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的社会改造运动。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希望沿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方式进行纯思想文化启蒙,但现实迫使他们在1919年投身于五四运动的爱国行动,开启了把思想启蒙与行动主义相结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已被此后的历史证明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社会改造运动的路径与走向。  相似文献   

2.
五四启蒙运动一直受到各种误解和非议,有人指责它面对时代的复杂问题而选择了思想文化上的变革,有人指责它"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但是,新文化运动不是一场社会变革的舆论前奏,而是一场大变革之后的文化补课。所以,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文化问题,而不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致力于思想文化的变革而不致力于政治革命,因为他们认为当时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制度层面上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从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入手,以批判传统和改造国民性为手段,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推进人的独立与解放,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近几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面临一种新的批评:文化决定论。但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陈独秀还是胡适、鲁迅、李大钊、钱玄同,《新青年》集团的主要成员都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他们重视思想文化的变革,但并不忽视制度建设。他们的思想文化变革正是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鲁迅以其对国民性的思索深刻地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本质精神。鲁迅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认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①改造国民性,实际上就是清理民族文化心理中消极、恶劣的历史积淀及其文化根源。文化与心理是互为因果的,一定的心理状态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而心理现象本身则又是某种文化现象的体现。在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已内化于国民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样式之中。就是说,植根于传统小农社会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国民性批判与近代思想史的逻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习惯上认为五四一代脱离前辈思想窠臼,过于重视思想文化问题。实际上,这种认识只顾及了问题的一面,而没有顾及另一面。本文指出,五四时贤讨论文化问题、精神问题、国民性问题等等,其最后的目的和指向都在于社会改造和政治制度变革。所以,五四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几代精英人物的探求具有严密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5.
<正> 一近代中国社会人们所广为关注的东西方文化的问题还囿于现象界的直观描绘,本世纪初几代知识分子所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思考和研究的努力,则把这一文化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的微观研究领域中。对于向来缺少思辨的民族来说,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挑战性。国民性这一富有深厚的文化意味的问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家与作家那里,一直没有真正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但凭借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中国人以东方人特有的精神特质,完成了与西方启蒙主义哲学相似的精神主题。鲁迅对这一课题的思索几乎耗去了他一生的精力。在这一困惑的文化现象与人的本体现象面前,他总是不断地自我选择着,超越着。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了解鲁迅精神的一把钥匙。他的审美理想,他的创作动因,他的自我塑造过程,几乎都与这一思想有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价值重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学界一直缺乏必要的认识,因而导致了对新文化运动阐释的许多混乱。其实,五四新文化先驱者们的实践早已证明: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是重估一切价值的最高价值尺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用以比较和判断东西方文明优劣的价值标准不是别的,是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态度,因此也决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性质。正因为这样,新文化运动才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革命发展并成熟起来的现代启蒙文学。其基本主题是揭示封建专制文化对国民精神的毒害和人格的扭曲,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反映于鲁迅作品中的思想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以及艺术的表现的准确性、形象性,都与这一文学主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民性改造问题,是辛亥革命后人们热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从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上,反映了文化主体意识的崛起,和中国民族在痛苦的反思中深沉的觉醒。在近代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最初提出,虽是肇端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严一 复与梁启超,但其时应者寥寥,远未引起时人的关注。辛亥革命后,国民性问题已成了社会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课题,“国民性”、“国民心理”、“国民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人的文化性格与评孔开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国 《中州学刊》2003,1(3):116-121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文化新人陈独秀、李大钊、吴虞、鲁迅等围绕着破除孔子之道 ,另立文化新宗的文化主题 ,为中国近代评孔思潮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他们对社会、历史、文化、时代的不同感悟 ,造就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文化性格 ,对于他们反思中国文化进行深刻的文化批判乃至社会批判 ,都有着明显的牵引作用。在评孔开新方面 ,尤其如此。本文在讨论中针对学术界的观点 ,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早期、前期、后期三个阶段论述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由来及发展。过去一些研究者认为,鲁迅后期抛弃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本文作者则认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贯穿了鲁迅的一生,具有历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鲁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以后,也没有中辍对这一问题的探求。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世界观的转变,鲁迅后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与前期相比,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存在着根本不同,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日本美术的特色 ,渊源于日本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日本美术自古受中国影响 ,不仅吸收了中国隋唐文化 ,而且吸收了西欧文化、美国文化 ,形成了外向型特质 ,这些都与它的民族性和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自幼酷读中国文史典籍 ,热爱中国文化 ,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 ,他又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和民族化。毛泽东不仅关心中国文化问题 ,而且把文化问题看成是整个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他的一系列论著作中对中国文化的性质 ,建立新民主主义新文化的纲领、对待中西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与方针等问题都进行了经典性的论述。毛泽东晚年在文化问题上也产生过一些错误 ,我们应采取历史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态度正确地对待。  相似文献   

