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国际比较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文/河北经贸大学许华丰,潘竞贤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最重要的统计指标,也是联合国推荐、目前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通过这一指标的国际比较,对于正确反映我国在当今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总量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反映,也是一国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有多种,一般多采用易于统计而又便于国际或地区间比较的综合性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本文就是从考察上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入手,通过对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再生产过程机理的综合解析,以探求上海经济的生长点和对综合经济实力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国际比较中货币转换方法及其评价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余芳东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额、消费和收入水平等价值量指标的国际比较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货币转换系数,将本币转换为共同货币(习惯上用美元)。理论上要求这一货币转换系数能反映对比国之间商品...  相似文献   

4.
国际比较项目(Int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简称ICP)是联合国国际统计委员会于1968年组织执行的一项购买力平价方法为基础的国际性统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一条能够较准确地评价和比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的规模和结构的途径。目前,联合国组织的该项目已进行到第六阶段,有80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愿意参加这一阶段的比较。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比较已成为国际统计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一再邀请、敦促我国参加ICP项目。国务院对此项目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并决定第六阶段通过上海与日本比较,广东与香港比较这种局部比较的方式参与国际比较项目。为推动上海与日本比较工作的开展,本刊在介绍国际比较项目内容的同时,介绍日本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及比较结果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GDP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对各国经济实力进行的比较、测算和排名,不仅会作为是否发放优惠贷款的依据,而且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以此作为制定有关政治、经济政策,特别是作为分配国际援助和分摊国际负担的依据。因此,各国都非常关心本国的经济增长及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由于GDP(国内生产总值)能全面、确切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水平,多数国家都采用该指标来说明本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和进行国际经济比较。虽然GDP能综合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它是一个价值量指标,不仅同产量有关,而且同价格及货币计量单位有关。由…  相似文献   

6.
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点考核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及其使用情况,对社会生产与使用进行全面、系统地核算。生产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活动,因而生产的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各部分核算是在社会生产与使用总量的延伸和扩展,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比较全面、确切地反映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并便于进行比较。工业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基础指标,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将直接影响着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与速度。增加值作为经济核算的主要考核指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在于生产范围具有完整性,以生产为起点,经  相似文献   

7.
对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或者包括其构成的比较,一直是国际上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这种比较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各国统计数字的名义价值的调整问题;另一则是国家之间的汇率变动影响的调整问题。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CP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利用所提供的价格资料,计算一个交换率(具体叫做购买力平价系数PPPs’),就可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各项具体数字进行比较了。本文利用PPPs’系数和中日两国的实际统计数字,进行两国消费物价和消费水平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比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同货币币值之间的比较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们采用汇率或购买力平价为转换因子来折算不同国家的货币,以便用美元或国际元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水平等并进行比较。相应地,采用汇率法或图表集法时的计量单位为“美元”,而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时应为“国际元”(注),这是由购买力平价理论方法本身及其计量单位内涵所决定的。比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资料,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即过去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41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  相似文献   

9.
向蓉美 《统计与预测》1996,(4):20-21,61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以“支出法”为准西南财经大学统计系向蓉美一、问题的提出从1995年起,我国统计制度全面过渡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接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上,这个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在生产、分配、使用领域的运动过...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济比较是国际统计的重要领域,是国际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质即是各比较国在相同的参照系中,统一计量单位、货币单位和价格水平,以消除不可比因素并据此实现不同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水平的同质比较。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既取决于各国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即实际生产水平,也决定于所采用的货币单位,因此,不同的货币具有不同的购买力。这客观上排除了各国GDP数值进行直接比较的可能性。国际经济比较的基本问题即是建立一种客观反映各国实力和经济水平的价值换算标准,把各国所用的不同货币单位换算为具有相同购买力…  相似文献   

11.
ICP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进行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利用传统汇率法测算的比较结果越来越不能真实反映各国之间GDP的实际差距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实际情况,因此联合国从1968年开始推出国际比较项目的研究。 ICP的理论方法是货币购买力平价,即利用各国2000多种代表规格品的价格资料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国货币的国际比较资料。其具体方法是:列出各国人民都需要的151类5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用加权平均法算出各国货币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真实币  相似文献   

