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对知识活动中的先验想象力的生产性原理作了详细阐释.先验想象力是从杂多到先验统觉范围之间的所有先验的综合活动的生产性机能.一方面,无论是外直观还是内直观,二者只提供杂多;另一方面,知性范畴是一切联结的逻辑机能.知性范畴既要面对直观杂多表象,同时又要服从先验统觉.先验统觉是使一切经验知识可能的最高的统一性原理.但上述两个方面各自都不能形成知识,只有直观和知性范畴在先验想象力这一生产性机能下进行综合,知识才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2.
近代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以自我为阿基米德点,试图在知识形态上实现形而上学。但是由于受到这种意识哲学的局限,康德以前的哲学家们对自我原则的理解都是独断的,这不仅使形而上学成为毫无确定性可言的战场,甚至连知识本身的确定性都受到了怀疑。康德以其批判哲学的视角认识到以往哲学的局限,重新厘定了理论领域中自我的内涵即先验统觉,为知识夯实了基础。然而先验统觉并没有达到自我的真理性,康德也没有超越知性思维方式的局限,其先验统觉不能为形而上学提供保证,在形而上学建立的过程中起到了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涪云 《理论界》2013,(2):134-136
本文试图依据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的"先验演绎"的论述,结合新近研究成果对其中认识活动中的想象力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康德想象理论的特点,并认为康德的想象力理论不但"承前",并且对而后西方认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后"作用,从而挖掘康德哲学中想象力理论与现代哲学尤其是现象学之间的深刻关联。  相似文献   

4.
论康德的“先验幻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德认为,当人们用有限的东西去规定无条件的无限的绝对的整体时,就会产生"先验幻相",这在人类理性思维中是必然的和不可克服的.正因为如此,康德的"先验幻相"揭示了人类思维的矛盾运动和生命力.这不仅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现代人的思维也是一个重要的启迪,从而体现了其内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由康德确立,在费希特那里,自我的概念被当做了一种哲学原则来使用。这一原则又被谢林所发展,直至过渡到黑格尔的哲学中去。  相似文献   

6.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两版范畴先验演绎和图型论中,康德以主体性先验演绎逻辑规定了先验的想象力作为认知过程的一个必要功能--具有积极地建构经验对象的能力.海德格尔在时现象学方法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借助于对源始的时间性的分析.赋予了先验的想象力新的价值:想象力的综合不再像知性概念那样是规范的,完全依赖于知性统觉,而是自身收成的.是完成自身超越的本源性力量,它不仅独自构成了一切对象知觉的最源始条件,还是人类理性得以超越出来的根本原因.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认知想象力的批判使得海氏哲学完全超出了知识论层面,打开了存在论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那里,外部刺激与其说是心灵与外部世界的本源碰撞,不如说是两者的原初分离。这一原初的分离是一切感性杂多的来源,由此成为一切认识的开端。而心灵的内部刺激则旨在说明自我感觉和自我认识的可能性、必然性。这种自我刺激具有两个层次:在内感官层面,心灵凭借对外部杂多的完全时间化而形成了自我感觉;在先验统觉的层面,一切内部的有关自我的表象通过知性的联结而形成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一种对自我的经验建构,必须经由自我刺激。自我刺激的必然性表明了自我表象与外部世界表象相同的被给予性,也表明了自我认识与外部对象认识相同的非理智直观性。据此,主体不能不对自身而言是一个直观的和内知觉的客体。  相似文献   

8.
史现明 《理论界》2011,(3):95-97
从先验分析论到先验辩证论,综合的概念都处于优先的地位。从纯粹知性的统觉的源始统一性到想象力和知性概念的图型法,都以综合的概念为核心。康德认为,判断力作为人的一种"先天禀赋"也是综合能力的表现。在概念的图型法中,康德认为不管是经验产物的图像还是先验的图型,都建立于知性的综合能力之上。综合以统一为目的,任何"统一性"都是综合的统一性。康德的综合思想蕴含丰富,大大启发了现代哲学。  相似文献   

9.
康德“想象力”概念的思想根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象力是康德根据想象活动这一心理经验,而为具体概念的生成所设定的一种心理能力,但由于想象力虽然被界定为感性与悟性的中介却没有自己的先天规定内容,对于先验逻辑无所贡献,所以,并不是理性批判的有效构成内容.究其始终纠缠康德的直接根源,在于他把普通逻辑学知识作为探究先验逻辑的基础,而形式逻辑中的判断理论以概念为关联对象,具体概念而非感性杂多才是先验范畴的实际作用对象,所以,概念综合是客观演绎的必经环节,然而普通逻辑学没有关于概念的内在结构的逻辑理论.而更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康德在考虑综合的思维形式时漏掉了概念,而仅仅把它归结为判断,从而必然失去对概念综合的逻辑说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先验演绎的任务是要证明范畴之对于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康德分两步来完成这一任务,即证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和客观实在性。主观演绎探讨了先天知识所需要的种种主观条件,其目的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而先验想像力的提出则解决了范畴应用于直观的问题。先验想像力能够在直观与范畴之间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对于范畴之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说明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亦可见先验想像力学说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康德先验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转折枢纽,是观念论(理念论)到现代哲学人类学的主体机能机构论的中间环节。从部族经验的“积累起来的遗传”开始,中经主体的先验性存在,终结于哲学人类学的心理结构论,这是先验哲学在人类心理历程中的运行轨迹。因之,研究先验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一般哲学(或后验哲学)的思维方式,在路向上是相反的。同时,康德先验哲学(含美学)是一个庞大、丰富而复杂的矛盾体系,其理路是“心理-逻辑”二重结构的波动与纠合,它的运行必然突破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与逻辑一贯性。“康德现象”就是各种矛盾冲突的相互纠集,共争互荣的现象。这正是康德哲学美学的内在生命力与多维的理论生长点,它构成了康德哲学美学的广阔的解释空间。这也是研究康德哲学美学之难题。  相似文献   

