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务本 《经理人》2007,(7):30-31
《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等书畅销,原因有一个:老板都希望公司具有更强的执行力。然而,林林总总的书籍,并没有化解中国企业的战略执行危局。究其原因,战略执行是一个系统,而不是某个单点上的执行。建立系统性的战略执行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王秀娟 《决策探索》2011,(17):48-49
作为领导干部,读书应当是一项基本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充实、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一年前,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上任伊始,就给全省广大干部推荐了《五百年来谁著史》《公司的力量》《把信送给加西亚》等书。领导干部读书很重要,但领导干部的读书情况又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到山西履新后就一直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并三次向全省领导干部荐书:在思想工作座谈会上,向领导干部推荐《五百年来谁著史》;在山西省干部大会上。向领导干部推荐《把信送给加西亚》;2010年11月11日,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致信各市。向领导干部推荐《公司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一本管理书籍,很多公司向员工推荐这本书。到底这本书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笔者以为,它宣扬了个人的责任感与主动性,即在没有上级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人要竭尽全力完成其工作任务。但是很多的公司或个人并没有意识到罗文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离开了这个前提,宣扬罗文精神就会失之偏颇,甚至背离了作者的原意。第一,美国总统交给罗文的任务的背景是在一个极端不确定的条件下,也就是说找到加西亚将军的目标已经确定,但是寻找的手段和路径是不能确定的。罗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进入古巴境…  相似文献   

5.
一个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188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为了确保取得战争胜利,决定去信与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但加西亚远在古巴丛林深处,谁也不知道他的确切位置,让谁去送这封信?确实让美国政府头疼。安德鲁·罗文中尉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没有问“为什么?”、没有问“怎么办?”,怀惴信件就出发了。最后,他用他的敬业和诚信完成了使命,他由此受到政府嘉奖。客观地说,这个故事在战争年代并不足为奇。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开来,意义并不在故事本身,而是人们意识到,安德鲁·罗文中尉的成功并不是他杰出的军事才…  相似文献   

6.
<正> 美国软饮料“可口可乐”长期雄踞饮料市场榜首。它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有一位药剂师叫约翰·彭伯顿。此人喜欢独出心裁。有一天他在自家后院里用古柯叶和可拉果、香料、糖和碳酸气配制了一种饮料,味道很新颖,既浓醇又爽口,送给朋友们品尝,大家都喜欢。于是他给饮料起名“可口可乐”并开始了小型商业化生产。没料到“可口可乐”投入市场不久就受到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劝告:“不要迁怒于送信的人。”由于很少有逻辑上的理由去迁怒于送信的人,这样的建议应该没有必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坏消息令人不快,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很难将这类消息传递给“掌门人”。  相似文献   

8.
大观园     
<正> 企业家宣言 美国的《企业家》月刊,每期都在目录页上全文登载下面这则“美国企业家协会的信条”: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的人。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我。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9.
无欲则刚     
《我们的负荷》这篇小说的初稿是在五年前写成的,当时只是写了企业合资过程中的众生相,写得很散,自己都不满意。这次把它拿出来重写,全是因为受“无欲则刚”这四个字的启发。有了这四个字,小说似乎就有了灵魂,我一气呵成,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有位哲人说过,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不可能没有这样那样的欲望,我们的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也是人,存在一些欲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如果把自己的私利放在第一位,那他就将成为一个腐败分子;如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地为国家和人民着想,那他就会是一个好的领…  相似文献   

10.
造就自已     
<正> 何谓经营之根本?我认为是“造就人”。就经营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都是第一重要的。无论是在我曾为之效力过约25年的松下公司,还是在三洋电机公司的创业者——我的哥哥岁男那儿,我都时时受到了这种“造就人”的思想的熏陶。我继承了这一思想,把职工教育视为头等大事,几乎有一半工作时间花费于此。  相似文献   

11.
新的事物代表的是新的商机和传统行为模式的转变。称绝不做广告的微博达人潘石屹,广告效果好极了。朋友送来一部三星3G的手机,说让我用一用,并在微博上介绍一下。我想这不就成广告了吗……我的微博原则是绝不做广告。想把这部手机送给微博上的朋友,只有一部,如何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如何学方面,摆在首位的问题是如何将自主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那么,自主学习的全过程究竟应该怎样呢?笔者以为,自主学习应该注意“八大环节”的良性循环。这八大环节可概括为八个字:信、静、读、思、练、总、改、用。下面就来讨论自主学习“八字法”的有关道理。“信”是首位。即相信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相信自己有能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能力两层含义。人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需要是一个人强大而恒久的内在动力。例如,为了生活人们必须坚持努力工作,为了身体健康就必须坚持一日三餐和长期…  相似文献   

