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语种分布、学历层次、行业知识的传授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广西东盟国家语种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高校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进行探讨,分析东南亚语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加强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观与宏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原则,选择相应的参数和指标对《红楼梦》中国少数民族语种译本研究状况(自1979至2010年)进行了描述性的探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对红学、翻译学和民族文化融合与传播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的生态平衡在不断被打破,一些民族语言甚至濒临消失。本文主要从微观语言规划的视角,阐述了家庭语言规划和社区语言规划的有机结合,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促进民族语言发展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播音风格多样化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的发展播音风格也日趋多元化.播音风格多元化的现实表现为广播电视的播音在不同节目内容的艺术处理上所表现的各自差异.迅速适应播音风格多元化的发展是当前广播电视进行自身结构调整,丰富节目表现形式,营造时代气氛,满足大众需求的客观要求.因此要想准确地把握好播音风格,在传统与现实的撞击中扬长避短,完成好再创作的艺术过程,就需要我们了解播音风格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在播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创造了文化,文化同样成就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如影随形,相互拯救,彼此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文化保护需要理解文化的精髓及其宽广范围的保护限度,而保护文化其实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类需要依托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智慧,才能从面临的危机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社会诞生伊始,劳动与闲暇就是一对相生相伴的孪生兄弟。人的基本需求是解决温饱问题,这必须通过劳动来实现。与之相对,闲暇作为人类劳动之余的活动也是必需的,人类正是在闲暇中放松休养,愉悦身心。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如何从无休止的劳动中摆脱出来;随心所欲,以欣然之态  相似文献   

8.
钟年 《民族研究》2003,(3):51-58
本文由一个农村社区入手 ,结合人类学中的民族志材料 ,讨论了社会文化控制与人类生育的关系问题。指出人类生育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痕迹 ,社会文化控制对人类生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其间直接对个体行为发生作用的是文化心理氛围 ;由此还引出生育文化的论题。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1,(8X):2-2
<正>2011年8月29日,由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海与中国及周边社会"研究生暑期高级研讨班(暑期学校)在中山大学南校区逸夫楼举行了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多样化中的播音员与主持人要适应电视发展的需要。在电视节目多样化中主持人和播音员所表现出来的电视播音与主持风格的多样化被电视观众所认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整体主义的进路讨论与草原共有地的治理有关的问题。基于实地调查的材料,本文首先讨论治理草原退化的经济学主流方案的假设前提:方法论个体主义的语境限制性。其次,本文指出,与“共有地悲剧”论看似相反的奥斯特罗姆模式,实际上与前者的方法论前提和假设是一致的,解释力也是有限的。再次,本文引用民族志资料,从一个牧业社区的历史过程和社会制度,讨论那里的草原共有地管理以及草场管理规则的“混乱”。最后,本文将秩序建立等“宏大问题”与牧业生计特征和牧人的时间地理现实等联系起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为题,从多民族国家和多样性世界的视角出发,论述了这一观念在文明观、民族观、和谐观方面的重大意义,对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的和谐社会构建问题从理念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与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中具有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因而,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生态环保法,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由于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是藏族,具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体精神的生态文化观,并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原则为集中体现。因而,在青藏高原生态环保立法中,应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立法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为主要立法原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进行充分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藏传佛教慈悲伦理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爱众生"、"利乐有情"是藏传佛教伦理思想的纲要。"慈爱众生"的伦理观具有生态道德的价值,也是佛教生态伦理的重要内容。挖掘和梳理藏传佛教的生态伦理及其实践的同时,要进一步推动藏传佛教传统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人、自然、社会,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如较低的人口素质,或动荡的社会环境,抑或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都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为之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游俊 《广西民族研究》2006,22(4):160-164
古代民族由于所处时空域的限制,不可能全面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并自觉直接维护生态环境,而是在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从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内人为地分割出一个最适合于本民族生息的区域,按照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去建构并直接维护本民族特有的民族生境。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主要是通过文化制衡来实现的,它具有无意识性、间接性、被动性和区域性。探讨这种生态维护的特点及功效,有助于深化对民族生境的认识并为今天的生态维护提供前人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人类学是人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本文就生态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含义,以及它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即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文化生态学、文化唯物论、生态系统论以及民族生态学,作简要论述,并阐述了生态人类学的新近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边疆安全。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在西部民族地区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人群共同体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的文化产物,有着自身特定的属性:主体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无形性等,在文化旅游盛行的情境中,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一直都是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区的理念出发,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为非物质文化能够继续活态的、原真性的存续提供一种方法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 ,不仅要研究乡村的风俗习惯 ,也要研究都市的民俗事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与都市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带来了都市民俗文化的变迁。新疆都市民族民俗文化具有民族与区域特色 ,对此进行研究更具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