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康德美学是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本文从康德的二元论先验唯心主义美学 ,“审美不涉利害”命题 ,康德的审美中介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对蔡元培美学、美育思想的影响 ,并进一步阐述了蔡元培关于现代美学教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认识论范畴内提出了图式理论,用以协调感性与知性;同时,康德在其关学中也运用了图式概念,这一点却很少为人们所重视.康德美学中的图式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协调功能,二是典范功能.图式作为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和美学范畴,为我们考察康德及其之后的美学和艺术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审美判断之二律背反——康德美学方法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美学是个充满矛盾的整体,“二律背反”贯穿并牵制着这一整体。它是康德阐释审美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逻辑支点。“美的判断”和“崇高的判断”是康德运用“二律背反”对审美判断力的总体设定,表现为形式和无形式、感性和超感性、有限和无限的区别和对峙。另一方面,康德美学作为一个过程,驱动美向崇高转变的逻辑支点则是他关于“纯粹美”和“附庸美”的先验假定,这是康德美学动态层面上的“二律背反”。康德运用“二律背反”揭示了审美活动最深刻的、最重要的内在矛盾,这是康德美学方法论的根源,也是康德美学的主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席勒对美学的研究主要是在接触了康德美学以后开始的。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的启发下,他写下了一系列美学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美育书简》(1793—1794)、《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1795)和《论美书简》(1793)。席勒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美学的许多重要成果,另一方面又不满意康德美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性质,企图用客观唯心主义克服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成为从康德美学到黑  相似文献   

5.
审美现代性的主题与问题——康德美学在现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美学在批判哲学体系中承担着由认识向伦理过渡的中介功能,但在美学史上康德却被简化为以“审美无利害关系”为中心的审美独立论者。基本认同并接受康德的中国学者突出强调了康德“形式主义”的一面,而没有意识到其目的论/道德内涵之于美学的重要性。但中国学者并不是形式主义者,当他们借助其他思想资源对康德美学进行纠偏调校时,实际上又与康德美学体系相通相近。康德美学在现代中国的意义转化和重心转移,源自中国学者建立中国文化自主性的选择性理解和创造性接受。实现康德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充分展开,一要深入发掘康德以体系的方式提出的真善美的统一问题,二是要全面评价其审美独立和艺术自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康德以批判哲学为基础,通过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美学的调和,推动近代西方美学产生了关键性转折。从"美的分析论"到"崇高的分析论",康德从不同方面考察和论述了审美中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试图以不同方式将两者调和起来,回答审美愉快的情感何以具有理性的性质这一基本问题,并通过对"美的理想"和"审美理念"内涵的揭示,对美和审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刻概括和创造性阐释。康德美学的内在矛盾,表明依靠调和无法真正解决美和审美中感性与理性等对立面的辩证统一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基本解决则是由黑格尔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活的形象"与席勒的政治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原则是席勒美学的出发点。在康德哲学中,“休谟问题”是重要的思想契机:事实与价值的分裂,在康德哲学中,以“自然”与“自由”,或曰“是”与“应当”的分裂而出现。“判断力批判”则是康德弥合分裂的桥梁。美学问题之中隐含着深刻的哲学问题。对于席勒,康德的“休谟问题”已经成为思想的背景,而康德本身也成为了问题,这就是席勒的“康德危机”[1]。更重要的是,席勒焦虑的问题是现实政治的危机,一方面是法国大革命粗野暴戾的自然暴力,一方面是上层统治阶级腐朽专横的道德法律,一个是“野”,一个是“蛮”,自然的法则与道德的法则所构建…  相似文献   

8.
对环境美学影响较大的美学派别主要是分析美学和现象学美学,此外就是康德美学,其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无功利性”激发了伯林特环境美学的“交融模式”,后者正是在批判前者的基础上提出并加以论证的,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环境美学对于审美模式的探讨;二是自然灾害的欣赏是否可能、如何可能是环境美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康德的崇高理论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理论资源。从美学理论的深层思路来说,康德美学对于环境美学还有三个方面潜在的影响:一是康德的自然审美理论(包括自然美与自然崇高)为环境美学构建提供了理论原型;二是康德美学的“自然审美—艺术审美”二元结构为当代环境美学提供了基本思路,启发环境美学家们通过对比自然欣赏与艺术欣赏的异同来展开理论论证;三是康德哲学的“物自身”概念激发环境美学家戈德洛维奇、齐藤百合子等提出了“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命题,为环境美学走向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韩清玉 《兰州学刊》2010,(8):164-166,172
王国维美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艺术自律思想,其形成一方面借鉴了道家的美学精神,建基于对中国古典艺术观念的反思;一方面受益于西方美学资源,特别是康德的审美自律思想。王国维的艺术自律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艺术形式本体论、美学价值论三个维度,其思想用审美性架起了从中国古典美学到现代美学的桥梁。王国维并没有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极端,而是从美育的视角把艺术自律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其理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用"实践论"的美学方法论对康德的"先验论"进行了全面的颠覆,创构了"人类学本体论美学",但是,他用"实践论"将康德的"目的论"还原为"人的社会实践目的",将"理性"还原为"经验合理性",将"道德性"还原为"社会性",将"价值世界"拉回到"事实世界",从而遮蔽了康德先验美学的"超越"和"信仰"之维。实践美学固然应当批判康德的先验美学模式,但对其价值论思想的借鉴则具有重要意义,实践美学的方法论基础应当从认识论、反映论转向价值论。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人们把康德美学看作是一种浪漫美学,但是,对其浪漫特性却并未解析清楚。康德浪漫主义美学精神最充分地体现在他的Asthetiche Idee(审美理念)之中。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美的理想,这种理想表现在人的思想中就是审美的理念,而一当在现实中创造出来,就成为物化的审美意象。而这种创造,所依靠的便是想象力与天才的张扬,以荒诞式的象征性符号来表达。审美意象来自意义的丰富多样性,具有无限的阐释空间,它是任何依靠理智所作的阐释都代替不了的,它为美学赢得了全部的价值。康德美学是真正的浪漫美学,它为后来的德国的浪漫派美学与人道主义的浪漫派运动开了先河,是它们的真正源头。  相似文献   

