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北宋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水浒》,极力美化和歌颂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是一部绝妙的反面教材。由于这部书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实行招安这种反革命策略的需要,一时颇受他们的欢迎,使之在社会各阶层广为流传。所谓“牛鬼蛇神,至  相似文献   

2.
狐书小说是唐代狐精小说的一个题材,唐代狐书小说在叙事情节上受深层结构的控制,这类小说呈现了独有的特点,即对术狐的崇拜与敬畏,因而狐书小说的情节走势多以人的失败而告终,以此来彰显狐的能力。这种表层情节的特点,正是受作品深层结构左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美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人画像>是他早期"国际题材"小说中的经典作品,是一部经得起用任何方法阅读的作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的五个主要人物及其关系,论证其"国际题材"小说所体现的欧美两种文化的互渗与碰撞.  相似文献   

4.
引言《搜神记》是我国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古小说①形成、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从研究《搜神记》的故事题材及叙述手法入手,探求它与巫文化及史传文学的关系,由此探讨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周书文先生的《小说的美学构建》(1997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是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审美思考》的姊妹篇。作为系列著作,二书通读当然会更有意味。但本书自身也是一部有着完整的内在体系的独立的小说美学专著,以系统辩证法作理论支点,从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日本文坛在翻译和归纳西洋小说时所创立的小说题材分类概念传入中国,在中国产生了热烈反响,从题材上对小说进行分类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探索的一个热点和焦点。尤其是政治小说、科学小说、侦探小说等题材的优先提倡,都受到了日本文学的直接影响;滑稽小说、社会小说、家庭小说、武侠小说等题材类型也和日本小说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两国的相同题材类型的小说在理论和创作上又呈现出某些不同特点。由于中日两国近代小说的题材类型的革新和转型有着大体相同的背景,因而也出现了大体相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题材类型划分的重叠交叉,新的题材类型的小说由严肃的启蒙文学演变为商业性的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7.
田萱 《人文杂志》2008,(2):133-135
新出版的小说<金石记>是一部意蕴深厚的文化小说.不仅以其独特的题材、新颖的视角、叙事手法的娴熟及叙事框架跌宕有致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创新了小说的艺术程序,而且通过对"文物人生"的刻画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文物小说的先河,它标志着新世纪陕西小说创作的一个高潮,也是近十年来中国小说界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8.
试论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06-108
当代日本作家井上靖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创作了不少历史小说,除题材上的特殊性,这些小说在艺术结构和审美方面也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井上靖在这类小说中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学究式文体”。本文试图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考察这类小说的美学特征,肯定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耿晖  朱鑫 《天府新论》2006,(2):148-150
菲律宾华文女作家小华的《龙子》和林励志的作品《情债》是菲律宾华文作品中有一定声誉的两部小说,曾入选张香华主编的《菲华女作家卷—茉莉花串》,在东南亚拥有很多读者。不过两部似乎是差别很大的小说。前者的题材是讲述菲律宾一户华人家庭的父子关系;后者则是回到了上世纪三  相似文献   

10.
曹萌 《北方论丛》2001,(6):58-63
《红楼梦》一书是明末社会思潮影响下的精神产物,是这一思潮直接引出的小说方面“平中求奇”审美思潮的文学成果。全书以神话架构全篇,以敷演方式进行描述,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写作题材,以及尚“平中之奇”的倾向都是这一结论的具体例证和表现。  相似文献   

11.
从“二拍”的书名、序言、小引以及小说中的议论可以看出,尚奇是凌初小说理论的核心内容,凌初主张小说写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中的新奇之事,反对写耳目之外的荒诞不经之事,凌濛初的尚奇观在小说批评史上极富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凌濛初认为“二拍”是一部奇书,“二拍”的新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题材的新奇,其次是情节的新奇,再次是观念的新奇。  相似文献   

12.
《青泥莲花记》,明末梅鼎祚纂辑,田璞、查洪德同志整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娼妓生活为题材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由汉至明“娼女之可取者”的故事二百余篇,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对研究明代文学,了解古代妓女生活及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相似文献   

