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与意志——论曹禺悲剧艺术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与文化、人与历史、人与自身三方面对曹禺的悲剧艺术进行考察。文章认为,曹禺的悲剧艺术提出了“人样地生活”这一最高的理想。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曹禺力图达到人对文化理性与历史理性的超越: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中谱写生命之诗;在人与历史的关系中谱写道德之诗。但是这种人生终极的追求在现实中常常落空,从而导致了曹禺悲剧艺术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是一个具有元叙事意义的政治课题,无论是文本话语,还是表意逻辑,均饱含着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色。民主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凝结着党对执掌政权和自身建设的深远政治预见,“甲申对话”“窑洞对话”“赶考对话”从不同角度回应了历史周期率问题,形成了第一个答案的逻辑框架。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是探寻第二个答案的思考基点;“四个不容易”体现出对历史周期率政治意蕴的新阐释;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从“六条规定”到“八项规定”,从“三反”斗争到“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呈现出两个答案之间的逻辑承接关系。不存在唯一的、一劳永逸的答案,要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继续探寻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面对“如何过好春节”这一问题,我们难以给出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而通过分析春节的历史和现实,可以将春节的核心主题归结为“回家”,从而将问题聚焦于“让每个人春节都能回家”.解决好春节“回家”传统的现代困境,让每个人有“家”可归、有“家”能归、有“家”愿归,就成为当下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一种哲学系统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这种文化背景的反思,便规定了它对人或者人性的理解方式。 约公元前7—6世纪,中西方文明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哲学诞生的时代。哲学思想的创立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则本源于各自传统宗教的母体。不过,相比较而言,儒家哲学更突出地表现了与传统之间的连续性。苏格拉底之死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希腊哲学精神之生成与传统宗教之间的冲突;而儒家的哲学观念则明确地表现了一种自觉承接古初文明传统的历史意识。而这种历史意识,则基于其对中国古初文明精神的深刻反思。 《礼记·中庸》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段话虽是后人称颂孔子之辞,但却真实地表现了孔子及以后儒家对历史文化的态度。 孔子把历史文化的发展描述为一个因革继承的连续过程。《论语·为政》:“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依照这种看法,不仅三代的文化制度损益相因,以后的发展,亦复如此。基于这种理解,孔子虽盛称尧舜之道,同时却又从当时文化的现实出发,特别重视周制,并以承继文武周公之道为己任。  相似文献   

5.
是“过去的风景”还是不废的江河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响起:“不管你敢不敢承认,传统诗都是过去了的风景.”(欧骁《诗坛:混沌乾坤》载《诗歌报》1989年3月6日)事实果真是这样吗?让我们先不妨追溯一下传统诗的历史图式与现实景观交融互摄的动态发展过程.我国宋、元以前的文学史,主要是一部诗史、一部诗词文化的发展史。虽然“中国文学史的路线南宋起便转向了,从此以后是小说戏剧的时代.”(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但我国诗词文化不仅没有断裂,而且它透过宋词元曲、明清诗歌和“五四”以来新诗的不同着色的帷幕.至今仍然在传统诗和现代诗这两个诗坛上,展现出矫健而活跃的身姿.从而使许多关心我国诗词文化命运和前途的人们,不能不提出:为什么传统诗词至今仍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问题?而要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科学、比较中肯的回答,就必须对从先秦发展到当代的我国诗词文化进行系统的审视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婚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生活在汉藏文化交融地带的白马藏人传统婚姻制度以“族内婚”为主,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族际婚”。这种婚姻制度从“划分边界”向“跨越边界”的变迁,是在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频繁和深入的结果。因交往交流交融而产生的“跨越边界”的行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作出了深刻阐释。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在价值上,“两个答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契合;在实践上,“两个答案”坚持党从革命与建设实践到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统一;在功能上,“两个答案”坚持外部监督和内在自觉的高度互补;在方法论上,“两个答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两个答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思考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结晶。  相似文献   

8.
温州模式: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温州模式 :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  温州模式是由民间自发创制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 ,具有明显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有的历史、现实条件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原因。首先 ,从形成的历史传统来看 ,温州具有经营手工业、商业的传统 ,有重商和功利主义的区域文化传统。温州历史上曾三次被辟为对外开放口岸 ,近代与海外仍保持着贸易往来。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注重经世致用 ,提出“功利与仁义并存 ,”主张“通商惠工” ,对后世尤其是对近代温州人影响颇大。可以说“永嘉学派”的功利…  相似文献   

9.
笔者同意这么一个事实:纵观现当代一切较大的文化现象,几乎理论向题上的论争分野都与对五四文化运动持不同态度或不同理解密切相关。但笔者却一直对这么一个说法持怀疑态度:近百年来的文化论争能否就都说成是囿于传统与反传统(纵向)之历时性和民族化与国际化(横向)立共时性的辨析?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对“五四”人物的价值取向进行审视的。具体说来,笔者将要通过对文化维度的诠释来重新审视“五四”的文化选择。一、两个概念:文化和文化精神在论及文化维度这一理论之前,对与其息息相关的两个概念不可小视。我之所以将其单独…  相似文献   

