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从东察合台汗国到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是由东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封建的察合台汗国,至14世纪中叶分裂成为东西两大部。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继承者曾致力于恢复汗国的统一,几次出兵河中地区,虽建立过短时间的统一汗国,但以失败告终,只能保持在东部的统治。人们把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后裔统治下的地域称为“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由巴鲁刺思部异密(又译为艾米尔,意为首领、将军)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史称“帖木儿王朝”或“帖木儿帝国”。  相似文献   

2.
"塔兰奇"是对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七河地区维吾尔人的旧称。准噶尔统治时期,天山北路的伯德尔格、乌沙克、萨尔特卡尔梅克等小群体,均与塔兰奇人关联,前两者为塔兰奇人的基本构成,后者为准噶尔居民和塔兰奇人通婚后形成的。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相关的第一手资料,采用历史文献学视角,对上述人群的来源和族属进行研究,并提出新颖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元大德年间,都哇死,诸子继立,与此同时,窝阔台汗国在海都死后亦迅速衰弱,很快为元朝支持的察合台汗国所灭。整个突厥斯坦和河中之地都为察合台汗国统治。经过三十余年历史发展,都哇系诸王的势力在相互争夺汗位的斗争中衰落下去,非成吉思汗系统的诸侯代之而起,他们除了控制朝政外,还控制了各地的政权。一三四六年以后,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由秃忽刺家族统治,西部则复把鲁刺思氏合札罕家族控制。东部的秃忽刺家族拥立了秃忽鲁帖木儿汗,西部的合札罕家族则把持着名义上的正统汗位。本文打算对这一时期察合台汗国东西部分的历史作如下论述,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4.
有关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的瓦刺历史,不仅史籍记载简略,而且汉蒙文资料牴牾处甚多。本文试图从研究猛可帖木儿着手,对瓦刺兴起史略加探索。 一、猛可帖木儿与乌格齐哈什哈、鬼力赤同为一人 猛可帖木儿为明初瓦刺首领。关于他的生平,无论是汉文或蒙文资料都没有详细记载。 清代修纂的《明史·瓦刺传》只是简单地提到:“瓦刺,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  相似文献   

5.
察合台汗国伊斯兰化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期(汗国形成—1260年)出现了统治者倾向伊斯兰教的现象,为萌芽时期;中期(1260年—1334年)陆续有可汗皈依伊斯兰教,为发展时期;末期(1334年—1370年)西部突厥化蒙古贵族和东部秃忽鲁帖木儿以后诸汗皆信奉伊斯兰教,为完成时期。本文还就察合台汗国伊斯兰化萌芽、发展和完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新疆和田各地有以"伊玛目"命名的圣墓群(麻扎),而与和田伊玛目麻扎同名的圣墓还存在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早期伊斯兰教什叶派在维吾尔民间传播的途径,其影响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的方式、影响的原因等都是学界亟待厘清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伊斯兰什叶派与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的关联及其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基本厘清了什叶派对具有浓厚苏菲神秘主义色彩的维吾尔族传统麻扎文化的影响路径及方式,同时也对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现实机制形成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7.
吐蕃历史文书 《吐蕃历史文书》,系举世闻名的敦煌遗书中的一件古藏文文书,故又题称为《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整理本以流散在英国和法国的两件文书拼接而成,首尾残阙,无年代标识,据推测,当书写于公元728——848年吐蕃占据河西时期。 敦煌17窟藏经洞发现的古藏文文书约数千件。其主要部分在1907——1908年间被斯坦因、伯希和盗运国外后,分别庋藏于英国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后改归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英国收藏部分由比利斯藏学家布桑编纂成《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藏敦煌藏文写本目录》(1962年出版),法国收藏部分由法国女藏学家拉露编成《巴黎国家  相似文献   

8.
八思巴在元代为蒙古皇室成员撰写的一系列重要的书信是研究元朝历史以及蒙藏关系史的珍贵史料。1266—1278年八思巴曾为蒙古王子只必帖木儿撰写多封书信,收录在《萨迦五祖全集》中的《致王子只必帖木儿之教诫·宝鬘》是其中篇幅最长的一封,结合了世俗与宗教两方面内容,具有教诫性质。文章通过对此书信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等的简要阐述与分析,认为该书信对于了解八思巴"政教二道"观与当时的蒙藏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班固的《汉书》保存了汉代社会一些具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历史,主要体现在《五行志》《地理志》《郊祀志》等部分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记述中。班固重视神话传说的历史书写,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志风格。  相似文献   

