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聪惠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79-182
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究其原因,既与社会机制不完善、学校德育存在缺陷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大的关联。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和意识;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加强以德修身;营造良好氛围,抓好大学生知耻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牵动国民教育全局、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进程的系统的基础工程,需要调动和协调方方面面的力量, 发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因此,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育人机制则成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郝春东  肖雪 《南方论刊》2007,(Z1):21-22
院校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师德准入制度、师德评价制度、师德弘扬制度。  相似文献   

4.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蕴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对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很多道德困惑,高校要强化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措施,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5.
魏胜 《社会科学家》2007,(6):174-17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是祖国未来,民族的希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是高校承担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长远,建立机制成为高校荣辱观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徐宜国 《南方论刊》2008,(10):41-43
恩格斯对杜林唯心主义道德观的批判,其论述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有着现实意义,我们应充分重视道德作为精神力量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在现实的道德困惑下要加强道德建设必须认识到辨证地处理好其中几对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努力建立市场经济所倡导的道德观,当前建设的重点是市场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尤其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标尺,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状况直接关系到其道德行为的践行。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形成良好校风进而影响社会风气的需要,更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与实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建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的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长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高校师德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加强机制建设中,教育是基础;规范、评价是关键;示范、激励是动力;制度、监督是保障。同时,高校师德建设机制还必须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发展和伦理研究依循制度化到法制化的逻辑构建过程,是制度伦理到法制伦理观念的刚性化构建。这一过程既遵循道德发展向法律延伸的逻辑统一,也反映了我国各民族道德与法律的时代进步,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制观下的现代伦理发展提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代发展之一,应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形态下的道德法律统一观的观念形态构建为基础,以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制度建设为重点,由普适性的制度规范教育实施到法制化观念的刚性构建的制度伦理和法制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的在于坚持知、情、意、行的统一。加强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体验和形成社会主义荣辱感;强化养成教育,注重实践,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大学生信仰"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信仰多元化、信仰功利化、信仰非理性化、信仰认知与信仰行为割裂化和信仰缺失化等五大"症状"。"病因"十分复杂,既有深刻的国际国内社会历史原因,也有高校教育不足和大学生自身虚弱等的主体原因。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统筹和利用各种名优"药材"和"理疗器材",从三个方面积极作为,"治病救人":一是要"对症下药",加强马克思主义正面灌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实践育人功能;二是要"综合调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注重校园文化引领、发挥全社会协同育人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要"标本兼治",构建久久为功的长效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接受过程与接受机制的构成,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接受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原则和策略,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论荣辱观对多元化价值思潮的引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中的价值观,必然是取向多元化和导向一元化的统一。在价值导向的确立过程中,树立与主导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的荣辱观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思潮,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荣辱观与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荣辱观能够引领多元化社会价值思潮的内在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荣辱观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用正确的荣辱观念来引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从而树立起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主导价值观念和共同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网络中,历史虚无主义尽管受到了多数学者的批判和抵制,但依然存在,并可能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造成不良影响。历史虚无主义会消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民族自信心,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通过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管控、贯彻和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对策,达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先锋 《云梦学刊》2006,27(5):110-114
社会主义荣誉观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标尺,对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高校要深刻认识胡锦涛同志讲话的重要意义,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德建设中的标杆作用,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必须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机制建设,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体系,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构建机制,包括典型教育机制、文化环境机制、管理约束机制和道德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