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在当今社会凸显的文化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指出:“建设河南文化产业,要求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河南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地处中原的河南“大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生产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阮直 《领导文萃》2008,(20):83-84
谋略是我们曾经引以为骄傲的民族文化。《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七十二招”,不仅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成了我们政治斗争、商务往来时的一种谋略了。甚至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也是一天到晚忘不了“算计”,这个算计,不少就是谋略。而且,一用就用了几千年。当不择手段,只图结果被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可时,规则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相似文献   

3.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搞得如火如荼。本电视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为孩子们举办汉字听写竞赛活动的想法产生于在美国有英语的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前几天,读到窦桂梅老师的一本书,里面提到“尊重写字”一说,提到“字,乃人的第二容颜。汉字是尊严,书法是国粹。而今,键盘代替了钢笔。若说笔顺不必强求,造型、运笔不苛求,是否辜负了祖宗造字的苦心?”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同时也给各国的文化带来了冲击。在经济上,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行业标准在世界各地生产、销售同样的产品。但在文化上我们却不能要求用统一的标准来整合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这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下,一些“强势文化”会依靠本身强大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力来宣扬自己的民族,扩大影响,逐步侵蚀其他民族的文化。现在,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有逐渐失去个性的危险。比如英语的持续走强、西洋节日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冲击等。  相似文献   

5.
赵明杰 《决策探索》2011,(10):18-1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说到“马虎病”,可谓源远流长,由来久矣。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 如果不与西洋民族接触,咱们依然是自成一个世界,也就无从得知自己的短长。自鸦片战争 以后,门户洞开,不断受到重重外力的压迫,于是才觉悟到咱们的民族是有这种“病”的, 也都在寻找治病的“药方”。直到 20世纪 30年代,鲁迅先生找到了一剂“诊治”这种“病 ”的良药。先生说:“中国四亿个人生着一种毛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若不治疗就无法 救中国。”他同时指出:“日本人所具有的认真精神是要中国人学习的。”先生辞世 60多 年了,而我们仅向日本…  相似文献   

7.
走出对"企业文化"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建设的现实告诉我们,商品经济的竞争已经不允许任何企业靠随波逐流生存,而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能凝聚企业员工精神的个性建设,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随着改革开放由国外“传”入我国的。其实,我国也并非在改革开放后才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只是我们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多注意的是政治,这就使当时的企业文化建设被埋没在了众多政治运动中。而以后的企业文化由于被冠以洋思想,就又让企业感到深奥。那么,到底企业文化建设这一问题该如何去认识呢?不要说我们的企业无“文化”现下,当我们的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提…  相似文献   

8.
知识动力学与文化传统变革的三类契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引论 自从伽达墨尔提出了关于传统的多元历史性和创造性转化的理论以来,对“传统”的关注随着传统社会的瓦解和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危机而不断变得强烈起来,被现代性消解后的“传统”弥散在我们日常行为规范、国际政治话语、以及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切“在场者”的背景、历史和潜意识。 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办法摆脱我们各自的已经“消解”的传统(生物的、社会的、与个人的),传统是不可能被消解的,它只可以转化,它从自身内部冲突着的各种紧张关系当中,要么发生“突变”的跃迁──典型如“内战”,要么发生“渐变”的边…  相似文献   

9.
官场上有不少现象令人费解,笔者把它说成“官场文化”,不知妥不妥。笔者之所以称之为“官场文化”,是因为官场里的不少东西,已经有了“文化”的味道,“约束”、“引导”、“规范”着官场里的许多行为。谁超越了这些“规范”,谁就会被官场上的官儿们认为“没文化,不懂规矩,没涵养”。……  相似文献   

10.
“中庸”是“孑L子理想的道德最高境界”(扬拍峻《白话四书》),也是孔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庸之道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理念,长期以来对国人的思想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发展。然而在那个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极左时期,“中庸”被作为贬义词而遭到多方面的否定、批判。最近,笔者在学习中,深感应当对中庸之道加以辩析,澄清一些误解,以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1.
石恢 《经营管理者》2011,(7):112-112
我们“进步”太快,指的就是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历史进程,在全球化时代对亚洲国家的迅速改变。朱德庸说,我看到亚洲国家的人们,先被贫穷毁坏了一次,然后再被富裕毁坏另一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品牌的现状是“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很多有实力的民族品牌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消失,现有的民族品牌,又有着不敌国外品牌的困境。而民族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甚至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我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就像当初想不到自己会创办“梦兰”,想不到“梦兰”会成为我们国家纺织业的“梦之队”一样。人的一生,喜怒哀乐,总有梦想伴随着。  相似文献   

14.
一.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谈起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以来,遭到的批评似乎多于肯定,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却使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亨氏此说。亨氏此说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根源来自不同文明体系的矛盾,他特别指出了最可能发生、最值得关注的文明冲突:基督教文明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有可能是后两者联合)的冲突。亨氏此说首先遭遇到来自“儒家文明体系”(拥有儒家文明背景或传统的国家与民族)的非常符合其文化逻辑的反应。“儒家文明体系”的某些思想代表甚至政治家纷纷立言驳斥亨氏,认为“和为贵”的儒家古典信…  相似文献   

15.
喻杨 《科学咨询》2010,(16):23-2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产业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我国文化产业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国有资本占主体的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6.
苏杨 《决策》2006,(6):54-54
现在看电视,我特别害怕经济学家拿动物现象打比方说事,因为结果往往是不知哪儿的动物,不知哪儿的事,听上去非常荒谬。然而,挪到大家都不熟悉的某种动物上,就成为“惟妙惟肖的比喻”了,而且谎话重复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现在已经妇孺皆知的“温水煮青蛙”就是这样成的“真理”。  相似文献   

17.
崔玉田 《决策与信息》2009,(1):F0002-F0002,F0003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说过。 确实如此,一个人离开了精神就会意志不坚,万事畏难,畏葸不前,难以成就事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离开了精神就会被人欺侮,受人凌辱,遭人侵略,积贫积弱,公平正义更无从谈起,国家民族的强盛也就成了空谈。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正是每个人精神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8.
李祥伦 《科学咨询》2009,(19):62-6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9.
对于普通中国民众来说,荣毅仁和他的家族,是颇富传奇色彩的一代“红色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去世后,官方如此评论他: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要做事,不做官”“事实上,荣氏家族一直有不做官的祖训,”1995年,同为本族的荣敬本正在写《梁溪荣氏家族史》一书时,已成为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通过他的秘书姚进荣转告荣敬本说,“要在书里强调,我们家的祖先是孔子的老师。”(荣敬本退休前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比较》杂志主编)荣毅仁所指的祖先叫做荣启期,荣启期在周朝时是贵族,在春秋战国…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例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在高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成为国家竞争最基本的思路和方式。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创新越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