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汉前期谶纬神学盛极一时,儒学也因此经历着庸俗化和神学化的变形,与此相对,自刘向以来不断发展的人文主义传统也显示出其特有的生命力.班固生当其时,同时受到两种时风的影响,其文学思想明显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表现出浓厚的正统色彩;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刘向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并像扬雄、桓谭等前辈一样,表现出重情、重文的特殊审美情趣.同时,作为一代史学大家,班固以史学的求真意识对文学发展历史的自觉探求,也是其文学思想中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刘禹锡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方面,揭示了他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所产生的现实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他对子政治与文学二者关系问题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3.
隋炀帝儒、释、道三教并举,多元一体。在对三教的重视程度土,杨广重佛、道而轻儒学,这与其家族信仰有关,与当时民间信仰亦有关,适应了南北朝统一后统治的需要。因此,杨广对文中子王通和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态度截然不同,其本人在后世儒生与僧徒笔下形象亦迥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曹雪芹的文学思想.结论认为:<红楼梦>中一些人物关乎文学理论的语言反映了曹雪芹的文学思想,总结出曹雪芹的文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当时流行文学--传奇为庸俗作品;以"立意为先"为文学创作主旨和要领;以抒情为文学特性和立意基础.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隋唐佛学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隋唐佛学兴盛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佛教八宗在此时期的陆续出现。虽然佛教宗派的兴衰受制于诸多因素,但在君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封建社会当中,最高统治者——皇帝个人的喜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天台宗为例,其创始人智顗与陈、隋两代王朝的皇室都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并且天台宗的思想也基本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当时的政治理念也有着某种潜在的暗合。  相似文献   

6.
王蒙文学思想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从王蒙的文学观念、价值理论、创作理论以及批评理论等方面入手,可了解其文学思想的多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隋炀帝在水陆交通上的成就和价值,认为水陆交通网的建设是炀帝改革开放的重要措施,也是造就“大业之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隋炀帝艳史》的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明朝中晚期的史料,与《隋炀帝艳史》中具有特异性的表现内容作了比较研究。认为《艳史》具有政治讽谕性,“隋炀帝”这一历史人物身上更多地附着了明朝中晚期所有帝王的乖行劣政,总结和隐括了明嘉靖以降百余年的历史,揭示王朝衰亡的原因和过程。该书也应被视作成功的政治小说  相似文献   

9.
隋炀帝为适应多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明确提出“混一戎夏”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无隔夷夏”的民族政策,形成了以德化为主、优待边民的民族工作方针,取得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积极效果,对后世的民族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隋炀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经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隋炀帝的评价,可以说是毁多于誉,人们往往抓住他骄奢淫侈、好大喜功的一面,将其与昏君、庸君、暴君等同起来。其实,从对边疆的开拓与经略而言,隋炀帝是一位进取心颇强的帝王,他有自己恢弘的政治理想,并且积极付诸实践,他巡视边塞、开通西域、经略高丽和流求的一些举措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广即位后 ,凭着国力的强大 ,进一步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 ,加强与日本的联系。日本多次派遣隋使团来中国 ;隋炀帝第一次接受日本留学生 ,并派裴世清回访日本 ,把中日友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重新评价隋炀帝上 ,史学界经历了探索、认可、发展等三个阶段。隋炀帝研究实际上是求异思维、创新价值和领先精神在教学科研中的运用 ,既更新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又扩大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范围 ;既使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又促进了海峡两岸和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隋文帝杨坚之死 ,传统看法是被其子杨广弑杀。本文通过考证分析认为 :文帝在花甲之年纵欲过度是其身体虚弱、患病、死亡的根本原因 ;太子杨广对其父皇爱妃陈夫人的非礼行为及为政权和平顺利交接采取的种种防范措施 ,引起病危中的文帝的极大愤怒、怨恨和猜忌 ,是文帝于 64岁时气愤至极而死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袁刚 《南都学坛》2002,22(4):21-28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隋炀帝的评价众说纷纭。国内外学界提出了为炀帝翻案摘掉暴君帽子的新观点。实际上,隋炀帝大兴工役要创不世功业,虽然不是昏君;但是好大喜功超越历史限度,虐用民力,不尊重子民最起码的生存权,以苛政、急政形成系统的大规模暴政,成为千古暴君。  相似文献   

15.
隋炀帝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炀帝的宗教思想是儒、佛、道三教并举 ,儒学为先 ,多元一体。这适应了宗教发展的内部规律和大统一的形势 ,既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对宗教发展的巨大贡献 ,从治本上促进了“大业之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隋代后期,在推进政治、经济改革和国防建设的同时,隋政权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把实现深层次的文化发展与融合作为隋政权获得稳固政治统治的基础;把兴办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主要手段。隋代后期的学校教育和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隋炀帝超越北方文化局限,以融通南北而创造统一文化的历史精神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江左、山东和关陇三大政治文化圈。隋朝统一全国后,展开了一系列文化整合重建活动。着重探讨了当时文化整合的两种主要模式:官方的意识形态文化工程建设和民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并由此推及在此历史情境中的文学交流状况。  相似文献   

18.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开国者杨坚在实现和初步巩固统一上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继承者杨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的统一,并把隋朝推向了极盛。杨氏父子晚年的失误,不能简单地以腐朽、淫暴来看待,更不能以此抹煞两位帝王的伟大功绩、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按照扬雄对“文质”关系探讨领域的不同,其美学思想内在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创作大赋期间为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形式美的追逐;撰写《太玄》期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研究真与美的关系;写作《法言》以后为第三阶段,主要研究人格精神美和美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政治腐败、帝王荒淫是其转变之外因,对文学与美的关系的不懈探求是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