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本已萧条的经济雪上加霜,这在日本称为"昭和恐慌"即"昭和经济危机"。但日本政府却采取了与解决经济危机背道而驰的金解禁政策。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是否执行金解禁政策成为日本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井上财政”是指藏相井上准之助所推行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一是紧缩通货,推行“产业合理化”,以降低成本,扩大出口;二是解除禁止黄金出口的禁令,恢复金本位制。但世界经济危机迅猛袭来,给日本经济带来莫大冲击,而井上准之助却继续强化“井上财政”政策以应对危机,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虽然井上财政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却对后来日本经济恢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日本经济迅速摆脱危机的前提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称屈原所生长的江山风物给予其创作极大的帮助,此谓"江山之助"。粤西诗人的诗歌创作,亦有"江山之助",这就是表现在诗中的"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及粤西山水,以及粤西地域独特的包括语言、服饰、生活习惯、节日等之类习俗风物,还有少数民族的种种特点。"江山之助"使咏粤西诗作有着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江山之助不仅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诗学命题,它同时也被朝鲜文人所接受,并用来诠释自然景物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对于朝鲜文人来说,江山对诗歌有着补诗料、发诗情、养心气的从外到内之助。同时,对于获得江山之助的途径,他们更加认同从迁谪中获得,这是源于对中国迁谪文人经历险难、游历后诗文精进现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前后,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日本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情况加之日本法制的落后状态促使明治政府移植西方国家先进的法律制度.经过全面、多元、注重本土化的法律移植,法制近代化在日本得以确立,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后世影响颇大.日本近代的法律移植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亦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代日本社会的变迁,导致部分知识分子走向边缘化。他们的边缘化是其"安身立命"的独特方式,是其终极关怀与社会现实互动下的一种行为表现。不同类型的边缘化知识分子,引起的社会效应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后期形成的例外论思潮,对日本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例外思想的指引下,日本冲破亚洲藩篱,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走上了与众亚洲国家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就日本例外论的成因而言,既有政治传统因素,也有地理位置和国际体系的边缘化因素,这其中也充斥着特殊的文明观。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特别是甲午战后,日本侵略者与军事、政治、经济侵略相结合,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在于培养日本侵略分子和“日奴”、蒐集情报、制造侵华有理舆论,以利于“大陆政策”的推进。其主要途径有四:一是通过东亚同文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二是通过同仁会开展医疗保健活动;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法制的西化在日本法制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国借鉴和吸取。本文对日本法制西化的原因、进程以及得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自近代以来,东亚国际关系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一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的建立与瓦解;二是以美国为主宰的华会体制的确立与崩溃;三是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形成与消亡。三次变革既与国际政治格局不断演变密切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两国国力的消长与存亡的较量,日本在其中则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战后创造过经济奇迹的日本 ,在 2 0世纪的最后十年陷入了极其深重的经济危机。究其原因 ,一是独特的法人相互持股制度已从多方面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桎梏 ;二是银行与企业融合的主办银行制度在进入 80年代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三是以终身雇佣制度为核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显现出严重的机制性缺陷 ;四是双向式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负作用越来越明显 ;五是政府强干预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2.
1956年日苏关系正常化后,双方为渔业、领土等问题继续争执。1960年苏联宣布,只有美军及其基地撤出日本、日苏和约缔结后,才能将齿舞群岛等移交日本。1962年起,苏联政府又宣称,日苏之间的领土问题已经解决。但日本却坚持“北方领土”是日本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13.
运用预期理论,探讨财务预期的概念、理论基础、形成路径、财务预期的类型和作用。利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2008年的融资门事件,分析非稳定财务预期现象的存在,提出改善决策者心智模式、建立健全决策者财务预期监测与预警系统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民国前期正处于世界矛盾和利益急剧变动的转换阶段。相对较为落后的日本垄断资本 ,为了在与西方先进国家争夺同其邻近的殖民市场 (中国 )的过程中 ,实现和保持其在华利益优势 ,不断变换其对华具体政策 ,以便有效利用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所造成的各种条件。文章对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先作简明概括 ,进而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此期不同阶段政策的变动作综合分析 ,最后考查民国前期日本的对华政策的变动对日本输华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日本必须对大藏省进行改革。目前的改革措施对日本加强金融监管起到了一定作用 :削弱了大藏省的权力 ,建立了一个相对有效率的、形式上独立的金融监管机关。但更有效的金融监管机构和规范的、法制化的监管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6.
1968-1972年的国际大环境依然是美苏冷战在继续。在远东,1968年1月,苏联坦克部队进驻蒙古。1969年3月,苏军入侵中国珍宝岛。苏、日继续为“北方领土”问题争执,苏联称日、苏“领土问题已经解决”,但日本的当权者一再要求苏联归还“北方领土”。影响日苏关系的因素错综复杂,1972年1月,苏联外长访日表现出的对日友善是为了在外交上牵制中国,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1972.2)与日中关系正常化(1972.9)表明苏联未达到联日孤立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日抗战总呈现出时战时和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中共力量的消长、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日本吞并中国策略变化都影响着国民党对日抗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成立于1937年8月,它是抗日战争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在战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四联总处以其复杂的活动,对国民党统治区金融、经济史的演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作为国民政府的一个中枢金融机构,四联总处所以能在国民党统治区金融、经济领域发挥特殊作用,产生正面与负面的效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是考察抗战时期四联总处的作用时必须加以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我国木制一次性筷子最大的出口市场。该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对日本出口木制一次性筷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对日本出口木制一次性筷子的利弊得失,并对我国限制出口木制一次性筷子的相关政策效应做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