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凤、麒麒,为我国三大具有神秘性的动物。在这“三灵”中,尤以龙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最深。几千年来,龙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奇怪的是,尽管人们画过“龙”,写过“龙”,一代传一代地说过“龙”,但若问龙的由来,或者说龙究竟是什么样子,它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起过什么作用,不仅一般人难以回答,就连古籍也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龙”的神秘性有增无减。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特作此文,以请教于诸位行家。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里,龙的意识,可以说根深蒂固。历代人都非常喜爱龙,崇拜龙,各种艺术形式,都极力表现龙、赞美龙,由此造就出丰富多彩的龙文化。而这一文化形态,在我国历史上也成为传统文化之一。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究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它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魅力?在历史上,人们对龙有什么样的意识?龙文化又有什么功能?对这些问题,本文拟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龙王是最大的雨神。中国自古有龙 ,但龙王一说却是从印度传来的。印度龙王思想与中土五龙思想结合的结果 ,便产生了中国的五色龙一说。在民间庙宇中 ,以五龙命名的庙宇非常多 ,由于龙王是人们公认的雨神 ,皇帝便赐予了它一个只有皇太子才可能具有的封号———“王”。龙王的“王”指的是爵位 ,而不是许多人所说的“帝王” ,所以龙王的一切穿戴及所用道具 ,都与“王”这个爵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龙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一种神异动物,由此便形成了一种古老而特殊的文化,我们称它为龙文化.本文就什么是龙和"龙"字的构形与构意这两个方面作了一些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华龙”是中华文明的第一“文化符号”,而“晋地版”的龙故事则是“中华龙”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此"龙"非彼"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又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明确事物之间的异同,则是走向沟通和融合的关键。中国的“龙”与西方人眼中的“龙”蕴藏着不同的文化底蕴。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文化词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可起到缩减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的作用,使中西文化最终达到真正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龙”和“dragon”——东西方龙的比较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是汉英两种语言中较常见的意象。由于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龙的意象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华文化里的“龙”是“权威、力量、吉祥”的象征,而西方文化里的“dragon”却是“凶残、邪恶、怪物”的象征。在英汉互译时,如何对龙的意象进行妥善的处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龙”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联想.同一个词语,使用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其内涵就可能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完全相反.如“西风”在英国象征着温暖,“东风”则意味着寒冷,我国情况正好相反.“猫头鹰”在英语民族的国家里代表着智慧,而在我国却认为是不祥之物.在东方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繁荣;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象征着危险、可怕和凶狠.据《圣经》记载,“龙”还是罪恶的象征.因此,尽管英语中的“drag-on”和汉语中的“龙”在翻译中属对等词,但在东西方人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龙的演变及其内涵禹建湘娄底师专中文系“龙文化做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核心………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我们数千年来华夏,…··总之,龙是我国的立国象征”(闻一多《伏羲考》)龙,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的一个核心因素,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生肖排列属龙,又称龙年。在我国深厚文化中,有不少是与“龙”有关的。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传统文化中有丰厚的崇龙文化积层,主要集中表现在其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学里。布依族所崇拜的龙其原型为蛇和鳄。布依族源于古越人,而越人始君“乃禹之苗裔”,越人和夏人都崇拜龙,并都以蛇和鳄为龙。据此,布依族的龙崇拜应源于夏越民族的龙崇拜。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与古代更越文化存在渊源关系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2.
《龙的传人》这首台湾校园歌曲,之所以流传深广,是因为它歌唱了古老的中国和炎黄的子孙,歌唱了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抒发了台湾人民渴望早日回归祖国的真切的感情。 “龙”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的是雄健、刚劲而神秘的,它是神奇和吉祥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标志。然而,“龙”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它来自远古的神话传说,出自远古的图腾艺术。闻一多曾在《伏羲考》中指出:“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成的;它以蛇的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相似文献   

13.
李光 《阅读与作文》2009,(10):71-71
上海某大学教授不久前发表的一番“废除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的言论,让“龙”这个字眼一夜间成了热门话题。这位教授“废龙”的主要论据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那么,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并且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动物,西方的龙为何会落得如此恶名,而中国的龙又是如何演变为吉祥兽的呢?  相似文献   

14.
对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的原型及功用进行分析,探究得出其原型是熊与蛇两种动物形象的结合。“玉猪龙”实际上是“熊首蛇身”玉器,它是巫觋做法时使用的法器,表现的是红山先民祈求风调雨顺、大地丰收、种族繁衍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熊首蛇身”玉器宗教功能有所减弱,装饰功能占主导。  相似文献   

15.
我们要探讨的龙雏型,是指从广义上讲的“龙文化雏型”,也称早期龙崇拜。任何文化必生根于民族的土壤之中,中华民族就是滋生龙文化的土壤。而中华民族是以夏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历史上夏族便是崇龙之族,因此,龙文化的渊源与夏族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提到的夏族,也非狭隘意义上的一个“夏部族”,而是从广义上讲的作为民族融合共同体的“诸夏”,即华夏族。夏王朝立国之前,夏族的起源与发展,是原始社会晚期许多氏族部落  相似文献   

16.
探究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到今,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人们所普遍认同。同样,在中国文化中,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龙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探究龙文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地名既是一种地理、区位指称,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符码,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民间思维。宜宾县192个“龙”字地名有五种历史文化与神话思维依据:一是因地形地貌如龙而产生;二是从风水视角将有关龙的传说附会于地名故事中;三是从龙图腾的吉祥意义出发命名,祈求禳解降福;四是基于龙有邪恶特性的民间认知,将降龙传说附会在自然物上,形成地名;五是以龙喻人,因该地出了很多有名的才子而命名。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始图腾,负载了多方面的神话因子,在民俗中获得了广泛接受,对地名命名产生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龙的形成是历史的选择,龙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历史不可更改,“弃龙”并不可行。“人龙”是中国龙的本质,是中国龙文化的最高境界,弘扬中国“人龙”精神,赋之以新的文化元素,创制中国龙之新形象,实乃有力回击“弃龙”之文化思潮、保护民族精神遗产和创新中国龙文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长期以来把中国“龙”译为英文“dragon”。但由于中国“龙”文化和西方的“dragon”文化差异很大,导致了中西文化交往中不必要的误解。文章首先探讨了中国“龙”文化和西方“dragon”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次分析了目前翻译界对中国“龙”及西方“dragon”的翻译状况,最后从翻译过程、翻译的本质和任务及翻译中外域文化的可容性规范等角度指出了目前翻译的缺陷,并提出了合理的翻译方法,旨在为中国龙“正名”和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龙”字探源──神龙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周黎民自古以来一直备受崇奉的龙,高贵、尊严、神奇。人们祭祀它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昌盛,六畜兴旺。它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同时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亿万炎黄子孙,同为龙的传人。龙与中国文化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