12.
农业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组成项目,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开始成为衡量乡镇综合效益的主体统计指标。如何比较正确地核算好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市统计局先后公布了第三产业普查工作方案和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对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作了明文规定,但是对农业增加值的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至今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和统一的规定。在当前强调统计执法,加强统计制度建设的形势下,究竟如何保证农业增加值的计算来之有据,比较客观地反映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国内生产总值具有综合反映一国 (地区 )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 ,表明一国经济实力 ,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进行国际对比的功能。既然国内生产总值具有如此多的功能 ,那么 ,是否可认为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越好 ?要回答这个问题 ,就须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过程入手来进行探讨。从生产的角度看 ,国内生产总值是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 ,即各部门总产出扣除消耗 (投入 )后的总和。由此可知 ,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部门总产出 ,二是中间消耗 ,并与部门总产出成正比 ,与中间消耗成反比。因此 ,要增…  相似文献   

14.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是所有经济分析和国际间比较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原MPS体系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历史连贯性和与仍实行MPS体系国家的国民核算资料的国际可比性,以及我国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的传统习惯,吸收了SNA体系(1968年版)的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以后研制而成的,所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实际上是基于MPS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推算的,它不可避免地会与现行SNA(1993年版)体系中的该指标存…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外贸依存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晓红 《中国统计》2003,(12):32-33
正确认识外贸依存度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因此,客观地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比较,把握我国外贸依存度适度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是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低的指标之一。由于对外贸易分为出口和进口两部分,因此相应地,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即进出口额分别与GDP的比值。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更重视出口依存度,它比外贸依存度更强调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淼 《上海统计》1994,(12):21-22
国际比较项目(简称ICP,下同)是通过度量人们在本国对商品和服务的实际支出来进行国际比较的。国际比较项目(ICP)已日益成为分析家和决策者获取详细的价格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来源,并使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价格分析以及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分析成为可能。但自从60年代末实施ICP以来,到目前为止参加者仅8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其一,人们对ICP认识不足,不了解其实质内容和实施方法:其二,ICP作为独立的项目,与各国内部统计工作相脱节未涉及各国自身利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视其为国际组织下达的任务而没能够吸引大多数国家参加。可见,加强ICP的宣传工作、积极插进ICP与国  相似文献   

17.
购买力平价项目(PurchasingPowerParityProgram)是欧共体统计局(EUROSTAT)和经合组织(OECD)共同组织的一项活动,其目的是实现各参加国经济总量指标的比较。推算的购买力平价消除了各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比较(如比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作为调整各国工资的修正系数,测量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同时,购买力平价也是国际组织考察各国经济实力、实施有关经济政策(如贷款扶持)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目前我国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购买力平价法了解不多。本文拟对购买力平价方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18.
对世界银行按美元计价的中国GDP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核算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目前已完全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标准和口径范围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相应的统计数据得到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余芳东 《统计研究》1997,14(6):35-39
联合国从60年起开始实施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以下简称ICP),采用购买力平价方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以下简称PPP)进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该项目一直作为一项实验性活动,始终没有被列为全球性的日常统计工作,其比较结果也不作为联合国行政决策的依据。目前世界上对ICP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以欧盟和经合组织为代表的国家认为PPP在GDP国际比较和社会经济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每年开展PPP调查,计算PPP系数,并用来比较成员国之间实际GDP水平和调整工资的依据;二是对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统计基础薄弱以及在经费上难以支持PPP调查外,还由于它们对该项目的比较结果持怀疑态度。为此,联合国国际统计方案和协调工作组在1996年4月16-19日召开的第二十八届会议上就ICP活动提出,在近期内将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IPC项目,将对该项目做一个全面彻底的总评价。 本文试图在总结联合国IPC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重新评价国际比较中的PPP和调整汇率法,并剖析了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上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PPP不能真实地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实际经济差距,在当前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日益加强的情况下,采用调整汇率法可以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和总体水平上去比较一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的地位,更综合、更科学地反映世界各国实际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生产总值(G D P)核算能够提供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等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其中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因而它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在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进行国际比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和《正确理解和使用GDP》等文章中,我曾经对GDP的上述作用进行过阐述。本文结合一些新的情况,对G D P谈几点新的思考。科学发展观与GDP核算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