12.
吕妍凝 《理论界》2013,(5):120-122
康德的时间概念是打开康德哲学体系之门的钥匙。通过对以牛顿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两大时间学说进行了主体性的改造,康德建立了自己的先验性的主体性时间观念。时间是先天的纯粹直观形式,它是先天的,与物自体无关,一切现象必须以之为前提;时间是连结纯粹概念和纯粹直观杂多的中介。康德的时间概念,其积极意义在于它对哲学史上的时间范畴进行了转变,而时间的中介性所蕴含的先天综合判断的证明,则展示了对知识来源问题的一种新的解答;其局限性在于导致了不可知的信仰主义以及时间的绝对化,而割裂之后结合的研究方法则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自我意识原则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被创立起来,是由康德完成的。在康德那个时代,如下的思维规定已经形成了:第一,沃尔夫已经发现了知识是在范畴中存在;第二,耶可比发现了范畴乃是主体中的范畴,因而不可能认识到自在之物;第三,通过休谟,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被揭示出来。康德的哲学思想正是通过这样三种思路的启发才得以形成。康德的基本思路是从知识的建构方式上引出的。康德首先关心的是,作为一种概念性的知识,到底是通过何种中介,才可以在我们的主体中建构起来。康德曾在《纯粹理性批判》先验逻辑部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康德指出,…  相似文献   

14.
康德哲学的一个核心工作是论证自由,这一工作有两个相互衔接的路径:一个是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进行的论证路径,我们称为"知识论进路";一个是在<实践理性批判>里进行的论证路径,我们称为"伦理学进路".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通过澄清范畴的起源(Ursprung)与权限(Beflugnis)问题,一方面确立了范畴的先验性(a prioritaet),从而完成为一切知识奠定先验性基础的工作,另一面也确定了范畴的客观界限,从而限定了以这些范畴为基础的一切知识的客观界限.而知识界限的限定,在根本上意味着把"人"从知识主体与感性身份中解放出来,维护与捍卫了人的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作为自在存在者(das Wesen an sich selbst)的"自由者"身份.  相似文献   

15.
先验逻辑在康德批判哲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形式逻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涉及认识对象,并改变了逻辑学与认识论相割裂的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先验逻辑便是认识论。先验逻辑为知识划界,从而为重建形而上学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否定的辩证法》中关于“非同一性”的论述,从而阐明阿多诺的“非同一性”理论脉络一定程度上是在对康德与黑格尔进行内在反思的基础之上而展开:在阿多诺看来,康德意在通过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考察揭示使统一的自我意识得以可能的先验主体性,然而康德并未能真正指出其根据所在,只是将其视作不容置疑的构成性原则;黑格尔虽然注意到了辩证运动所依靠的非同一要素,却在试图构建“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的同一性”时将具体的“非同一物”扬弃为一种抽象的同一性,并以绝对精神的内在运动掩盖了主体对客体的吞并。阿多诺进而指出黑格尔达成这一目标所借助的“否定之否定”实质上仍然意味着向主体性原则的倒退,与之相对,康德在对人类理性能力的限制中隐含着否定性的要素。阿多诺的“非同一性哲学”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对康德的批评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借助于康德以纠黑格尔之偏。任何把阿多诺简单界定为“康德主义者”或“黑格尔主义者”的做法都必然会落入同一性思维的窠臼。  相似文献   

17.
雷德鹏 《学术论坛》2005,(11):13-16
文章通过讨论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论述了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第一,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第二,想象力作为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基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8.
理解"知性为自然立法",需从如下三个方面阐明:其一,知性的独特性在于其构成性,知性直接与知识相关,感性只提供杂多表象,为知性提供思维的材料,理性是关于"知识的知识",而与经验对象无关。由此说明为何是知性而非感性或理性为自然立法。其二,"自然"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知性为自然立法"不能仅仅从知性为认识(知识)立法的角度理解,更重要的是知性为一切可被经验的认识对象(现象)立法。"自然"与"经验对象"是统一的,知性为自然立法就是为经验对象立法。其三,关于知性如何立法的问题,直接关涉知性范畴提供规则和先验想象力的生产作用,人通过感性提供杂多表象经由知性范畴依据自身规则统合表象形成对经验对象的认知,即"感性提供表象——先验想象力——知性范畴统合——经验对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哲学史上客观性概念多层次含义的继承与批判,黑格尔将康德先验范畴转化成为经验性的概念.黑格尔的思辨概念是主客同一的,是有限的必然性.概念与经验不是思维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而是直接统一的.概念从时间上看产生于经验,从逻辑上看决定于经验.  相似文献   

20.
杨山木 《理论界》2009,(10):100-101
康德的统觉概念作为先验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性机能,在康德的知识学中是一种逻辑设定,是表象综合统一的可能性条件和知性的一切运用的最高原则,对康德知识学中认识时象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