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炜 《管理科学文摘》2009,(27):252-253
我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它是对我党对于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总结的过程。本文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努力梳理中国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脉络,以求厘清源流,汲取精华,以期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党风廉政建设历来是我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也是保证我党执政能力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的不二法门。新时期我党仍然需要坚定不移的开展党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那它与我党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如何?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我党的执政地位,全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把握执政规律、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得民心、顺民意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应当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社会目标,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亮点之一。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思路上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列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的重大贡献。2005年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中,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6.
宋庆军 《决策》2010,(12):I0016-I00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我党又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究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我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深刻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喈社会的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和谐”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协调,完整和合乎规律的存在状态,就是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提到全党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指明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审时度势,向全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一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准确把握,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世界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其目的在于使全党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永远保持先进性,不断巩固和加强执政地位,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倍受关注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几经酝酿终拉开了大幕。这是我国政府为医药卫生领域振兴注入的一剂强心剂,同时也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整合的标志。本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突出亮点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彰显民生。这不仅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我党的执政之基、加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的执政目标,是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实践的进一步升华和创新。反腐倡廉是党执政兴国的基础性工程。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廉政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腐败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最大政治风险源。反腐倡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上一致,在实际效果上互补,在共同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是确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林斌 《管理科学文摘》2012,(27):104-10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目前已成为社会各阶层都十分关注的热点。中共中央在十六届六次会议上专门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很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撰丈从各个角度阐述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独辟蹊径,以分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遗产税作为切入点,阐述了征收遗产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党执政经验、探索执政规律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平 《管理科学文摘》2010,(31):253-254
政务公开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正在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践证明,政务公开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促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顺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适应了发展人民民主的要求,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腐败的发生,促进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15.
潘昌友 《科学咨询》2007,(15):24-24
得民心则得天下,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党执政地位得以巩固之根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益,寻觅科学f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实施固本强基战略,乃时代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本文就如何实施固本强基战略和做好群众工作,从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栋梁,高校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大学生的教育还负责培养党的各级干部。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高校要高度重视,通过分析现状查找问题的原因,加强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对培养合格的后备干部队伍、为我党补充新鲜血液、夯实我党执政能力的根基、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谋机构,作为高层决策的智囊团,我们同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一、行政品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行政人员的道德品质如何,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职工生活.贴近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这既是对我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新形势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是一个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信息与知识的社会。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信息社会已然形成。由信息时代带来的执政党与各种社会政治组织、社会团体、民众之间联系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考验。要继续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就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特点和要求,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