个结论同样也是正确的——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如果不能建立起人民群众对执政党进行监督的制度,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将是非常有限的,而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讨论会上,部分与会者就民主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理论观点: 一、关于人民民主。我国当前应该大力推进民主建设。民主建设同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应当相辅相成,同步进行。搞商品经济必须给企业自主权,必须承认并允许社会群众形成和表达自身的要求。历史的发展表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没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今时势所趋、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邓小平同忠说,改革的总方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证人民民主。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列宁说:“谁想不经过政治上的民主制度而沿着其他道路走向社会主义,他就必然会得出一种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是荒谬的和反动的结论。”“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也就不能保证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②可见,没有民主的道路,就不是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二大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十三大,又把民主建设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那么,究竟怎样进行民主政治的建设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所通过的决议中 ,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邓小平也早就说过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然而从当前情况看 ,政治改革又明显滞后 ,不但跟不上世界潮流 ,也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值此纪念党的生日之际 ,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党在民主问题上走过的道路 ,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但这个问题太大 ,一篇文章很难说清。因此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民主思想和作风堪称典范的一位早年党的领导人张闻天的某些情况。中共党史上坚持集体领导、反对突出个人的一代“明…  相似文献   

7.
关于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一是什么样的商品经济必然产生民主政治;二是商品经济与民主政体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本文通过对世界历史进程中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考察,认为二者存在着如下关系:没有商品经济形态,就必然没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必然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有商品经济,不一定就会产生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种D型(民主型)商品经济,它必然要求和产生出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8.
巴林顿·摩尔的“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使得民主变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今天这个专利演变为亨廷顿的“中产阶级带来民主”。从社会主义运动史与比较制度变迁的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民主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演变过程,从原初旨在实现人人平等的多数人统治,演变为保护少数人即资产阶级财产权的工具,再发展到今天作为实现大众平等权的工具。在民主的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的主要贡献在于宪政建设和精英民主,而大众民主的到来,则要归功于以下层阶级为主体的工人运动和其他非资产阶级阶层的斗争。在考察民主历程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民主的社会主义属性,有助于质疑形成于特定经验的社会科学的普适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日本社会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看法和社会党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社会党不主张采取从武装革命出发,由一党统治的形式来实现社会主义的路线,而是主张通过议会民主来实现社会主义.通过这种路线实现社会主义,至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但是不能因此就说它完全没有可能性.为了通过议会民主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党一旦成立了自己的一党政府或是同其他党组成联合政府以后,应该努力在议会中占有稳定的多数,确保对各种行政机关进行领导,同时在议会外要争取工人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合作.如果没有创造这种体制的意志和力量,是不可能过渡到  相似文献   

10.
王晓升 《求是学刊》2012,39(4):36-43
民主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一开始就和追求社会平等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它要用等同的逻辑来颠覆社会压迫.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背景下,传统的民主运动应该被改造为多元激进民主运动:既承认社会差别又要借助于等同逻辑来颠覆由社会差别所引起的压迫.如果激进民主没有多元性的约束就会走向社会的无序状态,乃至走向极权主义,如果多元性没有激进民主的约束社会就会走向等级结构.推进现代多元激进民主还必须借助于领导权,使这种民主运动真正有助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民主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多数人的统治”,第二种是制约和限制一切权力,为的是防止滥用权力以保障公民和个人权利。鉴于我国没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政治体制没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和我们甚至没有清晰的民主目标及模式等现状,中国的民主化目前只能是一个谋求第一种含义的民主的艰难过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实行第二种民主是不可能的。民主导致公平的竞争和普遍有效的刺激,民主政体是保证社会政局稳定的唯一形式,民主是一种人的解放;没有民主化,现代化最终是不可能的。我国经历了民主化的曲折履程,目前致力于民主建设时又面临着领导阶层一心谋求经济现代化而忽略政治民主化、老百姓渴望现代化但不适应民主化,有了民主化的趋势但缺乏转向民主化的机制和条件等等困难,这就更需要我们通过创造政治民主、商品经济的环境和进行广泛深入的全民族的思想启蒙,去发现、培育和扶植推进中国民主化的力量——舆论的、企业家的、金钱的和人的个性的独立力量。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一个伟大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要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伟大目标,就既要使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横向有机结合、协调统一,把社会主义民主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又要使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纵向经历渐进过程,达到近期目标进而实现长远目  相似文献   

13.
<正>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是当前在一些国家广为传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在这一思潮的侵蚀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已经蜕变为社会民主党,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也因之发生了重大变化。认清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危害,划清同它的思想界限,十分必要。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自称是“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以此同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怎样认识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的“民主”和“人道”,已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两点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4.
麦佶妍 《探求》2011,(3):113-11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中,人民政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机构和主要载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和实践平台。我们要促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一是通过经验升华和理论借鉴来构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体系;二是通过制度健全和素质提高来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大不仅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且提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健康迅速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拟就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要求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一、邓小平的价值哩想 价值观是一种观念,是人的追求和期望,是人的评价和选择。价值理想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邓小平同志的价值理想则集中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他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这就是邓小平同志的价值追求。它既包含了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向往,又包含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 邓小平的价值理想,具体表现在他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阐述之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物质文明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精神文明也不是社会主义,等等。这些论述都很重要,它勾划出邓小平同志完整的社会主义理想。从这些论述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内涵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邓小平的基本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价值的评价标准。它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过去,我们在民主的理论方面研究得不够,在民主的实践方面犯过错误,特别是经过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把民主问题搞得混乱不堪。因此,进一步开展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研究,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本文就社会主义民主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求同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 认识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首先要分析它的理论内容,纲领实践及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然而,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把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同历史上的第二国际右倾机会主义即社会民主主义作一对比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不过是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在80年代的“新版本”。了解此点,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系统的讨论了宪政在民主和自由两种语境中的含义;对民主宪政论和自由宪政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逻辑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回应。本文认为,宪政问题决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政治发展主题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提倡宪政符合特定历史时期民主政治的性质和政治斗争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人民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了“民主主义宪政”。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果用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西方的概念中,宪政不等同于民主,宪政和民主在理解上虽有交叉但含义和偏重不同,所以用社会主义宪政表述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容易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从中国政治制度的性质和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个人权利和自由不能作为人民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价值。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也不必然以社会与政府的分离或对立为基础,限制政府权力也不必然能够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党和政府是保障和发展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依靠力量。我们不能在没有充分理论论证和对政治后果作出明确判断之前就认定宪政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社科纵横》2008,23(2):56-5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样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目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状况作了一些简要地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