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好问的《续小娘歌》十首,是一篇纪录南宋地区青年男女被送往蒙古掉换牛羊成为奴隶的组诗,具有“诗史”的价值。但历来对于这篇组诗的写作年代,都没弄清楚。清人凌廷堪的《元遗山年谱》,系此诗于癸巳(1233),施国祁的《元遗山年谱》,则系此诗于次年甲午(1234),翁方纲的《元遗山年谱》对此诗不曾系年,闻缪钺先生在三十年代发表过《元遗山年谱汇编》,至今未能觅得,不知对此诗系年如何处理?近数十  相似文献   

2.
元遗山金亡后所作20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和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或未编年,或编年有误。笔者于从事《元遗山诗集编年校注》的工作中,根据新发见的史料及研读文本所得,对上述两谱中相关内容的阙误作了清理、辨析、补充和订正,并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与其诗歌创作一样,遗山的词创作始终贯穿着对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尊崇和追摹.独特系统的杜诗学理论,相近相仿的人生经历,是遗山词学杜甫的根本原因.而诸种杜诗风格的融入,是遗山词学杜的具体表现.杜诗对宋金词人如周邦彦、苏轼、辛弃疾、元遗山等影响很大,其中以元遗山最为显著和独特.因此,称遗山词为词中的"杜陵嫡派"是毫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元好问墓之修葺与清人题诗情况作综合的考述。实地调查之外,本文所依据的主要文献是翁方纲撰《元遗山年谱》所附题诗和莫棠藏本《元遗山墓图并题辞》,其中莫棠藏本似为海内孤本,有其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本文提供的资料,不仅可供研究元好问影响接受史的学者参考,也可供文物部门培修元好问墓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东坡《题吴道子画》云:“立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钱钟书先生认为这两句话概括了东坡诗的理论和实践,并对此二语作了精辞的阐述。(《宋诗选注》)这里需要进一步探论东坡诗的“新”与“妙”究竟当如何理解。“苏子瞻以新”(《后山诗话》),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连不赞成他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东坡诗“新”。如元遗山《论诗绝句》:“苏门若有功臣在,肯放公诗百态新?”元遗山的意见,后人颇多异议。赵翼《瓯北诗话》云:“若反以新为嫌”,难道诗人只应该“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抱柱守株,不敢逾限一步”?“新”正是诗的需要,文学是要不断创新的。而且,“新岂易言?意未经人道,则新;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诗家之新正以此耳”  相似文献   

6.
对元遗山诗集首次进行全面系统校勘的是施国祁。其得处在于径改原本正文的讹误,省却了读者的翻检之劳;其失处在于替作者改正错误,求是不求真,有悖于元诗原貌。  相似文献   

7.
<正> 金源时代,苏学北行。元遗山作为一代文宗,对苏东坡尤为景仰,对他的词更是推崇备至①。他追摹东坡,大大发展了豪放词。后人往往将他与苏辛并论②,历来论者也多从豪放词来谈他与苏东坡的关系。本文只想对构成两位词人婉约词主体的言情词作一些比较,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他们词作的异同。1 言情,几乎就是传统婉约词的专利。苏东坡和元遗山都有相当数量的言情之作,这些词与他们的豪放词一起构成了他们多样的词风。它们与豪放词有一致之处,也有着豪放词所不具备的一  相似文献   

8.
1989年6月29日,秦佩珩教授因心脏病突发不幸与世长辞了。前几天我还收到秦师的来信,说他准备参加8月在太原召开的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准备会后到忻州瞻仰元遗山墓,没想到竟发生了如此让人万分痛心的变故。秦佩珩先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领域里较早进  相似文献   

9.
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问世以来,笺注者不下数十家。众说纷纭,颇杂谬误。即使如《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选》等权威性论著之诠释亦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曾撰文辨证(载《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2期),意有未尽,再作《补证》以求教。  相似文献   

10.
勇敢踏实的探索──周伟民教授《明清诗歌史论》评介石川现代学者闻一多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一文中说:“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南宋的诗已经是强弩之末。就诗的本身说,连尤、杨、范、陆和稍后的元遗山似乎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的更不必提了。我们只觉得明清...  相似文献   

