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航空 《民族论坛》2007,(12):27-29
本文在描述人口性别比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对维吾尔族的老年人口性别比进行分析并与全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对比,发现维吾尔族的老年人口性别比明显异常,进而从早婚、早育、多育比较普遍,家中分娩、土法接生比较普遍和维吾尔族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等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最后得出维吾尔族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是导致老年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婚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喀什、和田、阿克苏、吐鲁番地区)人口婚育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对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的婚育状况,本文的研究发现以下特点:其一,早婚现象较严重;其二,婚姻稳定性较弱,离婚比例较高;其三,早育、多育、密育的生育模式依然存在。对于影响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指出:人口因素如较高的婴儿死亡率、早婚早育生育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如较低的生活水平、较低的女性教育水平以及较为固化的低层次的行业职业构成,宗教因素如伊斯兰教义中的一些观念和教规如对于堕胎或是流产行为的禁止等,以及政策因素如近些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在新疆南疆等地的推行遇到了不少阻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生育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相关统计资料,从人口数量、分布、受教育水平及行业水平等四个层面对维吾尔族人口在2000-2010年期间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人口发展变迁与维吾尔族族群发展的内在联系.十年间,维吾尔族人口素质通过上述四个指标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欠缺又制约了维吾尔族族群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族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 ,人口九百多万。向麻扎圣人求子是维吾尔族农村妇女中常见的信仰行为。本文认为这种求子习俗在维吾尔族中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维吾尔族的生育观从对生育神乌玛伊的崇拜到现在专司生育的麻扎的出现 ,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回维村位于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境内,S226线穿境而过,距常德市25公里,桃源县城20公里。全村1547人,其中维吾尔族1339人,回族16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3%,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素有"维吾尔族第二故乡"之美称。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回维村的零星  相似文献   

6.
河南南阳镇平县作为"中国玉雕之乡",自2005年以来,吸引了一大批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前来入驻经商。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到来为镇平的经济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给镇平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切实解决好外来维吾尔族群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成为当地迫切需要研究和破解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石佛寺镇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的融入以及当地政府的民族工作做一简单梳理,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口流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伊干其乡维吾尔族的婚姻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吾尔族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她的婚姻制度和婚俗习惯与其它民族相比有许多差异,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的婚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对维吾尔族婚姻生活的研究多是描述性介绍,缺乏定量化分析。91年笔者曾在位于南疆阿克苏市城郊的伊干其乡工作过一段时间,利用工作之便对全乡89年、90年、91年部分维吾尔族结婚申请(302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西部省份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数据,比较分析了转型期维吾尔与汉族的教育分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维、汉民族的教育分层主要集中于初中和高中升学阶段。大学升学率上的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城乡和阶层之间,民族不平等因政策因素基本消弭。统计结果显示,两个民族的教育不平等大部分是由民族人口的城乡分布不平衡、阶层结构(或家庭背景)差异所致,但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兼容问题及教育理念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相对而言,维吾尔族人口内部教育获得的城乡、阶层分化比汉族更为明显。因而,维吾尔族教育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或城乡问题,也是民族问题。要想实现各民族共享发展,还是要从改善广大中下阶层的受教育环境做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人口变迁和结构差异为视角,对我国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这六个人口较多少数民族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特征以及30年来人口变迁的特点。研究发现,六民族中,除满族出现人口负增长外,其他五个民族都处于人口缓慢增长阶段。无论是人口的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这六个民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人口的地域分布方面,维吾尔族和藏族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以聚居为主,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并倾向于在省内迁移,而其他民族则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较为分散。以上六个民族在人口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关注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的和谐稳定和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民间甚至有着"无茶则病"和"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从这两句谚语中,就可看出茶文化在维吾尔族文化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茶在维吾尔族人的眼中已经超越了饮品的定义,上升为其所特有的文化与礼俗,彰显着这个民族的风情与特色。本文从社会礼俗与功能的视角出发探析维吾尔族茶文化,从饮茶礼仪与禁忌、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50%,标志着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相当比例的人口跨越了省、自治区这级行政边界。其中有三个迁移潮流与我们所关注的国内族际交流密切相关:一个是汉族劳动力从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省市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流动,一个是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在西部地区内部从农村牧区向当地各级城镇的流动,一个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向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省市的流动。在人口迁移研究中,人口普查数据提供了各普查年份我国各民族人口中城镇人口的规模和比例,是本文研究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分析我国人口跨省区流动演变态势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考察了我国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这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跨地域流动情况,最后对新形势下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新任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口7214431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此外,湖南桃源县、河南渑池县出有少量人口分布。维吾尔,意思是“团结、联合、协助”。其族原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游牧民族“丁零”。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和田、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1990—201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以及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这六个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建立了以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制度法规和文化观念为核心的影响生育水平及其变化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第一,和全国人口、汉族人口相比,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存在差别,如早育率高、生育率峰值宽、生育率峰值后生育率下降平缓等;第二,少数民族人口内部存在异质性,上述六个少数民族的生育状况可分为维吾尔族—壮族(高于少数民族平均水平)、回族—藏族(少数民族平均水平附近)、蒙古族—满族(明显低于少数民族平均水平)三类;第三,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制度法规和文化观念等共同影响了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的现代化转变;第四,影响生育因素的差异和叠加效应造成了不同民族生育状况的表面一致性,但相似的生育水平或生育模式背后有不同的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深入了解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状况及其不同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以及边疆地区的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田各地有以"伊玛目"命名的圣墓群(麻扎),而与和田伊玛目麻扎同名的圣墓还存在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早期伊斯兰教什叶派在维吾尔民间传播的途径,其影响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的方式、影响的原因等都是学界亟待厘清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伊斯兰什叶派与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的关联及其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基本厘清了什叶派对具有浓厚苏菲神秘主义色彩的维吾尔族传统麻扎文化的影响路径及方式,同时也对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现实机制形成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族Jamaat群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是对我国维吾尔族伊斯兰教信教群众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加玛阿特(Jamaat)所做的调查与分析。考察的地点为笔者的家乡库尔勒市(中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文章力求客观忠实地描述作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jamaat群体这一宗教文化因素在维吾尔族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恰依"为维吾尔语,其词意相当于汉语的"定期聚会"。如今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妇女走进定期举办的"恰依",通过聊天、诉苦、互助而结成真诚的友谊,表现形式则与维吾尔族传统的饮食和歌舞密切结合。这种集娱乐与互助为一体的民间妇女组织在现代维吾尔族妇女生活中大放异彩,具有不可替代的现代家庭及社区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孝感地处湖北省东北部,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属多民族杂散居地区,现有少数民族44个,常住少数民族人口7000余人,占孝感市总人口的0.14%。随着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每年从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来孝感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近2000人,其中主要是回族和维吾尔族。自2012年国家民委将孝感市列为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孝感以搭建平台、健全机制为重点,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为目标,在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记者在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见到了维吾尔族翦氏第二十一代后裔翦象友。这位老人曾担任枫树乡乡长,在当地德高望重。"离不得故乡,不知故乡亲。"这是湖南维吾尔族人世代流传的谚语。"寻找故乡的根"也成了翦象友的心愿。1985年,在族人的热望中,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30日,维吾尔族女画家卓然木.雅森的油画作品展"回眸于阗"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此次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新疆不仅有可以傲世的山川戈壁草原湖泊,更有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