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作为大众传播和准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形态,社交短视频构境的具身在场一直集中于表征和非表征的研究,而对具身在场的机理与机会缺乏应有的关注。文章聚焦社交短视频构境具身在场的产生机理,探讨社交短视频构境的具身在场状态,以及人的身体重新回归主体地位的过程。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在场与交往、不出场与在场、可见与共见和主体性回归与具现式行为的结构性变化,研究发现社交短视频构境具身在场为人的感知自我以及悦纳自己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2.
昭示意义向度演化的历程可见,客体向度、主体向度和主体际向度构成了意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谱系。但是,它们都各有所偏颇。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整合上述意义向度的合理性的新框架,它能去其弊而得其利,处中和而合其功。这就是具有“主—客—主”结构的交往实践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是党的文化建设实践主体在理论层面的升华。从哲学理性的视域看,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既是交往行为,也是价值重塑和实践创构行为,且彰显了三个理性向度。在交往理性的向度中,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在历史与现实的深度耦合中既回应了"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之问",又解答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关系的"历史之问"。在价值理性的向度中,党的文化理论建构依凭其价值期待,既阐扬"以人为本""家国一体"的辩证协调,又显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要旨的价值取向。在实践理性的向度中,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既坚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辩证统一的实践路径,又创构了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行动诉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新全球化理论和交往实践唯物主义所特有的空间—历史—社会三维理论思维来审视当代全球空间生产和当代中国空间生产,认为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这两种空间生产在新全球化时代的互动与融合,它们共同创生了当代中国现实的交往实践场。只有置身这样的交往场中,我们才有可能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分析保持强烈的理论穿透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交往实践是多极的网络主体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无限量的数字符号为中介,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新型的、高级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因为网络全球一体化、即时化、互动性等特点,使人类的交往内容、交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交往实践由主—客单向交往转向主—客—主交互性交往,大大地高扬了人类的主体性,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导致社会交往的速度和效益空前提高,推动人类真正进入到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普遍交往时代,为实现人类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个性交往的目标迈出了质的一大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置身新时代历史方位,追问和反思“历史自信”因何出场、怎样出场、出场如何,绝不能止步于作相关的语词辨析、原则建构与实践确证,而要穿越经验事实的迷雾深入到思想出场的逻辑本源,从出场语境到出场路径再到出场形态作出场学审思。“历史自信”的现时代出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本真面貌的呈现,内蕴特定的本体论语境、认识论语境与价值论语境。“历史自信”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场持续实践,其生成路径凝结着三重结构:首先是体认归属的生成,即凭借良好知识素养和美好生活体验提供知性内容;其次是同一延续的生成,即凭借历史积淀和现实创生提供理性意向;最后是行动期许的生成,即凭借期待标定和实践筹划提供行动意愿。“历史自信”的出场语境与路径相结合,最终型构出整全的出场形态,即前提性的本源自信形态、实质性的承接自信形态和终极性的实践自信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道德教育的“主体—客体”结构和“主体—主体”结构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结构。并分析了道德教育交往过程的环节 :主体活动与心灵对话、体验与共鸣、领会与共悟、理解与共识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主体性思维与经典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是经典文本的生成及其实践解读过程。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历时性和内生性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必须结合时代的实践需要。从主体的向度和历史反思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所表征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以区分和比较,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交往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一种活动手段,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的问题。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反思基础上,积极应对当今"普遍交往"的现实生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就势在必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谐共存的交往关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理解的实践过程模式、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共同成长的交往方法,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传统美育的当代转进树立了一个范式,除了融合诗教、乐教等元素,其美育构境和审美叙事还有更为深沉的意涵。影片将盛唐气象、中华美学作为先验本体,通过对时代推力与人生张力、诗人言说时代抑或时代通过诗人言说、中华美学的理式分有与影像延展、长安城的景观存在与诗歌意象存在等一系列范畴互动和美学探索,让观众内居于观影场域并欢会神契,自发经历美育过程。这正是历史先验本体通过电影对观众审美体验和文化本能的侧显和召唤。  相似文献   

11.
从客体对象看,新历史小说强调历史与当下的内在联系,是写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过去,而不是消逝了的历史;从主体创作来看,新历史小说服从主体内心体验,忠实予好者灵魂的召唤,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是以历史为背景的主体心灵的创造;在新历史小说中,主体在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时,运用了独创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2.
桃源母题的异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源”母题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同题共作”的典型之一。唐宋元六家桃源诗作通过各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所呈现的“理想国”形态 ,昭示了这种同一母题的异代阐释代表了异代诗人不同的社会理想 ,同时也折射出异朝社会背景、个人体悟、艺术个性等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老子"道"的理论基础上,荀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又一个重要的概念,"理"."理"的出现,表现了先秦思维方式,由混沌整体多元向秩序整体多元,由粗略模糊思维向精确理性思维,由缺乏学理分工向科学门类划分发展的重大转折.但是非常值得思考的是荀子的思想成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历史观问题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争论的热点之一。自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兴起以来,历史主体论就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历史观的惟一解读。与此针锋相对,阿尔都塞毅然提出了"历史无主体"的命题,首创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无主体"历史观的先河。这一命题不仅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独特解读,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反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自己的学说归结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揭示了人的自由本质。“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主体,扮演了“剧中人物和剧作者”的双重角色。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自我发展和解放的过程;现实的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历史之谜”的问题之后,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哲学探索,包括其后期的经济学研究阶段在内。意识到这一点,即马克思后期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经济学研究与其哲学思想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通过考察马克思解析“历史之谜”的方法从人本的、逻辑的到历史的转变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双重向度即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在经济学的视域中获得了根本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完全融合"论实质上是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主流派的观点认为,诗美是诗人精神主体与客观客体相结合的结晶,诗人"主观战斗精神"的有无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主体与客体只有在"对于血肉的现实人生的搏斗"中才可能达到完全的融合,意境与境界的形成是作家的主观与现实的客观"完全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生产中心主义,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歪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很早就关注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从属性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从主客体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和谐统一;从本体论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和谐统一;从历史观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取向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和谐统一;从现实性关系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目标是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然观是一种从根本上超越了有机论自然观和机械论自然观的新范式,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科学哲学的发展实质上是对科学知识的主体建构性的不断揭示,而科学理论的认知地位分析是解决科学哲学所探讨的其他问题的出发点。通过对现代科学哲学中较为普遍接受的几种理论观:实在论的理论观、工具主义的理论观、描述主义的理论观以及建构主义的理论观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揭示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并提出一种基于自然、社会和认知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实在建构论,即科学理论是基于涉身的理性建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教育学成"学"发展的历史及其两种不同路向(即科学化与人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评论,认为,教育学成"学"必须走科学化与人文化统合的道路,这是提升教育学学科地位、摆脱教育学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接着,文章进一步指出,教育学的真正危机,不单纯表现为它是否有"学"无"学"问题,更深层次则在于教育学的无"教".文章分析了无"教"的表现、根源及其危害,指出,教育学必须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必须改变过分专注于研究教育外部现象的倾向,要朝向"本真教育学"回归.这种回归,实践上有利于突出教育中心工作,理论上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