13.
当从“自我”文化走进“他者”文化时,我们会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着众多惊人相似的文化“品种”,诸如共同拥有哲学、理性、诗歌、戏剧等。但是,在各自的地理、历史因素无形之手的铸塑下,这些各族文化“品种”的实质、形态变得不尽相同。以三组中西文化主题词为例,在把握这些同类“品种”的概念时,特别是用本族语去指称他者文化的同类“品种”时,要警惕以“自我”文化语境中的所指去填塞“他者”文化的能指,而应让这些概念还原、激活于自身文化语境之中,从而走出异文化同类概念误读的盲区。  相似文献   

14.
略论唐宋饮食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朴兵 《殷都学刊》2008,29(3):50-54
唐宋饮食文化有着许多显著的不同。唐代饮食文化深受游牧民族和异域风情的影响,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宋代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则大大减弱。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宋代饮食文化则显得细腻精致。唐代饮食文化的贵族化色彩显著,宋代饮食文化的平民化色彩突出。唐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而朱代饮食文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则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日本建筑文化的源流"、"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和魂汉才'之路"、"日本建筑文化的特点和可借鉴之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比较了中日传统建筑文化上的某些相异之处,并探讨了相异的内涵,反映了日本建筑文化在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同时,积极寻求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这对于我国处于对外开放时期的城市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桐城派知识分子面临着不同的文化抉择。一方面,他们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维护封建统治,力图拯救时弊;另一方面,他们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近代桐城派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固步自封,而是从经世致用的层面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主张由汉宋会通走向中西会通,对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老子化胡”说从两千年前左右产生至今,已经不是单凭史学考据就可以定论的伪说,而是异质文化之争的潜在史实。历史中的伪说可以变成史实,这就是“人文化成”的奇功。“老子化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凯旋,却未必是个体意义上的中国人的福音。从本质上说,“老子化胡”说所说的并非故去的旧事,而是常新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孙昌武 《河北学刊》2012,32(5):48-53
在契丹、女真、蒙古诸族在进入汉地并建立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入与汉族的交流,这种交流与其接受汉地文化同步,而佛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与影响,有力地推进了这些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这也是中国佛教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7,27(4):101-104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甚大,要真正融合创新是相当困难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寻求到一个合理、有效的对接点。一般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交流不大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难以持久,必须以相配套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变革为基础,并逐步衍生出融合中西的新知识群体。随着新知识群体知识系统的变化以及民族知识体系的融合中西,就使中西文化的对接渐渐落到了实处;而知识体系的更新又带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国人在选择中西文化当中自然就提升了档次,使中西文化的融合创新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不学诗 无以言——论生活世界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作为概念的"人文精神"虽已不再陌生,对其意义的泛泛而论也耳熟能详.但究竟如何认识其在生活世界中的真正位置?怎样落实对于消费社会的实际意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从中国与西方文化比较视野中,我们能够澄清这些困惑,以推动当代中国人文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