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精神的集中概括 ,它具体体现为当代西方文化的非中心性、平面性、商品性、复制性、大众性等特征。立足于对当代西方文化的这种价值判断 ,后现代理论家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消极性的文化 ,是体现后现代文化精神的主要文化形式。这种观点影响了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本文批判了认为中国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中国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两种错误的观点 ,并对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沟通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西文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大众文化,因此,便有学者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来可能会形成一种全球性的单一文化。而西方中心论者则认为这一文化的中心将是西方文化,其他一切非西方文化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终正寝”。事实上,这种文化全球化目标,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幻想而已,仅仅是人类在自己之上树立自己的一种失败企图而已。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众多的女权主义流派中,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观点,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理论界具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声称自己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主张用阶级分析法来解释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并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T·S·艾略特曾把西方世界比作一片荒原。雅斯贝尔斯说过,二十世纪是人类的末日,也是一个文化重建的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和任何一种文化均不能逃脱一次重新铸造的时代。一些西方现代诗哲在其作品中,一再声称自己是“无根者”、“陌生客”、“空心人”、“无家可归者”。这表明西方世界已陷入深重的危机中。上述情状已被许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与贝尔的“非意识形态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一词最初由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所著的《意识形态概论》一书中使用。意为关于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展规律的学说。后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这种观点逐渐被一些西方学者赋予一种消极的理解,终于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一种颇有影响的“非意识形态理论”。这种理论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没落的一种反映,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贝尔在其1960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6.
诗意人生,是一种审美人生;诗化世界,便是一种审美世界;这是中西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和意义世界。这种追求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审美方式,西方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宗教方式。中西不同的审美文化产生两种不同的诗化人生方式;即中国的崇尚虚静和西方的标举迷狂。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诗人之所以要在自己的人生中设立一个诗意化的世界,完全是由于他们发现了人的存在的悲剧性之缘故,这是中西诗人人生诗意化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西方社群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争论表明其在价值观上并没有根本分歧,不同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方法论上,其实质就是要用社群主义者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西方个人权利价值观得以确立的历史渊源。与之迥然不同的是中国儒家文化传统,是一种“关系型社群主义文化”,解读这种文化,在方法论上与西方社群主义的主张没有本质不同,但在价值观上出现系统差异。  相似文献   

8.
记者:国内最近有一个提法,说现在的学英语是一种对文化侵略的妥协,你怎样看这个问题?敬辉: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后面的确是它所代表的西方文化,特别是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但文化与文化之间是一个相互学习、促进的关系。佛教原本是印度来的,玄奘要想翻译佛经,也要过语言关。我们不得不再次捡起文化旗手鲁迅的观点,“拿来主义”——有用的就拿,没用的就别拿。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英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就是正视这个语言本身的身份和地位,叫World Englishes, 是世界语言。她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任…  相似文献   

9.
论美国多元文化从单一核心到多个中心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乎所有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都认为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多元文化理论是美国研究的必经之路。然而,围绕其意义和实践存在很大的分歧.欧洲中心论主张一种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念之上的单—的美国文化,其目的是维护多种族国家的统一.非洲中心论强调美国文化的种族性,从而走向种族主义的极端.多元文化辩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在文化本体的构成上大相径庭的观点。目前美国人文教育领域的变革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明证。  相似文献   

10.
超越知识论——论西方哲学主导精神的根本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千多年来,西方文化一直在知识论哲学的旧靴子中打转。知识论哲学规约着人们的伦理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把整个文化生活淹没在抽象的概念之中。主要是借助于上世纪和本世纪的少数伟大的思想家的卓越的洞察力和批判力,西方文化才得以从知识论哲学的窠臼中超拔出来,进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寻求意义的世界。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西方科学和文化知识的东渐,知识论哲学也进入了中国并在学术界占据了重要地位。有一种流行的见解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哲学史就是认识史。这种见解正是知识论哲学的典型表现,它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要摆脱这种影响,必须对西方知识论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陨落作出深刻的反思和检视。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哲学家对认识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有“结构论”、“证伪论”、“世界3论”等。其中对认识论的发展方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美国当代哲学家奎因,主张认识论应成为研究认识过程、规律、方式的自然科学。另一个是西德哲学家卡西尔,他主张认识论应与整个人类文化融合。西方关于认识论的种种观点,有许多科学因素,但是他们抛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夸大认识中某一侧面、因素,把它作为体系是不可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是否定不了的。比如,把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作为认  相似文献   

