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研究社会经济史的学术性杂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最近在厦门大学创刊。该刊以刊登社会经济史的理论研究和中国古今各种经济史专题研究或讨论的文章为主,内容包括对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区  相似文献   

2.
文章讨论了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梁方仲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梁方仲先生以其扎实的文史修养和良好的社会科学造诣,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的深入考释入手,以"一条鞭法"研究为中心,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构筑起关于中国传统经济运行的解释框架,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经济史与社会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国经济史研究需要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中外经济史的研究都经过了一个从经济史到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过程,傅衣凌先生倡导的"社会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应当全力以赴的方向。没有经济的社会史不可能成为整体的社会史,经济史的研究同样需要与社会史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前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海波撰著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四卷)一书,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四卷)全书分为  相似文献   

5.
略论浙江近代经济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了三十多年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前二十年侧重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特别侧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斗争、武装斗争和党内的路线斗争历史的教学.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烙印.近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学习和研究.并讲授中国近代绎济史课程.史学界前辈,特别是近代经济史工作者,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做出了不少的成绩.有人曾统计过,建国以来至1976年,共出版学术著作100种,发表学术论文583篇.近几年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出现了新气象.从1976年10月至1985年底,共出版学术著作136种,发表学术论文1565篇.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经济史的计量研究及其困境众所周知,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到处都存在数量和质量统一的法则,没有精确的定量研究,就难以认清事物的本质。因此,各门学科都力求由“量”着手去阐述、分析各自的研究对象。这既是一种现实,又是一种趋势。中国经济史是量化程度较强的学科,更决定了计量分析在其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日益认识到定量研究的必要性,呼吁在定性研究的同时,加强对经济史的定量分析。毫无疑问,这是促使中国经济史研究向纵深发展,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被运用的计量方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简单统计方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应用CiteSpace对1986—2018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2238篇研究性资料进行了文献计量研究,分析了1986年以来我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领域以及前沿问题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近现代经济史、明清经济史和两宋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断代,农村农业、经济体制与商业管理是经济史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前沿。不同阶段的经济史研究热点有所差异,1986至20世纪90年代,生产方式、生产力、剥削阶级、资本主义等是该阶段的研究热点话题;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商人、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企业与企业管理等方面;21世纪初以后,研究的重心则在企业管理、商品流通、工业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同其他专门史相比 ,前人对经济史 ,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至于近代 ,始有改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经济史成为史学研究中的热点 ,尤其是明清经济史 ,因其工商业多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更是探讨深入 ,成果斐然。然而 ,有关明清工商业的个案研究较多 ,对该时期的工商业进行大跨度的综合性研究鲜见 ,这不能不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憾。李绍强博士的专著《明清工商业形态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5月出版 ,2 5万字 ) ,不仅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而且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多有创新之见。其一 ,…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一代以陶希圣、陈登原先生等为代表,第二代以何炳棣、吴承明、先师傅衣凌先生等为代表。何炳棣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担任过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的华裔学者,其成就有目共睹,其学术道路也启人深思。正如张国刚先生所言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史学科是融合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因而在经济史研究中,就研究对象、方法和成果而言,显现出偏重于历史学或偏重于经济学的特点来,形成了历史学家的经济史或经济学家的经济史。目前,运用经济学方法,并对经济学科产生较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经济学理论离不开经济史,理由在于: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经济理论必须结合经济史揭示的经验性材料,才能启发人们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加以应用。经济史研究方法的创新应加强运用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应注重根据研究目的和可能得到的史料更多地运用经济理论为工具来解释和分析经济事实,如运用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经济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产权和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对外贸易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等等。应注重从经济史中总结出特定规律,以对现有经济理论进行补充和创新。 在南开大学近期召开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史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就经济史研究方面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南开大学经济史学教授了长清先生。  相似文献   

