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宁"仪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一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实践记忆的情境性和在场性特点,在民族文化的保存再现和传承播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身体实践是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这本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是社会学和人类学讨论集体记忆如何保持问题时的一个专有名词.既然存在一种叫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的东西,那么我们通常就会认为,社会记忆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忆,无非是通过文字,口碑、仪式和文物来表现,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历史或者文献的问题.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艺人表演时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来传承社会记忆的方式以及乡村的口述史对于传播社会记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仪式与宗教学派研究聚焦于宗教的起源与仪式的本质问题,而仪式与社会学派则重视仪式的角色和功能的问题,即仪式的社会功能.他们关注仪式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而存在,并如何去影响社会组织.他们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学仪式,把高度参与观察的田野工作作为人类学安身立命的独门绝技,使人类学仪式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人类学仪式研究在荒谬中寻找逻辑的岁月一去而不复返. 相似文献
5.
6.
7.
翁玲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10-17
以汉人妇女由"外人"转换为"自己人",此一重大社会界限的身份转换关口为主题,以通过仪式为分析的理论架构进行探讨,试图说明汉人妇女如何转换其外人的身份,取得"自己人"的位置,建构其社会网络以及相关的权力与资源. 相似文献
8.
9.
在连续三年对箐口村哈尼族的"苦扎扎"(六月节)仪式的观察基础上,描述了该项仪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变迁,认为"苦扎扎"仪式在表达祈福消灾意愿时,特别强调社区中个人的生活目的及生存意义必须与有意义的神圣秩序系统相联系.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尤其是妇女在现实社会活动中的角色变化,已在改变着仪式的某些内容和意义.文章认为,神圣与世俗及社会性别等方面的界限确定及变化都是制度文化建构的结果.制度文化在规约社会行为的同时也为人们在其间能动地进行创造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西北民族研究》2016,(2)
涂尔干曾以图腾物与图腾信仰来论证物在宗教信仰中的关键角色,由此分析物、宗教与社会团结之间的关系。马凌诺夫斯基则以库拉交换圈为例,说明库拉珍品的交换对于当地社会构成的重要性。人类对自身所造物件赋予意义并投射记忆,物成为记忆的对象物。物件参与了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通过意义的赋予和记忆的联结,物规范了人类的生活,而与人类主体相互定义,乃至形塑人类集体的共同意识。笔者经由对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甸北地区过年请春客习俗的观察,分析鹤庆甸北地区白族等当地居民,如何因神像物的毁坏、迎神绕境仪式活动实践的停止,最终丧失了对于跨村落祭祀圈十八大村的集体记忆,导致仪式消失与群体认同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12.
论壮族的族群记忆--体化实践与刻写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壮族族群现存的为族群或族群中的大多数所共享的记忆形态的历史性考察,以壮族族群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延续为背景,探讨在几千年的历史时空变幻中,壮族族群的集体记忆经历了怎样的传递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族群的自我表象施加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可以说从学科建立伊始相伴相随至今。几乎每位人类学家都关注仪式,因为它与人类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仪式之中,当然对仪式进行系统研究并在理论和民族志实践上多有创获的就更不乏其人。作为一个学科长期关注的话题,其成果可 相似文献
14.
实践理性和文化理性是仪式研究中并行不悖的两种逻辑,它们随着地域背景和社会背景的移转而呈现差异的格局.在物化的年代,仪式被物质和功利淹没的时候,人类学更不能忽视或轻视仪式的自然表达、野性思维和象征意义,更不能将文化放在二级关怀的地位.只有将实践理性和文化理性纳入并行的轨道,才有足够的资格去解读仪式、解读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云南西北部怒江、独龙江流域居住的独龙族、怒族等邻近族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共通的"议式语言".这种仪式语言通过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分享杀牲后的肉食过程体现出来.在这一地域社会中,各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都依赖于这种仪式语言展开.虽然目前这种分享的仪式日渐式微,但分享的意识依然体现着族群内部的"社会结合"方式.通过独龙族仪式语言的个案分析,旨在与利奇关于克钦社会的"仪式语言"研究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社会,文字与仪式都是权力的象征。在权力运行的文化实践中并未完全依靠文字的力量,而是需要特定的仪式来彰显文字的权力,通过仪式的神圣性来展现文字的力量。在侗族地区的合款立碑,正是人们通过“仪式”把碑文的内容与石碑神圣化,只有在这种仪式下的合款碑文才具有证据的效度。立碑“仪式”作为侗寨聚落社会的一种文化实践模式,在社会发生巨变而危及聚落社会的安全时,乡民启用了仪式而立碑来重归其文化之弧,在文化之网内保持其系统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民俗活动中,神像作为神明的化身,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而相关仪式实践则是神明形象建构的基本途径。在大理鸡足山地区,释迦牟尼太子像在接佛节与打太子两个仪式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两种仪式实践对太子像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展现了人们并不一致的信仰观念,通过在仪式实践中对太子像不同特性的强调,人们创造了太子像的不同使用方法,并最终建构了太子像的双重神明形象。聚焦类似民俗活动特别是相关仪式实践中神像的使用,或可作为民间信仰研究的一种新路径,进而认识和理解乡村社会借以加深对凝聚整合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仪式研究
谈人类学中的仪式研究,不能不先谈人类学本身.
人们通常依据美国定义,把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大类(美国高等院校人类学专业长期存在—个争论,就是二者到底哪个更重要).我对广义人类学无反感,但又认为,人类学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我认为,学习人类学的人,要在有一点体质人类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和文化的研究的办法有所领悟.另外,关于社会与文化,我的看法有些变化. 相似文献
19.
韩晓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3):134-135
本文概述了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校社会大课堂实践的具体实施情况,并对今后社会大课堂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日益全球化和充满流动性的世界当中,传统意义上的罗曼蒂克、完整的"家"已经被更加变动和分裂的"家"所代替.对华人移民而言,"祖先的家"、"情感的家"和"功能的家"构成了"家"的三个基本维度.从移民开始迁徙的那一刻起,"家"及其含义就沿着这三个维度不断发生裂变.随着移民进程的持续,裂变也不断加深,从而在移民心中造成了深刻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为了克服这种焦虑,移民通过对传统社会组织原则和文化传统的创造性借用以及对集体记忆的选择性营造,努力弥合"家"的内部所出现的裂痕,最终在象征的意义上,重构了一个完整的"家",同时也完成了时于传统的"家"的超越.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家"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始于"完整的家",经过"分裂的家",最后达致"象征的家",更确切地说,"象征意义上的完整的家",从而在旅行的起点找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