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共生哲学拓展到民族学研究领域,构建民族关系研究范式,是实现民族关系研究从传统的、经验式的、定性的探讨转换到逻辑的、量化分析的一种范式创新。基于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通过探讨民族共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建立民族共生关系的逻辑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把民族平等、成果共享、互惠合作、共同进化的理念诉求,落实到具体、可以量化的现实层面,为分析、评价、调控民族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范式支持。  相似文献   

2.
建立我国民族关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关系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因素十分庞杂,应当用系统动态分析方法进行跨学科整合.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应当来自总结民族关系现实结构的理论模型;具体指标的遴选,应当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应当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测量验证;指标体系的效用,应当具有定量-定性、发现-解释、考绩-导向、监测-预警、预测-预控等诸项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2宁夏生态移民调查情况,分析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结合定性和定量指标,构建起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提高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为民族关系的监测、预警提供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我们党第一次正式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视野里阐述和谐概念,意义十分重大,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讨论十分热烈.本文从和谐民族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及与相关问题的关系的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和谐与平等、团结、互助并列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最新诠释和创造性发展.本文拟就和谐语境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念、内涵、特征、路径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上是和谐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发展和完善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加强社区民族工作对促进和谐民族关系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和谐民族关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民族关系主要包括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及建设和谐民族经济关系、和谐民族政治关系、和谐民族文化关系等。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和谐民族关系的标志;经济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经济基础,政治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政治保障,文化关系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9.
2002年前后,学术界开始讨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党的正式文献中,首次把“和谐”放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中来阐述。学界随即掀起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热潮。基于2002~2012年已有和谐民族关系研究成果,对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谐民族关系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和谐与平等、团结、互助并列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新诠释和创造性发展.我们认为,和谐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基本国情,如何处理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进步,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认真分析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现状,找出解央民族问题,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方法路径,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是汉族聚居区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城市,青岛市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的民族关系问题,对于认识少数民族在东部沿海城市中的作用,做好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是一种逐渐走向和谐的历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主客观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但其总体上依然充分显现出一种“走向和谐”的大趋势。因此,“走向和谐”可以视为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4.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是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在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彼此和谐相处。因此,和谐是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民族关系是反映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各民族主体间、各民族主体内部各部分间关系的现实状况之总和.民族关系既是一个整体,这是就一定历史时期或社会、地域而言的;民族关系又有无数的个体,这是就特定民族主体之间而言的.民族关系理论研究视域中,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质的方向是一定的,但从量的角度来加以讨论,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谐量是一个度量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特点节点或特定阶段状况的全新概念,有众量、增量、融量、蚀量、变量等参考值,体现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进程的不同境界.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里,不断积累的和谐量,推进着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向更高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我国建立了团结、平等、互助的民族关系,但因一些历史原因,也存在个别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其中有由于经济发展落差出现的问题;有各民族问文化交流不畅出现的问题;有复杂的国际因素导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的关键是要不断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和打击国内外分裂势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伦理是处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行为准则,其间的宽容忍让、重情尚义、守望相助等优良的道德传统在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尤其具有代表性。湘西地区各民族关系之所以能够长期以来得以和谐发展,与他们的民族伦理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科学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是西部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不仅对发展民族及民族地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对解决我国民族关系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中,对民族人才的需求具有政治、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国内及国际形势等复杂背景。培养民族人才在现阶段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9.
文化涵化与民族关系——湘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涵化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在文化涵化的过程中,湘西地区不仅在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获得巨大发展,而且也推动了该地区民族之间的关系和谐。因为,它能使湘西地区各民族人民增进相互之间的民族认同感,并在掌握汉族认知符号系统的基础上,树立国家观念,从而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新疆来说至关重要,它既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和繁荣富强。在新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对于巩固边防,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