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讽刺文学是一种道德距离的展示,也是带有浓厚的道德惩罚意味的文学样式.但是如果道德距离过大必然会损害被讽刺对象的真实感,批判者和被批判者也会缺乏沟通交流的可能性,被批判者会完全成为污名化叙事的对象.沙汀的讽刺小说也存在“污名化”的叙事特点,但是沙汀试图控制其讽刺小说中的道德距离,并尝试构建一种带有主体间性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2.
道德关怀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他来说,小说创作首先是一种伦理行为,是一种讨论乡村生活的方式,是一个拯救乡村道德的平台,是一种试图为农民进行艺术"解困"的实践与探索。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他的道德关怀被批评家成功地转换为政治关怀。赵树理虽然因此而放弃了文学的全面继承与创造、人物形象的现代建构、文学语言应有的优美,但却肩负起比审美建构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升华出超越在审美之上的道德意义、献身精神和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3.
凶宅小说是明代志怪小说中的一种类型,这类小说通过特殊的题材内容寄寓了作者深层次的人生体验,体现了修身和齐家两个层次的象征意义。凶宅小说主要表现为厉鬼的作祟,尤其是小说中的女鬼形象表现出了一种指向性很强的道德批判。作者借用这种道德批判对现实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和间接的批评,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小说的道德维度一直有争议,坡小说中的"反常之魔"命题备受学界忽略。在"反常之魔"等四篇心理小说中叙述者反常的谋杀动机源自他者凝视的压力,反常的自我供认行为是忏悔的一种表现形式,源自叙述者潜意识中的罪恶感,"反常之魔"的原型即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坡心理小说中的"反常之魔"命题不仅隐含着善恶有报的道德寓意,更是对人性本质的探索,对人性恶源起的追问,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5.
林纾的声誉来自"林译小说",五四以来的毁誉也源于此。对于林纾,后来研究者需要摆脱五四遗留下来的道德义愤,以对传统的无差别心乃至敬畏心给予一种了解之同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林纾在小说译著中不再使用笔名而用真名,打破了人们对于小说的鄙视,是一种开风气之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林纾自己也看重令其名利双收的小说译创。在林纾的心目中,小说与古文始终有着价值的高下之分,小说是"小道",古文才是"大道"。林译小说能够博得当时社会中上层知识阶层的青睐,不但在于林纾以古文家的身份介入小说化解了士林阶层阅读小说时伴生的道德焦虑,更在于林纾以古文的笔法和小说家的天赋共同造就的"林译小说"独有的品味和趣味。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占据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坛的主流地位。其实验性的特点,造成小说晦涩难懂,无确定意义。在此背景下,约翰.加德纳提出了他的道德小说观,以此作为对实验小说的反拨。试以《救赎》为例,评析加德纳在个人创作中对其小说观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水仙号"的黑水手》从三个方面表现了康拉德的道德观:首先,小说反映了作者眼中的"人"是一种道德存在,而道德的根本在于责任和忠诚;其次,小说反映了作者对道德的情感基础--同情心--导致的自怜和自恋可能带来的危害的担忧;再者,作品表现出作为政治视域之人应该肩负的道德责任的重要性.本文认为,这部作品堪称为一个道德寓言,它揭示了人之为人的"最纯洁"、"最持久"的本质性的东西,奠定了此后康拉德小说主题的基调.  相似文献   

8.
古代小说被轻视的历史境遇实质是权力文化和文人文化对民间文化排斥的结果,表明了广大庶民在政治、经济不平等之后的文化不平等的历史事实。小说观念上,因其远离“大道”和“街谈巷语”而被权力文化与文人文化分别从政治、道德层面和艺术层面排斥。在小说主题上,其“忠义”的政治倾向其实并不一致。忠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意识的伦理化,义则是个体化的人格境界。后者往往构成庶民社会破坏社会既定秩序的道德依据。小说内容的传奇性是以庶民的“尚奇”意识为导向的,是其对自己存在状态的一种人生物想和心理体验。由神怪、侠义、公案、性爱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奇物、奇人、奇事、奇情不仅是庶民的道德需要,也是审美需要,完整地体现了庶民社会的宗教、道德、政治和婚爱价值观。以奇为是的叙述显示出古代小说美学形态的幼稚和商业机制的早熟。而叙事的大团圆结局与其说是一种审美原则,莫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庶民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视角考察京派小说的创作主题。认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是京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这一创作主题是对五四文学主题的承续和发展。京派小说创作崇尚力的美、粗粝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生命的表现,而对文明社会里“道德”对人性真情的压抑、“道德”面具背后的堕落以及对人格的麻木,则给予了悲悯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祖先崇拜与家族意识--论端木蕻良小说的一种主题意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祖先崇拜是人们感情的一种归依和寄托。萨满教的祖先崇拜缺少儒家这种道德理念和教化原则,而强化了祖先神灵所具有的威慑力,在很大程度上,它更接近殷商时代的祖先崇拜的观念和意识。端木蕻良的小说反映了一种典型的萨满教的祖先崇拜,表现了与儒家文化温柔敦厚相异的思想倾向,崇尚一种轻道德而重强力家族意识。  相似文献   