10.
历史“跨越”,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涵义。从理论上讲,它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较落后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从实践上讲,它是指俄国、中国等较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事实。客观地说,历史“跨越”与“左”右两种倾向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但就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经常遭受“左”右两种倾向干扰和破坏的实际来看,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无不与非科学地对待历史“跨越”有关。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对…  相似文献   

11.
对幸福问题的关注,开始于阅读赵汀阳的旧作《论可能生活》。乔姆斯基在“knowledge of language”一书中曾经谈过两个非常有趣的问题:(1)为什么我们获得的材料如此之少,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多(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柏拉图);(2)为什么可利用的材料如此之多,而得到的知识却如此之少(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奥威尔)。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重构”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这一不同“文化场”的转移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层面的实用理性、实践层面知识分子的治平使命、理想层面的“大同”构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唯物史观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点,从而使中国知识分子对之产生了心理上的认同,进而根据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最终使之成为一种被中国人广泛接受的民族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双向互动与诠释圆环:中国哲学方法论省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人类文化发展已经超越了建立在一元文化观基础上的简单区分中心与边沿的历史时期 ,而进入到一个多元文化并存 ,集中全世界民族文化之智慧精神以解决“地球村”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新时代。中国文化要真正对全球化时代人类的社会及人生产生现实的影响 ,就必须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僵硬思考模式以及理论和实践之间实际存在的脱节状况 ,并进而在这三个向度达成互诠互释、双向回流的“诠释圆环” ,真正实现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古今中西”思想资源的融会与贯通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科学体系,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则构成这一科学体系的“主构架”、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之所以对“三形态论”、特别是“五形态论”以及科学地分划历史发展阶段与全面、正确地把握杜会形态演变规律之间的关系产生种种误解,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忽略了对“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研究所致。本文试图从历史、理论、现实相统一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一些人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的彻底破产。 然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近四十年的今天,却仍有人在喧嚷中国紧迫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主张“全盘西化”要按照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实施早已被历史所抛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持这种观点的人,除极个别是属于抱有成见、别有用心的人之外,绝大多数是属于对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事论事是不成的,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了解一下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社会条件,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作番认真的思考和回顾,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经梁漱溟到熊十力已经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提出了问题,后来的发展只是在于如何说明和解决问题。此问题可以表述为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普遍的人性层面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人的信念、价值、终极意义及其自我实现问题;二是关涉到文化的特殊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问题,亦即与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特质相关联的中国文化的现实出路和发展方向问题。梁漱溟将此归结为“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把两方面的问题分别纳入到佛、儒两家的意义结构中;而熊十力及其后来者们则立足于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义理纲维和思想架构本身来回答和说明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近期集中出现的几个文化事件,表征着当下处在文化身份缺失中的人们的基本心态。这种心态体现为:或者以一种近乎实践性的宗教情怀在“做事情”中为时下的文化存在状态找到一种理由;或者在对原有的价值评价体系或怀疑、或确认的前提下,在理论理性的追问中重新确立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应然”的文化身份的标准,从而开出一条确立中国文化身份之路。从中国人文精神中的“实用理性”所承担的历史与现实来看,寻找和确定中国文化身份之路不是唯一的,不是宿命性的只能如此的必然之路,这个路应该或可能是多元的,在历史的存在中即成为中国文化之“道”。  相似文献   

18.
重建“为己之学”李春青我们如何面对古人?古代学术文化人已沉潜的价值功能如何进入我们的文化语境从而为今日之文化建构注人活力?这是当前“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中最需要回答的问题。文化研究中的纯客观主义态度显然无法对此提供合理的答案。将古代文化当作纯然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应当成为现代文化的构成因素 ,这是学界一致同意的。但是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 ,这一目的却导致了两种结果 ,即朱德生、李登贵先生在《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哲学研究》19 95年第 11期 )所说的 ,或者是“对古代典籍特别是儒学搞教条主义”,或者是“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这两种结果在现实中的情况是 ,要么对传统文化基本肯定并推崇备至 ,要么对传统文化基本否定而偶有赞扬。这是因为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评价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度 ,即二位先生所说的“非历史地解读先贤的典籍…  相似文献   

20.
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哲学的核心使命,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人”这个同一性概念的差异化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1)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思考;(2)“人”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以及(3)对作为一种现象的“人”的本质,尝试进行现象学的分析描述。从现象上看,人既是一种“能在”,也是一种“应在”,正因如此,人才有目的地、应然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通过其符号化能力而具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因此能够积淀自己的文明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孕育自身朝向未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