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一书汇集了当下人类学研究者对族群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按照特稿、族群概念、族群理论、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文化等几个板块进行归整,是中国学界有关族群研究的最新诠释。 相似文献
2.
岳雪莲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10(5)
近年来,对国外族群理论与族群政策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前苏联是一个民族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它的民族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鉴于此,笔者就以前苏联这个国家为典型,从族群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语言文字政策以及宗教政策等方面来进一步研究前苏联的族群理论与族群政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心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3):112-116
通过对族群起源的建构性解释,阐明了潭溪三大族群——土家、苗家、客家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式:同胞三兄弟和分化的三兄弟;前者隐喻着三大族群共生共存、平等竞争的族群关系,后者则隐喻着三大族群间的不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袁建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在中国经济动力的推动下,华人商业不断拓展全球与区域的生产网络,带有重要的跨国特征。从系统论和过程观的视角,以中国人海外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代香港福建华人跨界创业与族群网络构建的内外部原因与发展动力,可以发现,香港福建华人企业家的跨界移民经验与他们的成长创业密切相关。福建华人企业家凭借在族群网络与社团组织中建立的领导地位,进行跨界创业,参与当代香港的政治经济转型。通过强化自身的族群网络福建华人企业家发展了跨界政治经济参与能力,提升了在中港两地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当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国际城市之时,福建华人企业家带有族群色彩的资本与商业网络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福建华人企业家与东南亚华人族群资本的天然联系以及同中国政府的沟通能力,提升了他们在香港商界社会的影响力。他们利用地缘认同、华商群体与社团组织等具有鲜明族群色彩的网络关系,在中国与香港的政治经济变迁中,成功地构建了跨越族群界限的政商关系网。 相似文献
5.
黄瑾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2):71-74
族群及族群认同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翻译进中国来,一直与民族与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认同等概念的辨识争论不断。本文综合各种观点,提出族群与民族的区别及其使用必须兼顾这两个词的来源和使用历程以及在我国的使用习惯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主位认同和客位认同的区别,二是族群认同具有场景性。 相似文献
6.
马忠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
在<族群选择>一书中,沃特斯对族际通婚子女的认同选择从不同侧面加以审视分析,证实在现代社会,哪怕是被喻为"族群熔炉"美国,即使是那些白人移民及其后代,并未完全放弃族群认同,其力量经久不衰.追根溯源,沃特斯进一步指出,影响族群认同力量强弱的根本原因是族群分层,即各族群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 相似文献
7.
族群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罗柳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4):5-16
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国内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的现状 ,并着重对EthnicGroup的翻译问题和国内对民族和族群这两个基本概念适用范围的讨论、国内族群理论的发展、族群理论和方法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评述 ,期能对族群研究现状有个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贺州是典型的多族群、多语言地区,被知情的学者称为"岭南族群博物馆".贺州的族群认同呈多样化态势,其中语言认同最为凸显.通过贺州不同族群成员语言掌握情况的计量统计与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贺州各族群语言的自我认同度及相互认同度均相对较高,是贺州各族群族群意识及族群向心力强、族群边界相对明晰及族群关系良好的具体体现;贺州不同族群在对他族群语言的认同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贺州各族群及族群语言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强势弱势之别. 相似文献
9.
族群互动与认同是族群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文章通过对贺州多族群语言互动典型案例的研究,认为贺州族群语言互动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语言的相互学习是族群交流的必要条件,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也预示着族群交往与族群融合的发展潮流;族群认同是族群关系的重要一环;贺州各族群语言的自我认同度和相互认同度均较高;贺州各族群在族群语言互动中,对不同族群语言的认同程度有一定区别,不同族群间的语言认同过程和认同程度也有差别;语言忠诚度是衡量族群自我认同度的重要指标;族群之间的密切接触,并不意味着接触某一方或者双方的互化或消亡,相反,它们仍然会顽强地存在,有时甚至产生比过去更加强烈的族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宁华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9)
对大陆族群研究历程进行回顾,透过民族和族群争论的表象挖掘族群理论与民族理论的本质差异,认为族群研究对不同族群间的共生和合作关注不够,暗含了不平等、分化、排外的价值取向,贯穿其中的"‘同'中取‘异'"的思想,更加体现其主观认同性与情境性的特点;而中国的民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和价值体系一脉相承,民族研究注重引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之精神,至始至终贯穿着在多民族的"异"中求得"大一统"的"同",更加体现其重根源,顾大局,讲包容的特点.文章在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讨论族群研究问题,针对族群研究的偏激和泛化倾向,指出在中国语境中应该慎用"族群",从而正确对待族群研究. 相似文献
11.
