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北地区的兰州市所独有的曲艺兰州鼓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曲艺的典型代表,具有浓厚的方言特征和地域民俗显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人们日益关注.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生产机制成为当前研究与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文化菱形理论框架,采用实地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三大主体(传承人、传播者和消费者)与两个要素(非遗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为核心内容,挖掘了非遗文化空间从形成到运营的生产机制,为市场化非遗文化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本文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进而分析当前形势下新农村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此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设计文化语境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自然、人文、精神与经济的角度解释扬州通草花手工艺传承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期望能促进通草花手工技艺向着多途径与多元化方向发展,引发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手工艺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5.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兰州地区特有的一种活态文化形式,近年来,兰州太平鼓在国内群众文化市场声誉日隆。对其文化方面的深层研究,可为这一特有民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对于保护甘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从2006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家话语体系,作为其底层支撑物的口头文化改变了自身的民间性,成为与官方文化系统互构共生的部分,但这不能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属性,即人的存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前提,非遗项目的确认是由民众所决定的,是遗产的传承人或传承社区说了算。很多地域如山西安泽,从政府主导出发,学者或文化精英参与,从文化基址到仪式,重新构建一套新的地域文化符号或标志。文化基址或许会成为某一地域新的文化景观或文化标志物,但缺失信仰核心的仪式之重构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各个国家都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然而保护和开发,永远是矛盾而又要共处的两极,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变成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会一成不变,在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既有继承,又有重构,也有创新,在新陈代谢中不断发展.如何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还值得我们继续钻研.本文试图从产业化的视角,结合人类学的知识,对史诗《玛纳斯》的保护与开发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区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印记与精神面貌.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13种少数民族语言及6种汉语方言,方言资源得天独厚.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视、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发展,广西的语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一部分使用人口较少的方言已经濒危.本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的条件入手,对广西方言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对广西方言今后的发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大对方言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广西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刘锡诚的论文阐释了民间信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民间信仰不是"烫手的山药",而是属于文化的范畴。民间信仰弥散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是民众生活中的精神布帛,这种状况是历史的必然存在。他主张以民间信仰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观念而置换"迷信"的背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吴静文 《民族论坛》2013,(5X):55-59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从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本文从湖南瑶族的文化生态入手,整理省内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非遗保护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的困难,探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与发展主义语境中的农民工发展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或"城市化"可以说是由城市精英的诠释、谋划和全面推广而践履,是通过国家改造社会的想象或制度机构的强制性来推行,这是一种现代化和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表现出对现代化战略农民工群体的抗拒和排斥;农民工又通过自愿性隔离、空间书写、弱者的抵抗或行动策略自下而上来实现对城市现代化的抗拒,农民工何去何从成为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能否共同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为中国奠定了全面近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对楚辞的接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借"香草美人"意象,寄遥情于婉娈.屈骚中的"香草美人"主要表达政治之恋,李商隐的诗歌亦如此,精神上直承屈骚,但诗意朦胧;其二,叙"高唐"故事,寓感伤于艳情.李商隐的身世遭际、性格气质与宋玉相似,故有宋玉式的文学选择"感伤与艳情",但李商隐显得从容不迫,而更加细致入微地观照现实的悲剧与心灵的优美,从而展现出晚唐诗歌典型的"绮怨"之美.  相似文献   

14.
杨小峻 《西藏研究》2005,(4):98-103
西藏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是实施科教兴藏、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分析西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的问题入手,阐述了西藏高等教育结构在追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教育理想应有的价值追求,并结合西藏实际,对实施西藏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的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与现代化常被视为一对矛盾体,是不可调和的。二者之间有对立的一面,但传统对现代化也有积极作用。本文从传统的变异性、持续性入手,论述了传统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点明了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说明传统与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民俗学国际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芬兰民俗学巨匠劳里·航克开拓,北欧诸国的民俗学者追随之并继续推进。他们将印度作为国际化研究基地,研究全球化语境中富有文化差异性的民俗。这种国际化有两个目标,一是建立国际民俗学者的合作机构,二是建立民俗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基地。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对文化差异性的研究在不同国家高校之间合作进行,它主要与印度高校合作。这种国际化的研究方式能拓宽各国民俗学者的眼界,使民俗学者在全球化环境中放眼世界,打破"本土性"的边界,了解当今的活态民俗。不同国家的民俗学高校师生在一起工作,还能促进彼此认识对方的学术传统,互相学习,然后发展本土的民俗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允武  王杰 《民族学刊》2015,6(1):62-70,113-116
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的主体、内容和方式上均有着特殊性,带有明显的本土性、民族性和"自治性",也离不开国家的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同样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由"管理"转变为"治理",在社会政策决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自治"等方面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At the end of 2013 ,“The Decision on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 hereafter“Decision”)was made b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th C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  相似文献   

19.
马成明  崔莉 《民族学刊》2022,13(11):9-17, 142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能否实现和保持健康发展在整个中国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中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重要性。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视角展开论述,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平等团结、和谐稳定的政治前提,互补共生、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核,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社会机制,绿水青山、美丽家园的生态屏障,这些相互联系的层面共同决定着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民族地区与国家、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均是局部与整体的有机关系,民族地区健康发展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