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年来,《水浒》研究领域中最受重视关注、而又最为复杂错综的课题,大约莫过于施耐庵研究了。国内许多报刊相继发表了一批有份量的考证研究论文,大体上提出了以下三种主要观点:一、认为《靖康稗史》的编者耐庵就是《水浒》作者施耐庵,他是宋末元初钱塘人;二、认为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海陵白驹场人,即今兴化施家桥、大丰白驹镇施族的祖先;三、认为施耐庵是郭勋门客的托名,《水浒》成书年代不早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问题,至今为学术界一桩未了的公案。但总其各种说法,不外有三种———罗贯中著;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施耐庵著。我们认为:《水浒传》作者为罗贯中,“施耐庵”为罗贯中的托名。有关“施耐庵”为托名的说法前代学者早已论及,清人周亮工就提出过质...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近年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问题又引起了文史界的广泛注目。这是由江苏省兴化、大丰两县又发现了一些据说是有关施耐庵的文物资料引起的。这是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水浒”故事虽然流传甚早,但《水浒传》的刊行和广泛流传却是始自明代嘉靖年间,早期的几种版本的署名又不一致,或署罗贯中,或署施耐庵,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竺青、李永祜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高儒《百川书志》著录的“《忠义水浒传》”(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具有《水浒传》祖本所应当具备的连接《水浒传》创作生成过程与传播接受过程的居间特征;后世刊刻者对其题署的不同理解与随意取舍,则成为五百年来人们在《水浒传》著者问题上争执不休的原因。用上述观点综合分析有关的考证材料与研究成果,可以认定,施耐庵是《忠义水浒传》最初稿本的唯一撰著者。  相似文献   

5.
关于《水浒》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元末、明初的史籍、文献中,至今尚未发现可靠记载;明中叶后,虽有些零星记载,但又互相抵牾。由于文献不足征,稽考为难,某些人遂怀疑历史上是否有施耐庵其人。解放初期,中央文化部及苏北文联,曾派人赴大丰县白驹镇、兴化县施家桥等地调查施耐庵史料。前者的调查报告未发表,据悉,结论大体上是认为苏北并无施耐庵;后者的调查报告,由丁正华、苏从麟同志执笔,在《文艺报》一九五二年第二十一号刊出,公布了《施氏族谱》等资料,把研究施耐庵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由于这次调查没有能够和元末明初的历史结合起来加以深入研究,特别是没有找到关键性的史料、文物,以致施耐庵之谜,未能完全揭开,直到不久前,有人还公开断言:“我到苏北调查过施耐庵的材料,所有关于施耐庵参加过张士诚的起义的传说,以及别种传说,全是捕风捉影,无稽之谈,连施耐庵的影子也没有”。①在某些文学史以及一些出版社的《水浒》前言中,提到施耐庵生平,均付阙如,表明了他们对学术界主张苏北有施耐庵之说者,是持否定态度的。施耐庵的生平到底怎样?这对包括笔者在内的明史研究者来说,同样是个重要课题。今年三月初,我去施耐庵故乡苏北考察了二十多天。承盐城、大丰、兴化等有关部门的支持,看了一系列新发现的施耐庵文物、史料。其中最重要的,是施耐庵之子施让地券、四世孙施廷佐墓志铭、九世孙施奉桥地券;把这些文物与解放初期发现的《施氏族谱》(支谱)与大丰县在去年十月发现的《施氏家簿谱》,以及其它史料,一起加以比较研究,看来是可以作出关于施耐庵生平的基本论断的。现对施让地券及《云卿诗稿》试作考索如下,希望得到学术界师友的指正。  相似文献   

6.
李丹 《北方论丛》2007,(3):29-32
从鲁迅对施耐庵及《水浒传》的考证评述和鲁迅对《水浒传》的接受情形看,鲁迅不畏强权,勇于反抗压迫,荷戟鏖战的抗上精神以及崇尚“个人的自大”的独异精神实源于他对《水浒传》文本的缜思细琢和穿越历史时空的联想。在文学层面上,鲁迅从大众语、小说笔法、人物塑造及“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维度上获得了解读《水浒传》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陈辽 《江汉论坛》2012,(10):100-104
从三个真实的墓志铭,可推算出施彦端的生卒年,生年为1332年,卒年为1406年。用系统方法可以初步判定施彦端即施耐庵。小说家罗贯中年龄大于施耐庵,生卒年约为1280-1360年,因此,《水浒传》不存在施作罗编的问题。《水浒传》应为罗贯中、施耐庵合著。  相似文献   