12.
康德美学从反思判断到目的论判断虽然是从认识论上推导的,但其现象还原过程却蕴涵着审美发生的理路。这就是:生命的有机统一——自然的合目的性(美的形式)→主体的合目的性——超自然之上的使命崇高。自然的有机联系使生命从自然的律动和形式选择活动中继承了动力和向力,又在这两种因素融合成的形式感中加入了理性和想象力,美感便潜化为正向引力。如果把美感的生命发生过程分为四个感性阶段,则生命的感受超越直感刺激和形式的程式化束缚;生命被对象唤醒而获得的理想目标、形态、价值内化为境界;使人的生命意识空间趋向无限,是第四感性。这样不管是自然美的反观、艺术美的创造,还是社会美的诉求,都共同被生命活力导引的美的理想铸成为生命的目标。自然依据其形式美塑造的人类渴望升华并能构建符合自然形式美的和谐的社会生活是自然的目的,也是从审美发生上需要确证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对康德而言,崇高意指人同无形式的自然表象进行较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超越的生命形式,其最终在人就是创造的最后目的的意味上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在人类的天性中为崇高寻找先验的原理,这是康德在西方崇高学说史上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可以说,这一运思智慧与康德所建构的先验哲学的根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它不仅使康德对崇高与优美的异同作出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分辨,而且最终把康德与曾经影响过他的经验主义美学家柏克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4.
人生价值是康德道德哲学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康德以实践原理为基础,提出了“理性道德法则至上”的人生价值取向;设立了“意志自律”的人生价值判据;确立了“人互为目的和工具”的人生价值定位,并在人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关系中又注入了辩证法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人的目的性与人的工具性完满统一”的人生价值“目的国”。今人以当代视野,重新审视康德关于做人的哲理,对于探索和构建中国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仍具有深刻认识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艺声 《云梦学刊》2005,26(1):22-26
美的认知结构包含美的客体系统、美感反应系统,由此对康德的纯粹美与依存美进行学理阐析。康德建构了德国美学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学理内核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这就制造了封闭式的终端格局。许明在其《美的认知结构》中,突破了美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以及两极化封闭格局,走出了这一困域误区,作出了某些相应的局部性超越,其论述表现为四个维度及相对应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王进进 《殷都学刊》2008,29(4):149-153
理解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探析其比较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他美学成就的获得建立在博取古今中外艺术文化众长的基础之上。所以本文从分析比较意识的原动力——文化使命感和比较意识表征中的“博”在文化参照与“专”在画学的结合入手,旨在述评比较意识与宗白华美学思想相交合的价值以及在文化心态和方法论层面带给当下美学研究者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03,24(1):61-63
在当今美学日益边缘化的境况之下,要发展和推进美学,就必须以实践作为逻辑起点,让审美理论在实践中走向澄明之境。这条建构当代中国美学的道路就是在实践中的人生论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周来祥 《文史哲》2004,(3):20-22
文艺美学是传统美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和谐论"文艺美学体系弘扬、发展了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它对艺术审美本质的界定吸收了康德的思想,又超越了康德把美归于形式的倾向,将美与艺术统一起来。"和谐论"文艺美学对美和艺术既有总体的把握,又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作具体探索。文艺美学的方法论与其理论体系运用以辩证思维为统帅的多元综合一体化的方法,构筑了一个纵横结合、网络式、圆圈型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9.
艺术视角的解释愉悦与审美愉悦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中的审美愉悦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主要原因,但审美愉悦仅仅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一部分,不能用审美愉悦覆盖艺术所提供的精神愉悦整体。审美愉悦之所以会覆盖艺术整体愉悦,原因有二:一是在艺术与美学学科的关系上,艺术的审美理论成为艺术理论的替代;二是在艺术实践上,用审美经验覆盖艺术经验。艺术鉴赏本身具有理解的性质,在艺术理解过程中更具有精神的满足感,这也是艺术提供的精神愉悦的来源之一。在艺术理解中,解释的愉悦和审美的愉悦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20.
审美性与学理性交合:沈从文的批评文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名诚 《云梦学刊》2001,22(3):62-65
批评文体是一个批评家的个性显现,沈从文以其作家批评家的优势,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美文式批评文体,他的这种批评文体将文学的审美性和批评的学理性交合于一体.形成沈从文美文式批评文体的根本原因是他以人为本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