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从关系逻辑的观点看,三段论并非如卢卡西维茨所认为的那样是根据普遍词项的A、E、I、O关系所进行的推理,而是根据类的分子与类的分子的等同于或不等同于关系所进行的推理。三段论是量化的间接关系推理。三段论逻辑,是比命题逻辑、量词逻辑更为特殊的逻辑,用一般的量词逻辑是无法说明所有三段论有效式的有效性的。  相似文献   

2.
论波爱修斯与古代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波爱修斯是古代逻辑向中世纪逻辑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翻译和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探讨了波菲利关于共相的三个问题;对假言命题和假言三段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斯多亚学派之后重新奠定了命题逻辑在整个逻辑学说中应有的地位.波爱修斯的逻辑理论是中世纪逻辑学进步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亚里土多德对逻辑理论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创造三段论,他自己以及后人都公认这一点.三段论不仅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而且直到现在在传统逻辑理论中占据着显著地位.《三段论》中的《分析前篇》是阐述三段论的最重要的论文,其内容之详细,系统之严格,至今还令人赞叹.本文对《分析前篇》中有关直言三段论部分,参照现行逻辑教材体系,编排分类,试作述评.  相似文献   

4.
刑事法律论证的逻辑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三段论是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法律论证模式,其背后的逻辑基础是什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根据传统观点,法律三段论的逻辑基础是直言三段论;演绎逻辑基础论者主张演绎逻辑是法律三段论的逻辑基础;反演绎逻辑基础论者基本上否定了逻辑在法律审判中的作用。现实主义法学派的反演绎逻辑基础论观具有片面性,法律三段论应有其逻辑基础,应以非单调逻辑作为逻辑基础,用缺省规则表达无罪推定规则,重新修订传统法律论证理论,探讨刑事法律三段论的逻辑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对形式逻辑作一初浅的界说,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几个有关的问题.一、形式逻辑及其研究对象17世纪末,波尔·罗亚尔的逻辑问世,这是一本修道院学生用的逻辑教科书.该书论述了名词、命题、推理等.在推理中既包括了三段论,也包括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此外还论述了方法论,其中涉及到了归纳推理.这本书对以后逻辑教材的编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通常所说的形式逻辑,既包括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也包括归纳推理,这似乎可以说是从波尔·罗亚尔逻辑开始.这种形式逻辑是一个教科书体系,演绎与归纳虽是不同的科学体系,但作为教科书,没有什么不可以把它们编辑在一起的.本文所要界说的形式逻辑就是这种包括传统演绎与归纳在内的,教科书体系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波兰著名逻辑学家卢卡西维兹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中,从现代逻辑观点对亚氏直言三段论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开辟了用现代逻辑的工具来研究逻辑史的新道路。近年来,《哲学研究》连续刊载了蔡曙山的《一个与卢卡西维兹不同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形式系统》(1988年第4期)和张家龙的《从现代逻辑观点看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1988年第5期)。这说明我国学者在用现代逻辑的工具来研究逻辑史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亚氏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看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第  相似文献   

7.
逻辑三段论与司法三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三段论与司法三段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司法三段论研究却对逻辑三段论多有曲解,甚至将两者简单等同。文章对这一不当认识及其产生根源进行分析,指出逻辑三段论与司法三段论在推理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有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补救传统逻辑教材对三段论部分讲述的缺陷,本文从“提出三段论推理原则”、“深化对‘式’的研究”、“分格制定三段论推理的规则”、“引进现代逻辑的检验手段”四个方面提出了更新三段论理论体系的意见,对逻辑科学的现代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特别是关于用真值在法与求合取范式法检验三段论推理有效性的问题,更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大纲》对普通逻辑的对象的表述是既不简明又不确切的。关于概念的定义也是很值得商榷的,对直言三段论第一条规则的表述是不严密的,对不相容选言推理规则的表述则是完全错误的。本文对以上各点,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细致分析 ,本文指出墨辩逻辑具有不同于其他逻辑传统特别是亚氏三段论的逻辑特质 ,其主要表现在 :墨辩强烈的实用功利目的 ,决定了其朴素思维的直观性、综合性 ,这使得墨辩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类推论证方法 ;而实用性的要求、类推方法的使用、古汉字系统的特殊性、墨家学说的影响等诸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相互作用 ,使得墨辩形成注重表达式内涵 ,强调思维实际内容的逻辑特质  相似文献   

11.
杜威对命题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逻辑理论,包括制定了特有的命题分类体系,阐述了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对传统三段论进行了工具主义的阐释,同时对于命题的构成即词项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杜威的命题理论为理解逻辑的起源、基础和应用提供了一条值得参考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2.
类逻辑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以类为核心概念,以类比推理为主要表现形式。类逻辑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起源与发展路径:中国古代,墨家的"故""理""类"三物逻辑为类逻辑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在西方,亚里士多德作为逻辑学创始人,在研究三段论时离不开类逻辑思维;培根在科学实验中推崇归纳法,其中也蕴含了大量关于"类"的内容。随着时间推移,中外类逻辑研究更加深入,类逻辑思维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创新功能,是现代类逻辑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传统逻辑对复合三段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的客观现实,从复合三段论是否受“格”限制两个方面总结出了复合三段论的全部有效形式,并且对有效形式作了有限式、无限式、代表式、非代表式的区分.从而深化了对复合三段论的认识。在复合三段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实用逻辑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区分了两种逻辑观:语言的逻辑观和智能体逻辑观,前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论证(argument)的理论,而论证是一种语言结构,逻辑研究论证的结构特性;后者把逻辑看作一种关于推理(reasoning)的理论,一种关于思考者做了什么以及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的理论。实用逻辑是一种关于实践的智能体做了什么以及反思了什么的理论,它将大大地突破演绎逻辑的范围,去研究许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朱熹借用佛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理一分殊"新儒学理论,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深入阐释了儒学之"格物致知"理论。他提出的格物与致知(格物与穷理)辩证统一的心性修养途径和方法,与培根等近代科学方法论大师提出的科学探索方法非常接近;但因其格物穷理思想建立在"理一分殊"唯心主义基础上,加之他不愿突破儒家伦理框架束缚之形而上学特质,他的"格物穷理"思想,终未走向真正的科学精神和方法之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没有系词,这是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传统词项逻辑推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程仲棠先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它的错误在于把逻辑载体当做了逻辑本体;逻辑本体是客观的、唯一的,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承载相同的逻辑本体.程先生的论证有失偏颇.第一,某种语言可以表述一种逻辑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语言就可以发明出该逻辑.第二,“逻辑本体”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对于逻辑学来说,它是一个不必要的假设.第三,传统逻辑的规则产生于自然语言的用法,古代汉语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先贤未能发明出类似于三段论那样的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对印度佛教逻辑的认识有普遍的误解。印度逻辑史上首次创建演绎论证式应当归功于佛教逻辑。陈那因明和法称因明是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陈那因明为印度演绎逻辑打下基础,法称因明最终使论证形式完成从类比到演绎的飞跃,使之达到西方逻辑三段论水平。  相似文献   

18.
皮尔斯是现代回溯推理理论的奠基者,针对回溯推理的研究是从创新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理论出发的,并提出新的推理分类理论。这一理论又促进了回溯推理理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