8.
一、时势造就作家白驹施耐庵(彦端)实有其人,已为出土文物和有关史料所证实。但,其人是否即《水浒》作者呢?我们认为是的。理由是:(一)其人与明人所记《水浒》作者施耐庵的生活时代,地望等吻合。(二)其人有作《水浒》之才学、阅历与企望。(三)时代、环境、人物提供了作《水浒》的生活源泉。(四)江阴、沙州、淮安、施桥、白驹等地有大量的人民世代相传其人著《水浒》的口碑。全国再无别处有具备这“四项条件”的。因而,可以作出白驹施耐庵即《水浒》作者的论断。当然,必须上述“四项条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现在(一)、(四)两项已为出土文物与大量调查所证实、所公认。(二)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最早完成的大著就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和《忠义水浒传》,后者向来被认为是罗贯中和施耐庵的合著,前者被视为罗贯中作。但我认为“施耐庵”乃是明嘉靖初年撰写《忠义水浒》的一个文人托名或笔名,其人实不可考。至于罗贯中,根据贾仲明的《录鬼薄续编》其人固非子虚,但其生卒年则不易断定。他是一位戏曲家,是肯定的,但却没有确凿的材料证明他既是《水浒》的始撰人,又是《三国演义》的唯一作者。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六月十八日、十九日在南京联合行施耐庵文物史料辨证会。刘冬同志首先介绍了苏州博物馆藏《顾丹午笔记》关于施耐庵条目的内容,指出:这份材料最值得注意之点有三:①它是苏州人的笔记;②它是国内所发现的最早关于施耐庵与刘基关系的笔记资料;③顾丹午为乾隆时人。亦可能为雍乾间人。笔记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11.
胡鞍钢  毛捷  魏星 《河北学刊》2012,32(4):129-134
中国已经从计划模式的效仿国逐渐成长为计划模式的创新国,并在计划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出与其他有计划国家的显著差异性。为了解析中国五年计划的独特性,进而探讨计划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文章着重从决策哲学的视角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计划决策哲学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文章分析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质,并比较了实事求是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的异同,同时强调了在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汉代研究《诗经》的鲁、韩、齐、毛四家都曾提出过“四始”说,但它们的内涵不尽相同。其中《毛诗》“四始”说强调了《诗经》风、雅、颂的讽谕美刺功效,而《齐诗》“四始”说则出自纬学,《诗纬》以“阴阳五行”之说解释《诗经》中《大明》等四篇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有“四始”说,其来源于《毛诗》,并影响了《文心雕龙》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了秦始皇的容貌:"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后人对此均无异议,甚至加以想象发挥。可是,据《太平御览》引《史记》文,证以相关典籍,知今本《史记》此句为讹文,原文当是"隆准、蜂目、鸟喙,豺声"。  相似文献   

14.
李卫军 《兰州学刊》2007,(3):201-202,72
"时"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先秦,它经历了由自然之"时",到"凡岁月日刻之用",进而发展成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一个概念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易传>之"卦时"说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建芳 《兰州学刊》2010,(12):13-17
《周易》"时"观认为:人生处世只有与时偕行才能前途光明,若失时而动就会招致凶险。当不遇时应潜隐退避、养精蓄锐、静以待时,同时要善于利用困厄时期成就盛德大业;对于大才德之人来说,越是艰险之时,越是成就非常大功之时。这些观念对自小就开始研读《周易》的苏轼的处困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他始终保持乐观旷达态度的主要心理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甘生统 《阴山学刊》2010,23(2):39-46
皎然所提的"诗教"不同于儒家所谓"诗教",而是教人如何写诗之意。这层意义在字里行间及编排体例上都有充分表现。他教人写诗并非是为了参加科考,主要是借对诗美、诗境之体悟,实现更好地证心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陶生魁 《殷都学刊》2011,32(1):132-136
在清代的《说文》研究著作里,江沅的《说文释例》是一部后人关注甚少甚至产生误解的著作。《释字例》内容丰富,旨在提供一种"还许书本指"的方法,对于我们自觉阅读《说文》、理解许书本旨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郑笺》成绩斐然,代表了汉代《诗经》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代注释之作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垂范百代。《郑笺》的释词之例、训解方法及其表现出的文学质素对《毛诗传笺通释》都产生了影响,《郑笺》与《毛诗传笺通释》在传统训诂、文学、义理上均有相通之处。《毛诗传笺通释》对《郑笺》全面地继承发展。从汉至清,诗经的注释之学紧密传承,可见中国学术之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9.
张爱芳 《河北学刊》2001,21(2):24-28
赵翼所著《甘二史札记》,从正史之体例、史料及史家主体修养三方面,对正史编撰成就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正史编撰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正史编撰“原委”一些重要同题作深入考察,揭示出许多优秀史家的艰辛劳动。文章还有对赵翼与章学诚历史编撰主张的对比,由此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赵翼所论之成就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20.
李欢喜  亚琴 《阴山学刊》2005,18(1):33-36
苏轼"和陶诗"问世以来,诗评家对其艺术成就褒贬不一。其实,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并未脱离现实生活,是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是借鉴古人成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我对现实的强烈感受,并在学习陶诗的艺术风格中,融入自我独特的风格。"和陶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艺术追求倾向,与早年那些生机勃然的诗歌相比,"和陶诗"呈现一种跳动的闲淡、一种朴茂之美,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苏轼的"和陶诗"没有等同陶诗,而是自具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