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一个总体概念,它是与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恩格斯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列宁也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后,必将实行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定的经济制度,它是作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物被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运行机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运动形式。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这些基本的经济制度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与基本面貌。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中,整个社会经济是由成千上万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所组成,社会经济活动是众多的商品生产者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市场竞争为特点的商品经济运动之中,它的运动方式以市场机制为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表现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公有制使按比例自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社会制度,并断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用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代替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上,而有计划按比例正是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另一种经济形态。这种观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间,延续了一百多年了。今天,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现象,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现象。这就是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不能成立的。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性质问题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通过剥夺剥夺者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此改变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形式,结束了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进入一个有计划发展的新时期。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必将是有计划地发展社会生产的预见,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①“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②。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突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不切实的错误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然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就不能发展商品经济,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然排斥计划经济。形成这种错误观念的理论根源之一,在于对什么是计划经济和什么是商品经济理解不够。人类社会生产,按其发展只能表现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经济实体,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而计划经济仅仅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而言。它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讲话的精神,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其主要理由是,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决定的,是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保证,而市场经济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必然导致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这种长期在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把  相似文献   

7.
一、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只是计划经济,而且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实质上计划经济的对立面不是市场经济,而是自由经济。即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它可以是自由泛滥的,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铲除了造成社会生活混乱无政府状态的根源,为社会生产过程中人、财、物诸因素实现最优组合提供了可能,使得整个社会生活朝着预定的目标,有组织、有秩序地前进。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概念,它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但其又必须依存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还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结合,是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志.作为两种不同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其主要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和市场主体不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不同;分配制度不同;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不同和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目标不同.明确二者的区别,对于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但在“二战”后,这种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论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共有的社会经济现象,但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国有企业职能却带有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烙印”。本文主要针对《关于国有企业职能的再思考》一文的有关观点,提出了国有企业职能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等观点,并对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国有企业职能的差别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经济基础上,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篡改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必然要集中在否定公有制,鼓吹私有制上 。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不能“全民财产私有化”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它与生产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经营管理与资本主义不同,它的生产进行方式最节约,这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者直接为自己也为社会而进行公共劳动,劳动的普遍性和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所有这些优越性决定了它的内在特征,就是实行节约制度,它为最充分地利用一切生产资源——劳动、固同定基金、原材料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国民收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国民收入,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一样,是由物质生产领域内创造出来的,但由於两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不同,由於社会生产目的不同,由於『苏联的国民收入,同全部社会生产品一样,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形式与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形式的基础上,来生产、分配与再分配』的,因而苏联国民收入的社会经济内容构成方面、分配及再分配终极使用方面,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有着原则上的重大区别。在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所有制的存在,它本身虽然意味着将随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鉅大发展而逐步变化,走向经济上单一的全民或国家所有制形式;但是,很显然地,这里已经没有生产资料为任何私人占有,剥削阶级澈底被消灭,生产关系——人类在物质财富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已获得根本的改变,生产关系基础乃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些经济著作和文章中,人们忌讳“竞争”二字.他们总是把竞争同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等资本主义的苦难联在一起,甚至把竞争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作为一个经济规律来表述.这种见解是值得商榷的.竞争并不来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比起资本主义制度来说,要早得多.是人类社会出现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的时候,就出现了竞争.马克思说:“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1页)竞争自从它产生以后,已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给  相似文献   

16.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不同的所有制,决定了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性质。毛主席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毛主席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是所有制变更了。 在“四人邦”制造的篡党夺权的反革命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否定我国生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是主张以某种形式和程度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控制,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否定,进而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促进人类解放不断实现的发展着的理论、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苏联模式为原始样板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特征的,与资本主义既相互竞争、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追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处于改革进程中的社会样态。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本世纪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西方经济学著作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般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把它们当作与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的范畴,即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起  相似文献   

19.
一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按比例发展,是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经济的巨大优越性,就是它的计划性。这种计划性意味着经常自觉地保持适当的比例和平衡,意味着各个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只有这种计划性,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是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直接相对立的,与资本主义那种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直接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将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具体劳动从属于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为了交换;资本的求利本性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围绕交换价值而展开,因而环境破坏与生态危机不可避免。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和平环境下的无政府地域的成功范例为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建构起生态社会主义——它的远期生产目标是为了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它代表着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又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要;其特征是以生态为中心的快乐生产,使用价值和质量高于交换价值和数量。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这种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改变人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