10.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满文《长白山志》全称“观长白山记”,侧重利用康雍乾三朝满文档案,叙述长白山、松花江勘察史实,描述金上京城、五国头城古迹形态,论述长白山与北镇医巫闾山的文化关系,堪称私人基于实地勘察、民间调查而撰写的“白山黑水志”,成书于乾隆中后期。其所述“大清一统志”中的金上京城古迹信息与《大清一统志》记载不符,或许源出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进呈一统志馆的专题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志·民族志》是《黑龙江省志》的一个专志。为了便于工作,一九八五年二月,正式成立了黑龙江省民族志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省民族志办公室成立后,召开了两次编修工作会议。 1985年3月28日至29日,召开了《黑龙江省志·民族志》编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传达了陈雷省长和省志办主任胡堤同志在全省修志工作总结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制定并通过了《黑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70年开始,借在草原站工作之机,对《蒙古秘史》中所反映的地名,作了实地堪察。现将部分地名考述结果分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斡尔讷兀山:高706.7米。《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浙忒”、《中国历史地图集》(七)称“建忒该山”,《青史演义》称“塔海木”,意为膝盖一样(指哈拉哈河在此拐弯)、《呼伦贝尔志略》称“倭儿多山”。现在称“欧布根乌兰”,因山上有几块散状暗红色石头,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合编的《清内阁蒙古堂档》中选译了从康熙十年到三十一年间与西藏历史相关的文书档案目录。文书档案包括西藏达赖喇嘛、班禅呼图克图等与清朝往来文书,以及准噶尔部、青海和硕特部、喀尔喀部汗、台吉和喇嘛等与清朝往来的文书。原档案目录(蒙古文)只有发文和收文者,没有摘录事由,文章将其中与西藏历史相关的回鹘式蒙古、托忒文蒙古和满文档案文书摘编事由拟题,共编为196条目录,后附收发日期,以便于读者了解和利用《清内阁蒙古堂档》中有关西藏历史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新传:是岁,赞普乞黎苏笼腊赞死,子挲悉笼腊赞嗣,遣使修好,诏京兆少尹崔光远持节赍册吊祠。旧传:天宝十四载,赞普乞黎苏笼猎赞死,大臣立其子婆悉笼猎赞为主,复为赞普。玄宗遣京兆少尹崔光远兼御史中丞,持节赍国信册命吊祭之。通典、通鉴,云卒于天宝十五载(755),全唐文999《吐蕃赞普弃隶蹜赞》载为天宝十年(751)。据《恩兰·达札鲁恭功纪碑》和文书,公元754年,赞普被朝臣末·东则布和朗迈色毒死。同两传吻合,而通典、通鉴、全唐文俱误。挲悉笼腊赞,  相似文献   

15.
11世纪上半叶,金山地区的部族活动情况与稍前时期相较,已有明显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如下事实上;原服属于回鹘、黠戛斯或因这些部族的强大而为人忽略的土著部族又活跃起来,在不同的史籍中留下其活动的记载。其中之一,便是唐代即已著名的拔悉密部。 关于唐代的拔悉密(拔悉密、拔悉弥),最基本的史料为《通典》卷200,《太平寰宇记》卷199,《新唐书》卷217,以及伯希和1283号敦煌藏文文书《北域诸君王统志》。对这  相似文献   

16.
《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13、14世纪畏兀儿亦都护世系史料做研究之后,将这200年间的亦都护世系分为四个阶段并试图回答在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死去的亦都护月鲁帖木儿是何时袭位、他与前任亦都护太平奴是什么关系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东察合台汗国,系人们对公元十四世纪初河中蒙古察合台汗国分裂后,由察合合汗后裔在西域诸地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的称呼.东察合台汗国从1347年建立,后迄1680年为南下的蒙古准噶尔部所灭,前后延续时达三百多年,是西域古代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东察合台汗国历史中,十六世纪初,亦即秃黑鲁贴木儿汗后裔满速儿、速檀赛德汗统治时期,可谓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不仅表现在史籍中对比记述较为详细丰富,并有中外古籍可供对照参考,而且还在于这一时期疑难问题不少,以前也未有专文论及,故此,作者不揣浅陋,撰述此文,以供同行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清内阁蒙古堂档》第11—14册中节选了与西藏历史相关的文书目录,内容主要涉及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八年间,西藏地方达赖喇嘛、班禅胡图克图、第巴等与清朝往来文书,以及围绕讨伐噶尔丹及其处理噶尔丹儿女、重臣,第巴将达赖喇嘛圆寂之事匿而不宣、往召班禅胡图克图等事件与清朝往来的文书。文章整理摘编与西藏历史相关的档案文书目录共175条,目录后附收发日期的同时,将重复的文书亦在括号内予以标示,以便于读者了解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王尧、陈践合著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版)和我们见面了。《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以下简称《文书》)包括藏于法国巴黎的敦煌古藏文写卷P.T.1286、1287、1288号和藏于英国伦敦的I.O.750号及B.M.8212(187)号,是记录吐蕃时代社会历史风貌的珍贵文献。该书初版出版于1980年,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该书的出版给吐蕃史研究提供了大量信实可靠的新鲜史料,将吐蕃史研究者的目光吸引到这批第一手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