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视觉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潮。本文以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现象为例,通过对语言与视像两种传播媒介传播机理的比较,探讨了"读图时代"文化面临的问题以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即影视的"单极解码"形式造成了消费主义的泛滥;传统"韵味"的消失,审美距离的消融,使"艳俗"风格大行其道。重回文本,深度体悟,而不是单纯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才是理性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与人类的传播历程相同,依次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这是一个媒介依次叠加的过程。当今.四种传播形式并存,古典文学的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于是产生了新的文化传播形式--网络文化.对此,一种观点认为网络文化对全球文化的作用是积极的,它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网络文化易促使全球文化一元化,从而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事实上,随着新的文化载体的出现,全球文化是以多元的、复数文化形式得以表现自身的.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视像化传播已经成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紧迫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直是国际舆论的焦点、热点,对外传播能力是对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检验。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把握对外传播视像化建构的新理念、总结中国抗疫故事的视像化实践经验,通过培育新视觉生产力、科学设置议题、建构“讲故事”情境、重构人文向度、用主题影像凝聚全球共识,可以达到与受众语境置换、情感共鸣、意义融通的沟通目的,这对于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让全世界及时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帅 《国际公关》2024,(4):148-150
本文阐释智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内涵、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智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总结出智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的鲜明特点和时代价值,提出了加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途径创新等推进智媒体时代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创新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正进入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数字化技术使人类文明、文化传播方式较之于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网络传播对我们今天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国家、政府、企业、家庭等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网络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有待人们进一步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消失的媒介:农耕时代民间年画的功能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民间年画是农耕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娱乐生活最普遍的一种印刷媒介形式.中国古代民间年画的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是同一的,同属一个社会阶层,处于同一生活氛围,有着共同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取向,所以,在农耕时代民间年画作为承载和阐释社会精神的先进、廉价而又实用的传播媒介,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它不但广泛而深入地传播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等,而且有效地发挥了其调节社会关系和教化宣传的媒介功能.作为印刷媒介,年画创造了农耕时代人类传播史上的文化奇迹.虽然,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和工业文明的兴起,民间年画已经失去其大众传媒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年画仍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方向,而宗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活动则被大多数的专家认定为文化的核心,以宗教的传播与发展来讨论研究跨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于寻求一种普世文化建立的可能性,而这种普世文化的建设必须建立在人类宗教的相似性这一点上。文化冲突只是文化交流的一个历史范畴,促进各个异种文化之间的融合才是我们研究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科技传播──科学与文化的汇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人类文化的发展促进传播的变革,而今天的科技传播已成为将人们带入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器。文中结合我国科技传播的实际,对科技传播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后喻文化"是对信息化社会人类代际传播机制与文化传播特征的一种描述,它构成技术经济在文化传递中造成新的重要影响的传播语境.本文立足这一新的语境的成因以及针对传媒转型,回应了这一现实问题的能动性对策,即提出了强化传播内容的现代性、整合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延伸传媒产业的互动化、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四项大众传媒的攻略.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和资源共享领域的扩大,文化正突破一切形式的壁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种传播对国际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产生着深刻影响。因此,国家文化安全已成为我国必须面对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和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邯郸作为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有成绩,也有不足。为了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邯郸应构建和完善多种传播路径:打造互联网视听复合传播途径、打造多种类型的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和创建多形式的教育传播方式,扩大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摄影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视觉艺术,而且还是一种负有传播现代文明重任的视觉文化;摄影促使了文化传播的主流由文本方式向图像方式的转换。本文约略论述了摄影的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4.
李萌羽博士于2008年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对传播学系的资深教授克罗伯特.圣.克莱尔博士做了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语言及网络在知识传播中的重要性、中美文化喻体的差异性、中美跨文化传播学发展状况、全球化与文化传播、中美视觉传播的差异性以及"文化网络"和"具身认知"等理论内涵阐释。访谈对我们从深层次上理解文化、语言、传播等问题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村落环境一方面受制于营建地的自然环境,是一种生态物理形式;另一方面,村落环境也是营建族群的一种文化选择和文化表达的方式与依托,是一个体现意义与象征功能的符号。侗族村落环境作为一种空间物理形态,其结构布局是按照侗族的生态观和文化观营建的。侗族村落环境中的田园、山水、林木、道路、村落、人家是一个整体,共同形成侗家人的生态观、生命观、文化观和族群认同,是文化认同的一种显在的传播方式和文化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6.
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视觉经验及主体的对象化观照是视觉文化形成的关键,消费主义为视觉文化提供快速发展的平台。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观看”有着复杂的文化意义,视觉文化蕴含着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场所 ,具有传播形式复杂 ,传播内容多向选择 ,传播受众多层次的特点。从而产生高校文化相互勾通 ,促使高校文化社会化并不断进化的综合功能。正因为如此 ,深化全体员工的传播意识 ;建立多层次文化机制 ;开展全方位的文化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性文化形态之一,对于视觉形象符号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视觉表意实践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过程,不仅直观地呈现了这一点,而且清晰地映射出当代中国的总体精神面貌和社会心态。这一过程既深刻揭示出当代中国在社会心态层面“有限度的自由意志”、“有限度的反思立场”、“有限度的规则意识”等一系列矛盾结构;又充分说明了大众文化在视觉正义、视觉伦理和视觉素养等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形塑力。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犬儒主义倾向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转型问题,亦可借此得到批判性与建设性并重的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0~2001年连续两年调查、汇集环沪沽湖区域摩梭、汉、普米等民族民间故事、歌谣的结果,以及在当地的实地考查经验,比较系统地对该地区各族口传文化做较完整的梳理,分出故事类型,比较其流传、变异的情形及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口述故事后面的文化及心理的结构。其中有部分是新发现或与原出版过的民间故事有所不同的口述文本。 究竟口传文学能否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现象相呼应?是一项相当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迅速的今天。过去单纯以“女儿国”、“走婚”、“母系社会”等印象去认只环沪沽湖区域的文化现象,可能有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也可能忽略了当地民族的彼此影响与共融现象。而且当沪沽湖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地区之后,对当地传统习俗的保存,显然有正负两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地汉人的生活状况,也能反映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弱势文化体制如何重新建构?包括婚俗现象、宗教信仰现象等,当地汉人的民俗文化现象以往都被外界所忽略,本文亦将就此加以陈述。  相似文献   

20.
相对规范的诗形是诗的重要的文体标志,诗形建设是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新诗的形体建设道路曲折,百年间始终存在着诗形的自律与自由的极端对抗.在现代人的图像思维高度发达的图像时代和新诗的传播手段丰富多彩的网络时代,更应该加强以新诗的形体建设为重心的诗体建设,适度规范诗形.目前新诗界的"诗体重建"运动更要高度重视新诗的"诗形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