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学梅 《社科纵横》2010,(2):35-37,41
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相互渗透的现代经济产业,长期以来中外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含量越高,则其价值也就越高,发展的后劲也越足。青海是一个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拥有极为丰富的大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文化旅游发展状况、旅游文化市场状况、消费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制约青海省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挖掘旅游文化含量、促进旅游文化宣传、培育旅游文化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青海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雷金瑞 《社科纵横》2006,21(6):61-62
乡土旅游是充分利用当地可以开发的乡土资源发展旅游的一种模式。它具有随时随地、文化内涵丰富以及简单、休闲、体验性强的特点,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乡土旅游不仅可以带动中国旅游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使旅游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积极变革。  相似文献   

3.
国际旅游业,严格地说是指为外国旅游者服务的行业,但目前在我国则还包括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国人(以下简称华侨等四种人)的旅游者。国际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国际间的经济事业,它包括为国际旅游者服务的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在一个旅游区的国际旅游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中,主要的比例关系有:旅馆的床位数和旅游者人数之间的比例;交通部门的客运量和旅游者数量之间的比例;旅游商品的供应和旅游者需求之间的比例;服务人  相似文献   

4.
旅游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生态学主张将社会发展与生态可持续性结合起来规划社区旅游业。以往的“可持续性旅游”和“可持续性社区旅游开发”没有重视将旅游与当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发展联系在一起。旅游业的规划应该有助于创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使其能适应一个千变万化的国际环境 ,并能在其中生存 ,而不是只“持续发展”旅游业或旅游业的某些方面。“旅游生态学”这一术语的出现表明它在理论上与政治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相似 ,同时也表明人们试图脱离“可持续性旅游”的模式。旅游生态学的主张大致表现在以下 6个方面 :发现、共同性、选址、历史真实性、潜力和促…  相似文献   

5.
对乡村集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逄爱梅 《学术交流》2008,(2):126-129
我国乡村集市浓缩了当地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民风习俗等,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中,乡村集市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其可用于开发休闲旅游业的潜在资源也非常丰富,包括街头杂耍表演、特色风味小吃、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当地聚居建筑等.我国体闲旅游产业刚刚起步,发展乡村集市休闲旅游不仅有着广阔的市场,也能够极大丰富我国的旅游市场,并对繁荣我国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开发乡村集市休闲旅游也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一项新课题,在理论研究领域,亟须加强对乡村集市休闲旅游的市场定位、资源类别、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探讨,以引导和规范乡村集市休闲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刍议郑本法一、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是诱发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事和物的总和,对旅游者来说,它是旅游活动的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对旅游接待国(接待地)来说,它是发展旅游业的凭借和依据。旅游资源的构成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逐步走出一条适合国情,日益兴旺发达的中国式的旅游道路来。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许多新课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这里仅就我国旅游事业的基本特点,谈谈我们的几点粗浅认识。旅游和其它事业一样,有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旅游事业,都要合理地利用和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设施,生产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组织各种形式的游览,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趣,招徕众多的游客。任何一个旅游业的经营者,总是要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但是,旅游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旅游设施的建筑形式和水平,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旅游事业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具有自己的特色。所谓中国式的旅游道路,就是旅游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我国的特殊的运动形式。我国的旅游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旅游资源丰富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经营的;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是通过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的无数中华儿女的活动来实现的。这样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使我国的旅游业具有自己的模式。根据近年来我国的旅游实践和国外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我国的旅游业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与温泉旅游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消费是一种高需求收入弹性的消费,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影响我国旅游业和温泉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DP不断提高;自由时间增多;城市化;交通状况;对外开放;中产阶级壮大;商务会展增多;有车族的出现;新生代消费群体形成,等等。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作为一项事业,自本世纪初在美国,然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而持久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的技术和理论已成为现代管理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定义公共关系(英文public relations,简称PR或P.R.)在现代意义上的运用首先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最早之一为美国律师多尔曼·伊顿在1882年于耶鲁法学院发表的一次题为《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的演讲。1906年,尔后又在1913年它又出现于  相似文献   

10.
全面发展西北地区经济,应当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辉映兼备,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旅游业是“风景出口”业,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效益大、容纳闲散劳力多的特点。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和促进其它行业的发展。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听取全国旅游局长会议的汇报时指出:旅游事业是一项发展中的很有前途的综合性事业,需要交通、商业等部门的支持,希望各级  相似文献   