13.
从现存的唐人小说看,无论是琐语杂谈式的笔记小说,还是藻汇可观的所谓"传奇",都常常对域外奇闻轶事津津乐道,这使得小说在写作题材和风格上都超逾了前代.唐代的域外题材小说形成了"志怪传奇"与"真实平易"两种写作风格.唐代域外题材小说的繁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唐王朝繁盛的对外经济、通畅的文化交流为文人提供了一个认识域外、了解域外的平台,这是推动域外题材小说繁荣发展的外在动力;而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独特的时代精神成为他们写作域外题材小说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王一川 《云梦学刊》2009,30(4):94-97
刘恪五部诗学理论专著来自著者多年先锋写作实践与文学理论思考的集中提炼和提升,建构起颇为严谨厚实的诗学体系。《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在我国小说诗学界成功地创构起现代小说基本元素的发生学理论框架。《先锋小说技巧讲堂》首度为先锋小说诗学提供了一种完整的体验式与思辨式交融的理论框架。《词语诗学》两部书从词语角度叩探诗学,是国内第一部以论述与诗化交融方式叩探关键词语的系统诗学著作,为我国词语诗学体系的一次处子航。《耳镜》汇集他近年小说和散文以及理论著述于一体,表明刘恪他本是徘徊于形象体验与理论沉思之间的人。这五部诗学论著堪称中国现代词语诗学的开山力作。  相似文献   

15.
潘澍 《殷都学刊》2011,(3):89-95
对农民待遇问题的关注,是20世纪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比较全面地审视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对农民待遇问题的关注。9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发展,把城乡差别、农民待遇这一主题大大地推进了。关注主要有四个热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户籍制度、(二)农村教育、(三)农民负担、(四)农民打工。  相似文献   

16.
刘艳 《东岳论丛》2022,(8):22-30
周梅森的两部改革题材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代表作《人民的名义》《人民的财产》,与此前的改革题材长篇小说不同,“块茎状”、多元中心主义“复式”文本结构模式,带来的是主要人物由一元化趋于多元化,显示的是改革阻逆力量虽一度存在甚或曾经较为强大,却无法阻碍正面主要人物的正向领导与企业的正向发展;改革历程虽愈显艰难曲折与复杂,却也从侧面衬托出发展的可贵与不可阻抑,愈加显现维护改革以及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主要人物的正向领导力、执行力。小说关于“反面人物”与“类反面人物”的叙述机制,是这两部小说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与维度。运用福斯特的“扁平人物”观与“圆形人物”观,可以解析两部长篇小说当中的人物尤其是次要人物、小人物的人物叙述机制。这些都为该类题材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能给予当代文学创作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一部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反战题材小说.评论家普遍认为它是体现海明威最高成就的小说.它深刻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战争现实,揭示了人们被战争无情摧残的命运.在小说中,作者以"雨"为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主背景,成功地描绘了令人难忘的"雨"的意象,烘托了主题,显示了独特精湛的艺术创作技巧和特色.本文主要从象征角度来解读其在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小说理论的几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我国小说理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思想既丰富又复杂,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阐述其理论,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里,从哲学与文学的关系着眼,仅就金圣叹小说理论中的几个命题谈些初步认识。 “一部书皆从才子文心捏造而出”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金圣叹以佛教哲学为理论基础,站在唯心主义一边。  相似文献   

19.
曾朴的《孽海花》自出版以来,一直是一部十分流行的小说。出版初,不到一二年间,竟然再版十五次,销书五万冊;解放以后,曾先后由三个出版社重印,总印数约二十多万冊。可见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至于对《孽海花》的评价,历年来,许多评论文章和文学史著作,都认为它“表示了一种很强的革命倾向”,把它看作是“革命小说”。最近也有一些同志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孽海花》不是一部“革命小说”,从总的思想倾向来看,它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语言历来为人称道,在修辞技巧上也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本文主要是对作品中妙趣横生的比喻,色彩鲜明的对比和加强语气的反问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