11.
戴无嫣 《浙江社会科学》2022,(9):135-141+155+161
詹姆斯通过爱略特评论对小说的主题意涵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爱略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道德关怀与道德理想。爱略特小说这一鲜明的主题意涵是她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变迁的艺术反映,詹姆斯评论爱略特的道德意涵不是世俗的道德教条,进而提出他著名的视角论。在评论爱略特的基础上,詹姆斯进一步厘清了道德准则和道德感,提出了道德理性与智性的概念,由此确立起他的小说理论与主题意涵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作者素养、读者接受等问题,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作家普拉东诺夫在《七月的雷雨》中对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十分关注,本文从哲学根本问题的高度进行解读这部小说,挖掘作品富含哲理和人性光辉,剖析小说如何从儿童视角阐释人类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探索和哲学思考,又如何表现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美和道德理念,进而把怜悯、善良和自我牺牲精神看作是民族道德价值的根本和推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意境小说的深层意蕴即情感根基是回归自然, 自然在意境小说中不仅仅是一种存在环境, 更是一种道德境界即文化倾向。鲁迅是以自然对抗社会, 废名则削弱了意境小说的批判性的思想力度, 而没有社会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结构形式。沈从文将在鲁迅那里所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的对立、以自然审判社会的精神进一步扩大、丰富, 其中既有平民意识又有一种反文化意识。回归自然就是回到内心, 意境小说就是心灵自由的呈现, 其文化本质是庄禅境界的现实化。意境是中国文化精神在文学中的具体呈现, 它将日常生活诗化、审美化  相似文献   

14.
以侠女形象作为探讨小说文体与人物叙事间相互影响的线索。侠女形象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人物类型,在文言和白话两种小说文体中经历了从虚构到写实的转化。文言小说以限制视角和片段化叙事为手段塑造了剑侠形象;白话小说因限制视角难以贯彻,人物形象向褪去神性的凡俗女子转向。同一类型的人物在两种文体中受不同的叙事伦理支配,一种是文人理想的寄托,另一种反映了民间的情感立场。清代小说中两种人物模式出现了融合迹象,人物的行侠手段转向多维度的女性气质。蒲松龄写女性用身体践行不爱其躯的慷慨,体现了民间社会以宜子孙为最大道德的价值观。虽然在文言和白话小说中侠女形象都被纳入道德伦理的支撑力量,但其形象和意趣则受到叙事文体的内在限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沈从文和乔伊斯的小说在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方面存在趋同性,在基督教与佛教哲学观和文学手法哲学思想层面呈现差异性。在佛教哲学观背景下,沈从文的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和家庭观念。在基督教哲学观影响下,乔伊斯的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哲学思想更具开拓性,表明社会向前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选辑是一种历史悠久、效果显著的传播方式。它既能“网罗放佚”,起到保存文献的作用,又可“删汰繁芜”,对文本进行选择性传播,并由此而对社会观念的确立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元明清小说戏剧的选辑传播,尤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传播方式。与正统文学的选辑传播不同,官方极少参与对小说戏剧的选辑传播,使之几乎成了喜爱小说戏剧的个人的专利。同时,它具有强烈的商业传播目的,但在传统道德文化的大背景下,仍是要以道德为起点和归宿的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的列夫·托尔斯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用传统的社会历史、道德批评分析了托尔斯泰的戏剧、小说,这些分析表明,在巴赫金的心目中,托尔斯泰尤其是后期的托尔斯泰是一位"独白"的、剌猬型的作家。巴赫金对托尔斯秦的界定旨在对小说建构方式作形态学上的区分,并进行曲折的价值判断:小说建构有"独自"和"复调"两种基本方式,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后一种方式。巴赫金对托尔斯泰的评论除了加深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和理解外,还给了我们诸多学理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6,(4):81-86
一直以来评论界似乎把笛福小说里的道德寓意解读为以信仰救赎罪恶、以理性克制欲望。本文通过揭示小说的道德叙事文本对悔罪和理性的解构来向读者展示十八世纪所掀起的道德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在笛福小说里的体现。笛福对他笔下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欲望的描写所昭示的道德观支持了十八世纪道德经验论对唯理论的反驳:决定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不是宗教信仰和理性法则,而是情感和欲望。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1):77-82
惊悚小说流行于英国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其中出现了许多与传统小说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了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从性别理论上看,它是一种性别角色颠倒现象;从道德伦理上看,它是一种越界行为。这些女性人物的意义在于她们颠覆了维多利亚社会"家中天使"的形象,因而也向传统的男权社会观念、制度提出挑战。她们强悍的性格、大胆的行为、追求独立和争取法律平等的努力,表达了一种现代精神,从而使她们成为现代女性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欲望话语是“新生代”小说的核心主题。其间必然涉及到内心乌托邦的崩溃 ,而又随之带来了人文价值的丧失。在对此进行充分呈现的基础上 ,既看到它的负面效应 ,又不能以一种道德的姿态而对其完全否定、一概抹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