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十九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残暴,寄托了哈克乃至整个美国民众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本文深入分析了哈克的个人道德观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追求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2.
复活的历史——试论君特&#183;格拉斯的最新力作《蟹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于2002年2月推出了新力作<蟹行>.小说以二战时德国巨型海轮"古斯特诺夫号"被击沉为中心,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把一幅幅历史画面与当今德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超然度外、客观冷静的笔调,对死亡和悲惨进行了展示式的描写,而把道德和伦理的评判让度给了读者.<蟹行>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历史意蕴,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蜚声国际文坛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对马克·吐温推崇备至.他说:"所有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马克·吐温写的叫《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以下简称《哈克》)的书。"①在《哈克》一书中,他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美国生活中悲惨的现实.马克·吐温自己的论著,如《费尼莫尔·库珀的文学罪责》、《威廉狄恩·豪威尔斯》,表明他是非常了解他的前辈和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并通晓美国文学史的."在《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学会运用大结构、悟力.这种悟力,早期的幽默大师们在他们的奇闻轶事中曾反复使用过."②马克·吐温充分意识到文学潮流和…  相似文献   

4.
海明成曾写到:“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都起自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中间最好的一本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也许只有象《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这样的书方能受之无愧。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批家和讽刺家。《哈》书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故事虽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50年代,但却写于种族歧视仍然极为严重存在的80年代。作者通过一个名叫哈克的白人孩子帮助黑奴吉姆逃亡的故事,描绘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中…  相似文献   

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初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享誉世界的风格大师.她年仅三十五岁短暂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一生对"家"充满了向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娃娃屋>(The Doll's House)一文,来展示作者曼斯菲尔德的人生经历及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理查德·杰弗里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描写自然和乡村生活的重要作家,其<捡橡果的孩子>以一个小男孩寂寞的生与死反映了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乡村下层社会的生存困境以及道德与宗教的异化.本文着重讨论<捡橡果的孩子>如何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中人类生存的残酷和悲剧.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9,(10):8-11
马克&#183;吐温(HarkTwailn 1835-1910)本名塞谬尔&#183;朗赫恩&#183;克莱门斯。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马克&#183;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8.
一八五六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实主义代浪漫主义而兴起。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无论在马克·吐温个人的创作道路中,还是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语言艺术价值看,都可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它是马克·吐温长期酝酿思索的结晶,是他借助儿童纯洁真实的眼光来看世界的成功之作,其间凝聚了马克·吐温大半生的经验,闪耀着哲理和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爱米丽是一位与世隔绝、不顾现实变迁而一味坚持自己独有生活方式的人.她倨傲高贵,又充满了对负心爱人的无情报复.结合美国内战之后美国南方重建的历史事实,爱米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牺牲品,是一个已经异化的边缘人形象,而且她还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囚徒.  相似文献   

10.
苏姗&#183;哈克使逻辑哲学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对于逻辑系统与现实原型“恰当相符性”的不断探索。逻辑理论具有可修正性,经典逻辑的公理和规则本身需要不断修正,多种非经典逻辑的出现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原型的要求。逻辑的中心问题则是有效论证与非有效论证的区别问题。关于论证有效性的评价,哈克提出,存在着形式的(语形的)、实质的(语义的)和修辞的(语用的)标准这样三种由强到弱的有效性标准。法律论证的核心问题也是论证的有效性,可以把苏珊&#183;哈克的逻辑哲学思想灵活运用于有关法律的逻辑与法律论证的评价标准的分析,并且将哈克的这三种有效性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在“大我”对“小我”的压制、伦理原则的等级化以及道德二难境地的消除这三个方面,“十七年”文学作品显示了一体化伦理规范的强大威力;在其压制下,个体自由伦理逐步泯灭。这种道德理想主义极端化的后果便是道德专制。  相似文献   

12.
霍桑小说《红字》虽然不是一部研究道德哲学的著作,但却是一部反思自己祖先宗教信仰,表达自己宗教态度的作品。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是一个具有"真正的人性"的人,即"罪与赎统一"的"完全人性"之人。对于这样一个天使般的人却遭受自己祖先无情的迫害,作家道德良知让他不能不承担为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女子鸣不平的道德责任。虽然,作者从始至终没有一句对主人公海丝特与当地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相爱生女之事做出明确的道德评价,但字里行间却渗透着作家深沉、繁复的思想命意,彰显着作家对宗教、对人生复杂的情感,宣泄着作家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也高扬了作品丰沛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荀子》中的“智德”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提及"知"(智)达487次,显示出对"知"(智)的高度重视.荀子突显"心"(解蔽心)的认知意义,将"知识"作为"智"的第一要义;把"是是非非"看作"智"的第二要义,将其视为"智德"的主要内涵.荀子的"智"有不同等级之分,"智德"并非只是作为辅"仁"的次德,而是与"仁德"等量齐观的主德.其意义与价值在于:承接孔孟对"智德"的重视,将"智"提升为建构整个道德实践论的基础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十分丰富,"仁政"思想、"重教化"思想、"明君"思想、"民本"思想、"举贤才"思想、"礼刑并用"思想是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这些思想,可以成为我们今天以德治国方略的思想来源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否定终极的、普遍适用的道德真理的存在。从某个民族、某个群体甚至个人的道德观念中无法推导出一个人类普遍接受的道德认知,道德归根到底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状况上的阶级的道德,但他并不否认道德的共同性的存在。当下全球普世伦理的诉求,应该充分尊重各民族、各群体中客观存在的多元化道德认识,保证不同民族、区域及其各特殊文化传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理解,广泛吸纳人类在"共同生活实践"中得出的阶段性的道德认同,跳出抽象的主观设计的道德研究方法,到现实的生活世界,特别是到共同的利益基础中去开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辨证分析,探讨“德法共治”思想的丰富内涵,进而说明实施“德法共治”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爱”与“公正”是人类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起始范畴”。培养儿童具有一颗公正的、爱人爱己之心 ,不但是社会的需要 ,更是儿童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施“爱”与“公正”教育的有效途径是 :转变教育观念 ,引导儿童学会做人 ;端正教育者行为 ,重视身教。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也是一个千古话题。人们不断追问“道德是否可教”?其实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不同的语境下设问的,所问的不一定是同一个问题。因此德育研究首先是梳理“问题”背后的学科立场和话语背景;有了清晰的视野和思想脉络,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体现着主体间性的交互作用。当前的大学德育仍然是一种知性德育 ,强调道德理性 ,缺乏真正的交往 ,导致了德育的弱效。由知性德育向交往德育转变 ,应成为大学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0.
重建道德文化要考虑现实,个人觉悟高低不同,若一味强求过高的道德准则,则难以在大众中贯彻实行.“敬”是修身、涵养的修炼,是一个相对容易让人自愿执行的道德规范.能在人心里唤醒平凡的“敬”就是道德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