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杉 《老年人》2005,(6):28-29
他叫苏里,是我国的第一代功勋导演,在摄影棚里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他导演的《刘三姐》、《红孩子》、《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影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他86岁了,思维依然敏捷,内心依然年轻。在结发妻子吴静去世7年后,他又爱上了小他33岁的邻居,像  相似文献   

2.
到印度执教已近三年,教授六个学期.学校成为我融入印度生活的主要平台.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教过的印度学生大约有200名,年轻人代表未来,他们成为我观察印度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祁建 《老年人》2009,(7):26-28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不仅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还深深地烙上了时代印记,如今听来仍然十分亲切。作为这些歌曲的曲作者,谷建芬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硬核返乡!受疫情影响,印度公共交通大范围停摆,但该国一名思乡心切的男子却另辟蹊径——批发了25吨洋葱、开着货车顺利返乡。《印度快报》4月26日报道称,前不久,在孟买工作的普雷姆·潘迪想回1200公里外的老家安拉阿巴德,却发现长途车和飞机均已停运,常规手段很难回家。不过他很快意识到,印度政府对于货运管控相对宽松,毕竟民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传媒对"孩奴"热词的炒作,具有加剧年轻人经济焦虑和生育恐惧、推助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以及忽略和屏蔽了生育价值和父母责任等负面后果,并对传媒所渲染的"孩奴"现象和被夸大的孩子经济成本加以实证拨正。作者强调,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虽走高,但不同家庭的个体差异较大,而经济成本的投入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无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们可通过成本结构的优化,即减少那些可多可少的经济成本,增加时间成本、感情成本的投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同时,孩子对父母心理满足和成长促进的积极效用也不容忽视。传播媒介应更多地承担正确舆论导向的社会责任,社会也应为缓解市民的家庭压力提供政策和文化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周斌 《职业》2013,(28):47-49
不久前热映的郭敬明电影《小时代》,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杨幂饰演的林萧以及和好朋友顾里、南湘、唐宛如踏上社会后,先后所经历的巨大转变。这是当下时代一群时尚年轻人的青春故事,也是属于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对于林萧等人的职场故事,我们从劳动法视角进行解读,还可以获得一些维权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闯关东》里的悲情一郎,《开天辟地》里的英气周总理,《琅琊榜》中智慧风趣的蔺阁主,《伪装者》中面冷心热的三面间谍明楼……这些年,靳东内敛沉稳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比起拼颜值的"小鲜肉",他的"老干部"范儿更令粉丝迷醉:他用繁体字发微博,内容多是教导年轻人"好好学习";他从不急于接戏赚钱,而坚持每周读3本书,并在当红之际花1年时间去拍话剧《日出》。从酒吧服务生到39岁走红荧屏的"新男神",这位大器晚成的山东汉子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8.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媒体研究主任多米尼克·沃勒东教授在最近出版的《另一个全球化》中指出:并不因为在网上发电子邮件,人们就会有更好的理解,也并不因为世界的开放,不同群体就能更容易相处。本文系法国《快报》记者多米尼克·西莫奈(○)与多米尼克·沃勒东(△)的访谈(原载于法国《快报》2003年4月24—30日)。  相似文献   

