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转所需的前提,是价格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保证。进一步探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内涵,尤其是它的量的规定问题,对我们的价格改革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价格改革与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胡碧玉价格改革与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和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促进市场发育和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价格关系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3.
价格改革应该深化。不能因为西方国家物价调控的比例较高,就认为我国价格改革的步子太快了.把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责任推到价格改革上。我国目前的价格关系尚未理顺,政府调控物价还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排斥市场主体的定价机制。不深化价格改革就不能理顺价格关系,价格机制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不能简单地认为放开物价导致了物价上涨,其实涨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有对物价的不合理调控,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了生产,影响了供给的因素。从目前来看深化价格改革要循序廷进,把握时机,逐步放开物价,尽量避免由于放开物价而引起的物价上涨.最终实现在比价合理的基础上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价格改革必须体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改革价格体系和调整物价,应以按照统一的社会平均盈利率即综合盈利率测算出来的理论价格为依据。作者还对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强调要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 经过前一阶段的价格改革实践,我们开始了理顺价格的工作,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诸如通货膨涨、物价轮番上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困扰着改革的进程。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矛盾现象,如何寻找出路摆脱困境?本文试谈一下这个方面的问题。一、经济成长与价格波动的矛盾及对价格改革方案的选择市场物价现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矛盾的焦点,要想使经济稳定成长,首先就要避免价格剧烈波动,在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理顺价格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种  相似文献   

6.
<正> 通货膨胀,物价暴涨,给改革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困难,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治理整顿的措施,是一伟大英明决策。治理整顿以控制价格为中心,抓住了重要关键。特别是当前控制物价,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具有特殊意义。只有物价基本稳定,生产才能顺利发展,生活才能进一步改善,才能给改革价格体系创造条件,人民对改革和经济发展才会充满信心。 党中央、国务院已采取很多有效措施,如国家根据人民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放慢价格改  相似文献   

7.
物价轮番上涨和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是改革面临的两大困境。特别是今年将是我国改革以来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年,因此,物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议论的热点。这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实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的物价心理压力,指的是在经济领域中,由于物价上涨造成消费者对物价认识上的挫折及其情绪的波动。它对于深化价格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利的,因而有的文章提出必须提高消费者在价格改革中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所谓消费者的物价心理承受力,指的是消费者在价格改革中关于物价上涨在心理上的认可程度。消费者的物价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物价心理的两个方面,而且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物价心理压力越小,物价心理承受力越大,反之亦然。如仅强调提高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价格不断上涨的现象,物价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经济学界及有关人士对通货膨胀的概念、成因和对策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通货膨胀的概念,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通货膨胀就是价格总水平上涨;第二种意见认为,通货膨胀是价格上涨加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第三种意见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是货币的供给量持续超过了经济增长需要的货币量。笔者认为,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工资与物价的关系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物价上涨,使人们对物价和工资问题更加关注.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与物价的关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问题,对此,需要在理论上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探讨.一、工资与物价关系的概念分析物价,亦即作为商品交换的劳动产品的价格.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观点,价格作为货币形态上的价值来说,包括由生产商品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和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各种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1.
纵观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进程,不难发现,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都无可幸免地面临着价格扭曲。而为了理顺价格体系,就不得不提高某些过低的基础产品价格和某些服务收费标准,这样随之而来的便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诱发出通货膨胀。价格改革,通货膨胀成了改革中社会主义国家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并且物价涨幅过大,引起了公众的惊恐和不满。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仅就我国近年来改革过程中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抑制对策略陈鄙见。  相似文献   

12.
一、稳定物价,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我国的物价体制改革已到了关键时刻,如何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推进物价体制改革是一个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首先是稳定物价。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必须理顺物价。在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绝大多数的商品价格上涨,商品的价格已超出了商品的价值,这样市场价格受到严重扭曲,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和交换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经济就会出现失控和混乱现象。在这种经济环境中,理顺物价将难以进行,乱涨价将纷纷出现,原先偏低或偏高的价格会同步上涨,商品与商品之间的正确比价难以形成,物价  相似文献   

13.
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存量的增加及其价格的波动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紧扣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3个条件:货币能否影响产出、货币与产出和物价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货币当局能否控制货币,系统地分析了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资产价格变化影响了货币和物价之间的稳定联系;资产价格影响了货币与产出之间的稳定联系;资产价格变化削弱了货币当局控制货币的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面对资产价格变化政府当局增强宏观金融调控有效性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价工作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避免物价大幅度上涨;二是要对物价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解决物价内部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的问题。有的同志把当前物价工作中的困难概括为“稳不住,调不动”。这反映了当前物价本身存在的矛盾。下面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析稳定物价     
物价方针,是指国家管理价格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物价工资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采取稳定物价的方针,以此作为我国物价工作的指导思想。然而,这儿年却有一种理论,认为要改革,物价就必然上涨,一讲稳定物价,就认为束缚了改革的手脚,这种理论不仅是对稳定物价方针的曲解,而且是十分有害的。目前,各种价格轮番上涨的状况,一方面反映了宏观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经济改革出没有很好地坚持稳定物价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执法对民生物价稳定问题的关注,是当代竞争法在追求经济效率目标之余,回应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价值的体现。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活动和民生物价稳定机制的实施呈现出彼此分离的状态:在一般时期,反垄断执法自身较少回应民生问题,导致民生物价稳定机制"缺位";而当进入突发事件应对时期,又迫于现实压力,以严苛态度严打各类价格上涨行为,民生物价稳定机制又存在"越位"。疫情期间市场监管执法的经验和教训为反垄断执法中内置民生物价稳定机制提供了改革契机。一是要修改《价格法》与《反垄断法》存在矛盾的条款,使反垄断与民生物价稳定的法律依据更为统一;二是要针对自然垄断和公共物品领域出台反垄断指南和分析报告,明晰民生物资领域的竞争秩序和经营者合规标准;三是要在反垄断执法机构与价格执法机构之间建立起稳固的联合执法机制,确保执法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八年来,中国的改革成果举世瞩目。但在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这表现为微观搞活放开的同时,出现了宏观的某些失控,一些改革措施未能得到预想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物价失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当前,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整个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相平衡,从而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物价基本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3%,改革与发展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和障碍。有两种观点值得商榷。一种观点认为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是1993年以来物价涨势的主导因素。这种观点的不足在于对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缺少警惕,忽视了新涨价因素是1993年物价急剧上涨的关键性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出现何种情况,物价都不会像1988年那样大幅度上涨。这种观点的有害性在于解除人们对1988年严重通货膨胀再度爆发可能性的正常预期和防范,调浓1993年经济运行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可能受到严重通货膨胀困扰的安全色彩,旨在继续保持国民经济不切实际的高速增长。实践表明,改革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否则新旧体制的转换难以顺利实现。为此,需要政府采取如下宏观调控措施:力求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加强货币供应量的监测和控制;从严控制贷款规模;合理控制和引导消费需求的增长;生活服务品由福利低价向市场价格转化要采取渐进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 市场物价问题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显重要。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经济生活的实践不断证明,越是要搞活经济,越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越要按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十年,价格改革始终是主要的议题之一。实践表明,旧的价格模式束缚着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造成了不良后果,不改革不行;而不谨慎的价格改革,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急于求成的改革更不行。造成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因素是多重的,而对价格运动的客观规律,长期来缺乏从理论上作深入的研究和把握,无疑是根本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价值的动态分析入手,研究价格的运动规律,为推进价格改革,消除通货膨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