11.
食货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之后形成的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研究旨趣的学术团体。食货派形成以陶希圣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队伍,注重系统搜集和整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专题史料,并以此基础,在寺院经济史等方面开辟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史全生同志主编的《中华民国经济史》最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民国史研究中的又一新成果。近年来,民国史的研究从起步开始走向繁荣,但颇多偏重于政治、军事等方面,对其经济、文化方面的探讨,虽已引起专家、学者们的瞩目,然而至今却论著甚少。《中华民国经济史》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初步确立了民国经济史的体系。它的问世填补了民国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中华民国经济史》论述全面,重点突出。该书全面阐述了民国时期本国工业、农业、手工业、金融、商业、交通,以及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包括  相似文献   

13.
2003年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呈现出四个特点:一,社会史和经济史的融合成为主流;二,区域经济比较研究得到加强;三,研究细分化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四,国家对经济的作用受到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经济史的计量研究及其困境众所周知,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到处都存在数量和质量统一的法则,没有精确的定量研究,就难以认清事物的本质。因此,各门学科都力求由“量”着手去阐述、分析各自的研究对象。这既是一种现实,又是一种趋势。中国经济史是量化程度较强的学科,更决定了计量分析在其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源远流长,种类甚多,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典籍和史料宝库.举凡一地历史沿革、山川形胜、政治建置、人物传记、武备兵防、经济盛衰、文化演变以及户口、赋役、民情、风俗、宗教、异闻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古代社会,地方志中记载的经济情况和问题原已不少.到了近代,由于社会性质急剧变化,社会经济交往日趋频繁以及工农商业迅速发展,新修和续修的地方志中,记载社会经济情况的篇幅愈来愈大,从而为中国近代经济史保存了大量可用的资料,也包含着不少值得研究的课题.地方志同经济史的关系实属密切.广大内地以及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区域的许多地方志中,都载有一些未经发掘使用的经济史料,涉及若干尚未引起注意的经济史问题.这些都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所应注意及之并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四川近代经济史》一书已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4月出版。“四川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课题由四川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史教研室担任,凌耀伦教授任课题负责人,彭通湖副教授担任该书的主编,熊甫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的刘方健教授担任该书的副主编。裴倜副教授、陈昌智副教授及于建玮讲师也参加了该书的工作和编写。 该书内容涉及近代四川的农业、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既突出四川近代经济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又注意四川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地区的差异性,对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特别是了解内地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经济史究竟宜以哪一年作起点,目前经济史学工作者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跟经济史的分期方法和经济史分期的基本标志等根本性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对于经济史的分期方法与经济史分期的基本标志有比较一致的认识,那末,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起点问题也就容易取得一致的意见了。我想在本文中谈谈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看法未必正确,希望同志们不吝指正。“抛砖引玉”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8.
梁方仲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专家,他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是中国经济史统计的奠基性著作;他在经济史统计中所采取的基本原则,即重视定量的实证研究,重视对数据的校勘求真,重视对数据产生机制的考察,应该为经济史工作者所遵循。在经济史研究中,历史学和经济学两种研究路径的分歧并不在于是否使用计量方法,而是在于具体使用何种计量方法。要准确了解社会经济状况,需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准确性进行详细探究;而如果对数据的准确性缺乏细致的了解,而汲汲于祭出"计量经济学方法",则是不足取的。经济史研究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经济状况有准确的定量认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元史学是中国古代诸断代史中最复杂、最难于入门,也难于深入的一门学问,而元代经济史又是元史中的难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元代经济史研究取得的成就中,中南民族大学李斡先生的<元代社会经济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元代经济发展的全貌,从而在元代经济史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19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正式启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开辟出两种经济史路向:一种是直接源自论战、以理论为主导、以宏观通论为特征的经济史;一种是扭转论战方向、以史料为基石、以专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史.第一种路向使经济史后来居上、地位迅速攀升;第二种路向真正使经济史研究步入正轨.中国经济史研究驶入专业化轨道而日益发达,终于附庸蔚为大国,实由食货派导其先路.在论战时期,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已经形成.此时的经济史研究根本超越了传统的食货之学,呈现出"社会经济史"的形态,不同于单纯的社会史或经济史,而是一种具有总体视野或通史眼光的经济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