11.
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人活着是要吃饭的"当学生作文觉得无话可说的时候,无人不告诉孩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当我们阅读到学生作文题材陈旧、内容空泛的时候,无人不产生这样的感慨:太缺  相似文献   

12.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下句正后村所谓“将铅椠事作葛藤看”,须一刀斩断,上句言诗于禅客乃赘疣也。句中引刘克庄语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题何秀才诗禅方丈》:“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钱先生尝释此诗云:“隐讽诗与禅扞格不两立,文词乃禅家所斩断之葛藤也。”依钱先生之说,遗山诗意即:诗是禅客必割之赘疣,务斩之葛藤,遗山此诗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与  相似文献   

13.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下句正后村所谓“将铅椠事作葛藤看”,须一刀斩断,上句言诗于禅客乃赘疣也。句中引刘克庄语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题何秀才诗禅方丈》:“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钱先生尝释此诗云:“隐讽诗与禅扦格不两立,文词乃禅家所斩断之葛藤也。”依钱先生之说,遗山诗意即:诗是禅客必割之赘疣,务斩之葛藤,遗山此诗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与后村同调。  相似文献   

14.
刘宋谢灵运与中唐柳宗元都创作了大量山水诗,谢灵运是山水诗鼻祖,山水诗自此历经隋朝、初唐到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自然产生新变。直至金元之际,诗评大家元遗山认为各朝各代诸多诗人中只有柳宗元最似谢灵运,其实二人同中有异,谢柳在寂寞心态上有着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实则在对待山水态度上以及此种心态在诗中呈现出来的风格上有着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云南清末民初的白族批评家赵蕃,其文学批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论滇诗六十首》,该组“论诗诗”运用“历史批评”、“知人论世”、“意象化批评”三种批评方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较多创新,体现了自己的特色,是白族古代文学批评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6.
王渔洋《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九论唐代乐府诗,云;“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哀时托兴微.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道妃豨.”称道唐代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乐府诗都写得好,具有古意,而不是机械模仿古乐府.其言颇为简括中肯.王氏此论,在其诗话中有较具体的阐述,可供读者参证.王氏门人何世璂《燃灯纪闻》(《清诗记》本)第十九条述王渔洋论乐府诗有曰:  相似文献   

17.
法语无人称句是由纯粹的无人称动词、相对的无人称动词以及从有人称动词借用的无人称动词构成。无人称句中,一般情况下,中性代词il为形式主语,而真正的主语是动词后面的名词、不定式和从句等,动词只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从无人称动词、某些有人称动词构成的无人称句、某些代动词构成的无人称句以及半无人称句四个方面,通过例句阐述了无人称动词及无人称句的构成、特点与用法。  相似文献   

18.
元遗山(好问、字裕之,1190—1257)是金元易代之际的北方文雄、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经世致用的思想家。遗山生活在金元之际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金代中后期,王安石的新学、苏轼的蜀学流行于中原地区,佛学的禅学与道教的全真教、正一教等亦颇有声势,形成儒释道三家并存,互相融通的局面,反映出金室统治者在利用学术宗教上较为宽容、开放的  相似文献   

19.
诗歌“诚本”说辨析─—从遗山论潘岳谈起降大任在《元遗山新论》①中谈及遗山有关潘岳的论诗绝句时,我提出遗山之失,是虽应不齿潘岳趋炎附势的为人,俱无需否定其《闲居赋》的艺术价值。因为人品及其人之文品,在往不一致,对人品之评价不宜等同于对文品的评价。这个看...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元代文学,历来标举元曲(实指戏曲),但诗歌在元代并没有停滞不前。元灭金至明建国的百余年间,尤其是仁宗恢复科举、重用文人以来,诗风日盛。仁宗至文宗朝,四方俊彦,萃于京师,笙镛相宣,风雅迭唱,而其中以虞集、杨载、范(木亨)、揭傒斯四人,成就最著。“元诗称大家,必日虞、杨、范、揭。”四人中,又数虞集为巨擘。“盖继元遗山而为文坛祭酒者,诚非集莫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