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北大 华山论剑 高考过后,全国各地高校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招生季节。而其中最惹眼的依然是“双子星座”清华、北大对各地状元的争夺。北京地区的文理状元尘埃落定。文科状元王钥非北大新闻系不去,而理科状元陈鑫对清华计算机情有独钟。广东的三名高考状元,一名被北大录取,两名被清华收获,江苏的外语状元则花落北大……除此之外,在上海,清华、北大“抢走”130名高分考生,在广东、江苏、湖南等许多省,因生源较往年普遍看好,两校纷纷临时增招扩招。  相似文献   

2.
李昌森 《中华魂》2014,(21):25-25
继《66.8万元的奢侈培训饭就能随便吃?——追问部分官员热衰参加“天价学习”背后》引起社会关注后,今又曝出“北大7年办4000多培训班”的丑闻。(7月19日新华网)北大是中国人心目中与清华齐名的最尊贵的高等学府,如此离奇和荒诞,所激荡出来的涟漪可以想象。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内地不同层次上的大学围绕生源麈战正急之际,近年来,港澳高校和国外高校也开始大规模抢占中国内地中学生市场。2005年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的录取分数线只有470分,然而2006年这一年一跃就增加到了634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香港大学来内地疯狂抢夺优秀生源呢?并不是现在的学生崇洋媚外,也不是向往香港的新生活,这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已经悄然展开。高校争抢生源2006年伊始,网上流传着"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的说法。数据显示,从2006年港校在内地的招生范围增加到20个省市后,北大、清  相似文献   

4.
大学自主招生选拔考试有打破信息不对称的趋势。由于制度性特许而获得先行地位,"北大"与"清华"为首的两个高校集团的竞争性自主招生,不仅发生于联盟内部,更影响到外部即高等教育整体,无论在广义或狭义上,都只加剧优质生源从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大学地位的演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在各相关主体的博弈和体制与机制变迁中进行,因此,教育选拔,首先选拔的是制度,其次才是选拔人。"北大"与"清华"自主招生之争的经济学意义,就在于它用更宽泛的资源要素视野观照教育,从制度转型层面,撬动了我国高教领域资源配置方式的若干改革。  相似文献   

5.
文化意识与理性精神傅漩琮,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傅璇琮今年是清华大学中文系建系70周年暨复建10周年,学报特辟“清华人文传统和学术风格笔谈”一栏,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我于1951年秋考入清华中文系,第二年夏即因院系调整,合并到北大。在清华虽然只有一...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外资企业始终吸引着就业大军的目光。有人曾对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航、北外贸易等6所大学的3867名学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63.95%的大学生把外企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那么在通往外资企业的路上,你准备好“通行证”了吗?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北大人"或"清华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但是"北大人"和"清华人"之间,却从来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清华人挺起坚实的胸脯说:在两校无数次的对抗赛中,  相似文献   

8.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了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长期控制舆论阵地,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制造了种种谬论。多年来,“四人帮”及迟群等两个黑干将严密控制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篡党夺权的前哨阵地。他们拼凑反革命别动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充当篡党夺权的急先锋。同时,他们还通过在北大的代理人和“梁效”直接控制原《北京大学学报》,作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一个反革命舆论工具。一九七四年五月,“四人帮”那两个黑干将为了进一步控制北大学报,还擅自决定把北大学报改为北大和清华两校合办,规定每期学报不但都要由“梁效”的头目布置宣传中心、确定目录、审查定稿,而且最后还必须经过那两个黑干将点头同意才能付印。三年来,他们控制利用北大学报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了大量的反革命舆论,在国内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党对人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这笔账必须彻底清算。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24日至25日,来自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30余人,会聚在湖南岳阳的南湖宾馆,举行了主题为“社会公平正义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环球时报》、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湖南理工学院承办。来自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教”与“研”两大职能,阐述“教”为本,“研”为辅的基本思想。指出“教”是高校的核心目标,“研”则可以促进实验室和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促进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同时,教学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此外,对摆正“教”与“研”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数字     
《社区》2012,(16):7-7
清华84名 亿万富豪居造富大学排行榜首 5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2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清华培育84名亿万富豪校友,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首次超越北大(82名)夺得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冠军。浙江大学66名、复旦大学46名分居三、四名。  相似文献   

12.
《宿州学院学报》2013,(11):54-54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在安徽建筑大学开赛,来自全国180余所(含北大、清华、中科大在内)高校的两千多名选手带着造型各异、功能不同的机器人一较高下。在此次比赛中宿州学院机器人代表队在44项比赛中展开角逐,共获得全国季军二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九项,三等奖25项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3.
咪拉 《北京纪事》2011,(10):30-33
2011年高考,有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北京市四名高考状元全部选择就读香港的大学,各大媒体打出醒目的标题:“2011年高考,北大0:4完败香港高校”。香港大学今年从内地共录取学生291人,包括17个省、市级高考状元,然而,在这近300名精荚赴港镀金的同时,一位香港考生却逆流北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两年前,  相似文献   

14.
年末,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惠普、西门子、NEC、美国礼来亚洲有限公司、三井物产等5家跨国公司人事经理就“中国青年的职业前景与跨国公司的在华战略”为题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经编辑整理成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24日至26日,中德大学校长论坛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德国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等8所德国高校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中国高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教授治校”的主张和实践——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首倡并在北大实行了“教授治校” ,使北大的面貌为之一新。蔡提出“教授治校”的主张 ,一方面因为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一方面为了匡正旧北大的腐败校政 ,实现他“教育救国”的理想。研究“教授治校”的主张和实践 ,吸取其合理的部分 ,对当今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北大、清华作为高校代表,中央物理研究所、北平物理所作为研究所代表,以及物理学会进行整体人员分析,从而凸现留学生群体在物理学体制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咪拉 《北京纪事》2009,(5):67-68
与北京的不解之缘 95岁的女国学大师叶曼先生,在大陆还是个“新人”。殊不知70多年前,叶曼先生便与北京有着不小的渊源:时年20岁的叶曼,同时报考了清华、北大和北师大。在发榜的报纸上,她没有在清华的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却在北大试读生中看到了自己。  相似文献   

19.
章咪佳 《21世纪》2010,(6):29-29
法国巴黎的高校正在进行改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是合并巴黎现有的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形成3所联合大学。巴黎大区目前共有30万名在校大学生,数千名大学教师,是法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但一直面临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彭龙富 《可乐》2011,(9):73-73
抗战期间,清华与北大、南开大学一道迁至昆明,合并成西南联大。转学西南联大的李政道选修了叶企孙的电磁学课。虽然叶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幽默有趣.还吸引了不少外系的学生,但李政道只顾低头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