12.
论先进文化的世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进文化既有民族性,也有世界性。关于先进文化世界性,目前尚无专门论述。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先进文化世界性的命题作了重点论述。首先,通过论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先进文化世界性内在的必然理论联系。这是本文观点的重要突破之一;其次,强调先进文化世界性,必须遵循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的客观规律。既要看到古代东方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也要看到近代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影响,由此揭示先进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及对文化世界性的历史贡献;再次,在强调坚持先进文化世界性的同时,必须尊重文化民族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特别是要关注和把握体现世界进步潮流的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从东西方文化角度看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观点存在明显差异 ,弗洛伊德代表着当时西方的文化主流 ,而荣格的理论体现着一种东方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本土化。解决这个问题,要将西方的理论、观点、方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客观实际相结合,经过消化、吸收、改造、创新,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具有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观点和方法。要消化、吸收、改造西方的管理理论、观点、方法,必须以对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为基础。同时,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自身实践中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思想、方法,更应当注重研究、提炼和总结。建立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这就需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从事这种精神生产活动的队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文学以其卓越的成就和蓬勃发展之趋势受到了全球文学界和评论界的深度关注。而西方的批评激发了华裔作家的创作热忱,为华裔文学的繁荣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兴起并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表征理论"受到了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为全球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视角。在系统、深入研究该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对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表征形式——美国华裔文学书写进行一种全新解读,以期进一步推动和拓展华裔文学的传承、发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际秩序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综观90年代以来各国关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真正有代表性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新秩序观”。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观点;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反映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的观点。美国鼓吹的是以美国为领导,以西方富国俱乐部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国际旧秩序的不公正待遇。为此,中国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中国政府主张,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它的实质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国际剥削。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美国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似乎使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现实。这样美国的学校教育在西方民主化进程,开始扮演着世界宗教的角色,不断创造着新的社会神话,并有效地维护这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建构的基础和目的是什么呢?为此,本文利用现有的资料文献首先对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和功能作出分析。其次,通过西方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劳工阶级的孩子为什么还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遭受到学业失败并适应“工厂-地板文化”的。第三,学校中为什么存在着一种“反学校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是劳工阶级权力的一种延伸吗?第四,透过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制度,我们可以理解学校教育是怎样制造社会神话的,并有效地维护着它。  相似文献   

18.
文化帝国主义不仅存在于东西方国家之间,也存在与西方国家内部,加拿大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虽然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大众传播体系,但传播的内容却不是加拿大而是美国的,这一困境已经威胁到了加拿大的文化生存和身份认同。本文试图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来发掘加拿大传播业困境的成因.为其他国家反抗美国文化入侵、发展民藏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文明论的视角来看,形而上学不应被理解为一种把超验、普遍、本质、永恒的世界视为真实而把与之相反的世界视为虚幻,或者是提供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对所有人都具有规范性的终极答案的哲学理论,而应视之为一门专门研究最普遍的范畴之学问,这种学问在各个时期和不同文明背景下的不同,反映了各(时期)文明所采取的基本假定和框架.任何形而上学都不是超文明的、超历史的;脱离文化境遇的、没有任何历史特性的形而上学,是一种过分的夸张或虚妄.没有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是永恒的,一种形而上学的命运跟与之相适应的文明的兴衰内在地连接在一起.鉴于西方现代文明的虚无主义本性,应该立足于中国文明的复兴来建构一种反映中华文明特色、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长的中国化的形而上学,一味地跟着西方人声称形而上学的衰落、死亡,是对当下中国文化责任的不自觉,是哲学本土话语的主体性丧失.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几年里,“文学性”这个概念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其考察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的观点,一派被视为本质主义的,例如“纯文学”的概念就是本质主义观点的派生物;一派被视为非本质主义的,认为所谓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幻觉。前者处理的问题较为简单,后者却是将自己置于不尽的问题之流中。与此相关,文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知识。知识具有多种形态,科学知识仅仅是一种形态,文学研究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显示的是另一些知识形态的意义。文学研究时常出现从概念定义出发来衡量具体的文学现象,而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具体的分析抵制形而上学的理论趣味。联系后殖民理论来分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援引西方的术语范畴可以阐释民族文化的特征,甚至成为反击文化殖民的手段。如果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命题无法企及现今的理论高度,或者远远地游离于现今的历史语境,那么,这种理论就无法承担“现代转换”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