13.
时下,大家都在谈论与时俱进,希望与时俱进,可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清除“三性”障碍,即思维“惯性”、思想“惰性”和心理“任性”。首先,是思维上的“惯性”。所谓思维“惯性”,是指人的思维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的活动状态或静态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了《人之常情》这部电视剧,受启发很大。剧中主要反映了一位父亲是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法”来鼓励自己的聋哑女儿学会说话,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最后把众人都认为是一个天生残疾的女儿培养成人才的故事。全剧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是父与子,还是夫与妻之间都需要赏识。赏识可以加深父子之情,赏识可以促进家庭和睦,赏识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看了这部电视剧,使我联想到在一个单位、一个集体这个大家庭中,领导与下级之间是不是也需要赏识?  相似文献   

15.
传统忠诚文化及其现代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阿尔伯特·哈伯德在《致加西亚的信》中写道:"一盎司的忠诚相当于一磅的智慧。"其意思是说,对于组织成员而言,忠诚是最为重要的品质,其重要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才智和能力。自古以来,中国十分珍视忠诚,不仅古代典籍《忠经》有"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的论述,而且"忠、孝、仁、义"是历朝历代大力宣扬的为政原则,践  相似文献   

16.
正如郭士纳所说:“我希望IBM人都能够像一个股东那样思维和行动——能够 感觉到来自市场的压力,并充分利用资产和制定战略以便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正> 把浪费的空间利用起来,使每一块地方都产生出金子来。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偶然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1907年,希尔顿一家因为生活窘迫开设了一家旅馆,家人十分辛劳。希尔顿说:“当时我真恨透办旅店这个行当,真希望那个破旅馆早点关门。”他当时并没有想到,以后他会在全世界拥有200多座饭店,成为饭店大王。 从10多岁开始工作算起,唐纳德·希尔顿差不多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在发展人满为患。为了解决床位紧张问题,希尔顿绞尽脑汁。他先是把餐厅隔成许多只够容纳一张床铺和一张桌子的小房间,而后又把大厅的柜台截去一半,剩下的空间做成一个卖香烟、报纸的摊位,还把大厅的一角腾出来开了一个小小杂货铺。这几项措施为希尔顿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从此,“把浪费的空间利用起来”,“使每一块地方都产生出金子来”就成为希尔顿经营  相似文献   

18.
人无信不立     
人无信不立———先贤的教诲无疑是金玉良言,在信息发达的今日尤其具有颠扑不破的真理性;另外还有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得更直白更了当了。然而有些人并不相信信用可以安身立命,自以为脑瓜儿好使,能“忽悠”,可以翻云覆雨,无信也“立”。随手摘引几例公开报道佐证之———甲:山西省民政厅挪用救灾款2000多万元建办公楼、宿舍楼,既违规违法又失信失德,东窗事发后官员与大楼仍毫发无损地“立”着。似乎“信”与“立”并无关联。乙:据统计,到去年末我国汽车贷款中有900多亿元已无法收回,成为坏账。但奇怪的是,至今没听说哪位赖账者受到追…  相似文献   

19.
袁学伦 《经理人》2007,(8):106-107
“互联网好像又回到了2000年泡沫破灭前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都争先恐后融入web2.0的热潮中,希望自己成为新的YouTube或MySpace,能够幸运地被谷歌、新闻集团这样的巨头收购。但是,寄希望于先把人气做旺而忽略赢利模式的侥幸心理是令人担忧的。”珍爱网董事长李松对于web2.0的热潮相当冷静,“越是这样群情激昂的时候,我越要提醒自己保持头脑清醒。投资人热情高涨,对于我们创业者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他们过热我就会担心了。”  相似文献   

20.
历军 《经理人》2005,(8):47-47
联想从“拿起”到“放下”的战略转型,给了中国人很多理性的思考将企业做强做大,是企业家们心中梦寐以求的事情。人们习惯上把“做大”与“多元化”联系在一起,把“做强”与“专业化”联系在一起。究竟是该做强还是做大?先做强还是先做大?一代代企业人在“大”与“强”之间逐渐迷失了自我——要么在盲目多元化的迷途中失去方向,成了大而不强的“纸老虎”;要么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裹足不前,成为国外大公司的配角,既做不强也长不大。那么,如何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