跨国境线而居的族群,既受他国同族人在族源、语言、文化等方面对他们的吸引,也有对母国的政治认同。一旦跨境族群对本族群的认同强于国家认同,加上母国民族政策的失误及国际势力的蛊惑,跨境族群的不满情绪就可能酿成分离主义,并谋求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对"民族自决权"的蓄意歪曲;国际势力对跨境族群分离主义的推波助澜;泛民族主义的泛滥和蛊惑等。面对跨境族群分离主义对当代主权国家的疯狂解构,既需要继续推动和发挥联合国在反对与遏制跨境族群分离主义中的作用,也需要跨境族群母国加大民族国家构建力度以提升跨境族群的国家认同,还需要相关国家在治理跨境族群分离主义问题上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3):5-15
文章介绍了族群社会学研究领域在社会学学科中的位置,说明目前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西方社会学在这个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论的特点,讨论了从西方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所能够借鉴的知识,并对我国的"族群社会学"这个研究方向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今后可能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方族群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上汉族和其他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紧密联系。而在这种族群交融过程中,传说、习俗、仪式等大量的地方性族群记忆也被制造出来。八姓入闽、跑贡王、射梁箭、土酋救皇帝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地方性族群记忆一般不见于国家正史典籍中,属于族群小叙事文化,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族群本质,体现出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本地人视角,真切地表达出历史上族群接触的生动事实。当前的南方民族史研究,很有必要重视上述小叙事文化。 相似文献
14.
敖慧敏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5)
民族认同,作为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本文首先提出自己有关民族认同的定义,并根据民族和族群的不同层次对认同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即分为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其次,通过对实证调查资料的分析,证实了恩施地区族群认同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针对恩施土家族、苗族的需求,提出族群具体政策上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增强民族认同,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2):74-77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族群问题讨论情况进行介绍。首先分析了民族与EthnicGroup两词的翻译问题以及国内对族群概念适用范围的讨论;进而对族群理论引进的现状、国内有关族群理论应用的实证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白族社会性别结社与族群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6)
大理茈碧白族村落的"打老友"、"十姊妹十兄弟"、"洞经会和莲池会"是农村男女两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性别结社组织,这三种结社组织中不断强化着村民的白族认同.随着男女两性社会性别结社组织人数的不断扩大,白族的民族认同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高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3):130-132
虽然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对族群和族群性这两个术语讨论颇多,但仍有些不明确的地方。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检讨族群概念,认为可在三个层次上使用这个术语;文章还重新审视族群性的含义·主张把族群性研究同社会现实有机结合,可以避免族群性引发的各种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千元智能机的出现,在网络的接入方面,农村与城市、信息富者与穷者之间的接触鸿沟显著缩小,而在移动互联网使用方面,城乡更多的表现出相近的趋势,即多元化诉求,在手机上网多方面的使用也差异甚微,城乡之间移动互联网的数字鸿沟呈缩小趋势。在对各阶层移动互联网使用的分析中,本文发现,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人对手机功能的使用越多元;年龄、学历和收入越高,用户在手机网络上对信息的需求也越高。作为枕边媒体的手机不仅消弭了信息传播的地域性差异,还可能通过文化消费的方式,引起社会结构的化学反应,即产生出凸显不同身份与文化定位的碎片化的族群。 相似文献
19.
20.
(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技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5):25-30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下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文章主要运用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有关理论,结合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从英雄祖先记忆、家族祖先迁徙记忆与苦难记忆等方面对(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进行了诠释。(亻革)家人的社会记忆对其族群认同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记忆体系不仅是强化族群自我认同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区分、标识族群之间和表达其族群认同的特殊"历史叙事"方式和媒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