11.
国际旅游业,就其经济意义而言,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是旅游经营者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与旅游者的货币所进行的一种交换。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就是旅游的经历(指只能通过旅游获得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以及社交、购物等等的机会),其价值则由交通工具、旅馆、饭店、游乐场所等旅游设施、设备及其它物质消费品的转移价值和旅游经营者新创造的价值构成。国际旅游市场,对旅游经营者来说,就是这种特殊商品所“行销”的国家和地区,换言之,就是提供有外汇支付能力的旅游者的国家和地区。国际旅游市场,对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要迅速发展它的国际旅游业,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固然重要,而对开拓和扩大旅游市场亦须高度重视。旅游市场所能提供的旅游者人数和他们的旅游消费水平,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兴衰。最近几年,我国的国际旅游业发展迅猛。1978年接待国际旅游者约684,000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为124,000多人,相当于过去24年的总和),外汇收入2亿多美元;1979年,接待国  相似文献   

12.
以区域旅游为主的接待方式将成为我国旅游接待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大力发展的大好形势。发展旅游业已受到高度重视,被纳入了国民经济计划。到1990年计划接待入境旅游者五百万人,收入外汇二十七至三十亿美元。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正确的政策指导,需要加强对旅游业“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需要开拓市场,挖掘客源等,而且还需要改革我国现行的旅游接待体制。  相似文献   

13.
以旅游文化引领旅游支柱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文化先行"这是国内外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旅游行业应充分借鉴和发扬这种发展理念,自始至终贯彻于旅游业发展的各环节之中.旅游文化其实质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定义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从旅游产业的本质属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等三个维度确定它的先行地位和引领作用.加强和推动旅游文化建设的对策,必须从形成旅游文化发展模式,大力开展人文旅游资源,抓重点、分层次开展旅游文化活动,强化旅游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文化的品味等四个方面入手,使旅游业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齐头并进、齐抓并管,从而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地方政府工作重点与我国不同 ,即地方官员最关心的不是经济的发展 ,而是社会事业。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出于选票的需要 ,知事和议员们为博取民众的支持 ,对人民生活相关的事业自然倍加重视。二是地方政府没有经济调控权 ,只有部分管理权 ;加之对企业政府奉行不直接干预的政策 ,所以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没有太多活动的余地。三是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已过 ,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基本完善 ,政府花大力气搞招商引资效果已不明显。因此 ,政客和官僚们均强调“县民第一主义”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但不管其出发点如何 ,其社会事业仍然有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旅游合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政治延伸意义。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太平洋岛国的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旅游合作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七项旅游合作的对策措施。本文认为,应尽早完善旅游合作的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南太平洋旅游组织的协调作用,推进旅游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建设岛国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推出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岛国旅游营销力度,鼓励中国企业投资太平洋岛国旅游业。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3):49-53
全域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转型期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格局与方式。目前,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旅游空间配置、开辟旅游业发展新空间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兰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兰州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埃吕尔认为,我们目前的社会已变为技术社会.技术主要不是物质手段,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控制事物和人的理性方法,现代技术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自主性.他希望创立一种非力量伦理学,以便对技术实践划出明确的范围.但是,由于埃吕尔错误地夸大了技术的力量,把技术看做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的东西,所以他不可能真正找到一条摆脱技术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旅游经济就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客观规律,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研究旅游消费者本身的诸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引起的对旅游消费的不同需求;研究具有不同特点的旅游者的消费活动的诸特点及其消费模式。这直接关系到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能否顺利实现其价值并获得盈利,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经济效果。为此,去年我们曾对1980年来杭国际旅游者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国际旅游业所产生的影响作了粗浅的剖析(参见《浙江学刊》1982年第1期)。1981年,杭州国际旅游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全年共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157,028人,比1980年增长27.64%。其中外国人58,055人次,比上年增长18.53%;华侨等四种人98,973人次,比上年增长33.66%。全年旅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时,旅游景区科学开发建设的重要性得以日趋凸显。宁夏兵沟旅游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独特而丰富,如何将其打造成宁夏沿黄文化展示线上的精品旅游景区,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宁夏兵沟旅游区开发建设的规划设计、定位和措施等方面做深入的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10):44-47
"十一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高速增长期,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兰州市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是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业将成为兰州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理性分析影响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对于查找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兰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