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本世纪70年代,在西方掀起了研究晚年马克思的热潮。一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晚年转向人类学的研究,看作是《资本论》研究的中断,并据此否认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前后一致性与连贯性。本文通过探讨《人类学笔记》与《资本论》的关系,说明了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学的研究,决不是马克思思想进程的“断裂”,而是他整个思想发展过程合乎逻辑的产物。事实上,马克思晚年正是通过对原始社会和东方社会进行历史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学说。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看,有充分理由断定,《人类学笔记》在本质上是《资本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把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想说成是“跨越论”并进而说成是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晚年写作《人类学笔记》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马克思有关于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但没有什么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3.
高九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
人们极为关注的马克思的晚年《人类学笔记》(以下简称《笔记》)终于伴随着《马恩全集》中文本第45卷的出版而在我国问世。这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一大喜事。本卷收编的是马克思在1879——1881年期间阅读马·柯瓦列夫斯基、路·摩尔根、亨·梅恩和约·拉伯克的著作时写下的摘要和评语。这总篇幅达474页的《笔记》,是马克思晚年留下的一份极为珍貴的思想资料。马克思的《笔记》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除了学术界已论及的关于氏族制度、婚姻家庭、社会道路、社会人类学等理论外,我认为关于社会主体的思想,也是《笔 相似文献
4.
王桂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突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从经济所有制角度,把人类历史过程分为:部落的,古代的,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称《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序言(以下称《序言》)和《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上述历史分期理论。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中关于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集中表述了他晚年的国家理论。马克思摘录了梅恩对近代国家理论尤其是法律实证主义主权理论的分析,同时对梅恩的历史法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从实证角度来看,国家的起源和生成过程大致是氏族→共同体→家庭→国家;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国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神话学理论科学地解释了神话的特征,指出: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①。这就从本质上阐述了神话是远古人民在生存条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7.
冯景源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论证时,非常重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研究,特别注重他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述。但在这种研究中,有的论者往往把《人类学笔记》称作马克思最后的“晚年笔记”,把跨越“卡夫丁峡谷”称为社会发展的“东方道路”。特别是,又把这种看法说成是马克思晚年理论“困惑”的表现。这样,就把马克思毕生所注重研究唯物史观的统一性给肢解了。这不仅不能从理论上对这一历史观进行全面完整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上也不可能对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科学地说明。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晚年两个历史学“笔记”及其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
马克思关于交通运输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撷取了几个片断,作为初探。一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它的职能是实现对象(人或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这一职能也被包括在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规定——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之中。因此,运输并不是某一社会生产特有的现象,而是生产本身所固有的环节。马克思说:“在每一个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的位置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必需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尚未出现的“印加国,虽然社 相似文献
9.
李凤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9-93
虽然在《历史学笔记》中,马克思论述性的文字很少,但他以大量详实的材料和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事实,记述了许多重要问题。马克思晚年以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不懈的追求精神为我们留下了180万字的《历史学笔记》这一思想丰富的伟大著述,这驳斥了一些人所谓的马克思晚年“慢性死亡说”。虽然内容庞杂,读起来相对费劲,但是这部著作价值很大。因此,笔者对近年来《历史学笔记》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综述。这里以红旗出版社1992年版的《马克思历史学笔记》为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杨华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
<仙剑奇侠传>(以下简称"仙剑")是我国单机游戏中引领一代风潮的经典之作,游戏中构建的神话体系和中国古代神话紧密相连并有所补充和完善."仙剑"系列前后相互关联,后续游戏在对<仙剑奇侠传一>作补充而完成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仙剑"系列的故事建立在一个庞大的神话背景上,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有诸多的引用和借鉴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天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吴光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4-108
《三国演义》中的宗教描写本质上是一种以古代天文学——谶纬神学为基础的政治神话,它所展现的预测和神示,主要围绕着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而展开。从分析宗教叙事的角度入手,《三国演义》中的星象占、气象占、物象占、人象占和谣谶等手段,不仅组织情节、塑造人物、预示叙事走向,更渗透着历史价值观念。《三国演义》有策略地在历史小说中安排政治神话,这不仅是文学仿史的做法,也是一种增强阅读审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自由问题“象斯芬克斯一样向每一位思想家说,请解开我的迷,否则我就吃掉你的体系”。中外哲学史上,几乎所有具备深刻人本精神与强烈历史感的思想家,都相继阐发了各自的自由思想,从孔子、庄子到熊十力、毛泽东;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卢骚、尼采、萨特、法兰克福学派诸子……“自由”一词日渐频繁地出现于现代哲学论著中,在有的体系中,甚至显现出本体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连兴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第一次被译成中文出版是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同志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版本的译误很多(其中有些错误源自当时所据的俄译本)。在1985年出版的新译本中,这些译误绝大部分已经排除,这是新译本的突出优点之一。马克思的手稿是用德、英、拉丁、希腊等多种文字夹杂写成的,翻译起来难度很高。加以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行文 相似文献
15.
解庭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主要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它的价值之争,这次在我国始于1986年,集中表现在同年12月召开的“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学术研讨会”上,并汇编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期,《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论文集》特辑(以下简称《特辑》)。 《笔记》意义之重大是无疑的,问题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加以评价。国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兴起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研究热,是从美国人劳伦斯·克拉德在1972年编辑出版马克思这些笔记就开始了,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他的晚年重新捡起了青年时代所关怀的问题:对自然状态的人和文明条件下的人的批判。可是他早期的方案是从哲学人类学(人本学)的抽象概念出发的,而后期的著作是从有关人的现代意义的科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可见他出版这些笔记,目的是要把马克思晚年思想和早期人道主义联系起来,使马克思成为“前后一贯”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阎丽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5):68-72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瞩目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有了生态美学的思想。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揭示了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的关系,异化劳动摧残人与对自然的压迫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马泽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5)
1837年夏,在柏林大学求学的马克思投身于黑格尔哲学的怀抱,参加了以布鲁诺·鲍威尔为首的博士俱乐部。从那时起,他结合进步思想界对宗教的批判以及博士俱乐部内部对现实问题的讨论,系统地研究并精通了黑格尔哲学。1841年3月,他写出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青年黑格尔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博士论文》的马克思,就世界观而言,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我们研究《博土论文》,就是要如实地了解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状况,他对青年黑格尔派作出的理论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对他以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向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1):1-6
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人的劳动实践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为中心 ,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美学的多方面的问题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系统建构已经开始 ,是新的美学理论历史的宏伟开篇。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是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基础的关键所在。从《手稿》的综合理论体系中抽取出艺术生产、人化的自然界、美的规律等七个直接关系美学的问题 ,加以简约分析 ,作为全面研究《手稿》美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杨恩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马克思《1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论述经济学、哲学问题的著作,其中涉及到不少美学问题。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正方兴未艾,逐步深入,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从总体思想上说,《手稿》到底给美学提供了什么?从具体论述上说,《手稿》涉及的美学问题到底应怎样理解?还有许多不明确和分歧之处,仍有待于深入研究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前提,就是要依据《手稿》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