9.
都市女性恋爱暴力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用曾流行于亚洲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影像为引题,探讨了中国都市年轻人的暴力经验,尤其是女性在恋爱中的暴力行为所投射出来的社会文化图景。本文是一项建立在三次焦点小组、42位年轻人(其中13位男性,29位女性)的深度半结构式访问之上的质性研究。从第三波女性主义对于暴力研究的立场出发,本文显示了中国多层次的社会性别、爱情、性的话语怎样给年轻人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去理解女性恋爱暴力的文化"合理性"。而年轻人,是怎样通过所经历的恋爱暴力塑造自己的社会性别,其叙述又是如何展示两性恋爱形态的变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在青年的亚文化话语空间中,"野蛮女友,温柔男友"的现代都市恋爱新模式的出现,以及中国都市青年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0.
村落研究:解说模式与社会事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籍印度裔学者杜赞奇 (PrasenjitDuara )原先在印度国内研究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史 ,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教授。 1 983年 ,他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 :《乡村社会的权力 :1 90 0 - 1 940年的华北村落》 ,1 987年发表《国家内卷化 :1 91 1 - 1 935年华北地方财政研究》。 1 988年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文化、权力与国家 :1 90 0 - 1 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 ,杜赞奇因此获得了美国史学会费正清奖 (TheJohnK .FairbankPrize)和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 (TheJosephLevensonPrize)。本书代表了杜赞奇的社会与文化史研究旨趣 …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不景气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当今日本年轻人已经无法像父辈们一样:毕业后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曾经于80年代被媒体广泛推崇的"自由职业者"们正备受质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没有正式的工作,逐渐被社会、公司、家庭抛弃,陷入贫困。为此,日本学界提出"前半生的社会保障"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帮扶这些迷失在社会洪流中的年轻人。文章通过对日本社会的分析,对我国的年轻人以及年轻人问题的解决方面具有警示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一位面试官拒绝了一个年轻人的请求,因为他的嗓音不符合广播员的要求。面试官还告诉那个年轻人,由于他那令人生厌的长名字,他永远也不可能成名。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印度电影界的“千年影帝”阿穆布·巴克强。 2、1962年,4个初出茅庐的年轻音乐人紧张地为“台卡”唱片公司的负责人演唱他们新写的歌曲。这些负责人对他们的音乐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家茶座》2007,(4):154-154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发表郭宇宽采访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的对话。陈志武认为,中国这些年的经济增长绝不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举例来说,美国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经济大萧条,西方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也普遍出现经济危机,而苏联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编者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观看了肢体剧《人模狗样》,这部剧给了编者从未有过的新鲜感:整部剧没有一句台词,全是用诙谐生动、简约幽默的肢体语言,演绎了一个关于现代白领工作、生活的寓言故事。3年后编者有幸采访到了《人模狗样》的导演何念。当一身学生装扮的他出现时,编者不禁惊讶于他的年轻,而就是这样一个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3年多的年轻人,却已连续执导了《大于等于情人》、《恋人》、《人模狗样》、《初恋50次》、《跟我的前妻谈恋爱》、《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等一系列小剧场话剧,而且他的戏几乎部部叫座,咸为话剧的“票房神话”。  相似文献   

15.
《我想知道为什么》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揭示出天真的孩子在接触社会和成人世界的幻灭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解读这部作品的叙述手法阐释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反射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姜学霞 《职业》2013,(25):25-25
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显示,在抽样调查得到的“已回国创业的海归人才分布”指标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吸引了70%的海归人才,说明这些省市由于综合条件具有优势而受到海归人才的青睐。而西部地区的诸多欠发达省区在留学生与海归人才分布中处于弱势。
  而此前公布的《中国的科学技术人才调查》显示,即便是在沿海发达城市,一些海归人才也更倾向于采取“海鸥式”来参与中国的科研工作,因为他们更希望他们的孩子完整地接受西方教育,从而免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危害。这些海归人才部分还因为回国后很难适应中西文化差异,特别是难以适应中国关系型社会与西方的功能型社会的巨大差别,归国扎根的意愿并不强烈。  相似文献   

17.
裸婚也许是少数年轻人对物质化社会观念的反抗,但拒绝裸婚,可能更反映时代对爱情的不信任?婚礼?房子?要不要?结婚在今天的中国城市,有太多太多的考虑,以致不考虑、不在乎这些条件的,成了一种特殊现象,流行用语叫它"裸婚"。不久前在大陆大红的电视剧《裸婚时代》让这个名词流传得更广,改编自当红畅销小说《裸  相似文献   

18.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奠定了《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了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权利思想、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针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资本思想展开了剖析。国内外学者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其中法权、自由等思想也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系统剖析、对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分析以及未来社会的深刻把握,形成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实现了文明社会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宋代社会发展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曾在1994年第6期上发表了葛金芳、顾蓉的《从原始工业化进程看宋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该文着重从经济、科技发展的角度剖析宋代的社会演进过程;本期登载的《宋代社会发展的文化特征》则是从文化演进的视角剖析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如果将两篇文章对照起来阅读,几近可以窥视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在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拥有着渊源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成就,中国的文化艺术有着光辉的历史,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可以看到关于青年男女在民间歌舞活动中相互倾吐爱情的描写。而印度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体故事汇编《吠陀经》不仅为印度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也给后世研究舞蹈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和印度虽然在文化艺术的发展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着巨大的差别。下面笔者就所读到的关于舞蹈方面二者之间的异同做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