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仍沿袭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一书中提出的基本观点。斯大林认为: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不发生直接联系,不构成一对矛盾,上层建筑“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着重号是引用者加的)斯大林的基本观点展开来说就是:生产力仅仅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同上层批筑发生间接联系,对上层建筑起间接的或者说“归根结底意义上”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不发生直接联系,对上层建筑没有直接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要弄清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对各种形式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应该说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本文的中心议题是:直接联系也是有中介的,同时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兼谈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关系。一、有没有无中介的联系?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普遍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好些同志都谈到了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大家对这两种形式的联系所下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直接联系是没有中介的联系,间接联系则是有中介的联系。但是,究竟有没有无中介的联系? 黑格尔是不承认存在着无中介的联系的。他提醒人们注意中介的普遍存在,指出中介  相似文献   

3.
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之间既有间接的联系,也有直接的联系;这些联系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而至今被人们忽视或不被人们所承认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直接联系,其实从上层建筑一产生起就存在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在它们之间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对矛盾,形成矛盾运动。提出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理论,对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一直沿用1950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即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不发生直接联系,因而不构成一对矛盾,上层建筑只是“通过经济的中介,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①多年来,我国在研究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仅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丕之、汝信合著的《黑格尔范畴论批判》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对于研究范畴理论和黑格尔哲学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范畴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某些最普遍和最本质的联系的思维形式。研究范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  相似文献   

6.
<正> 《易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散见于“十翼”的《彖传》、《象传》、《系辞传》以及《说卦传》中,只是分别提出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些重要范畴,尽管也论及某些范畴间的联系,但并未形成系统。如果按照认识的规律和方法的程序,可以将这些范畴作系统的排列,从而可以看出《易传》的作者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识,因而在他们的论著中才会出现这些范畴,成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胚芽或先导。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政治学、哲学、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学科和领域。刘英杰博士撰写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立足于技术霸权时代意识形态出场方式的变化,把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两个在传统哲学教科书中没有直接联系的概念建立起新的本质联系,并对科学技术何以成为意识形态,怎样成为意识形态,传统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虽然《周易》与《文心雕龙》的比较研究早已受到相当的重视,但专就《文心》中情与言、物与情、心与言等对范畴之间的关系而联系周易来谈的还不多。实际上,以上几组范畴对《文心》对《周易》的接受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每当前述几组范畴并列于骈句之中时,总是存在着表与里、外与内、本与末、主体与客体这样的对待关系。其次,所谓"心物"关系,又分为由外及内的"物—心"和由内及外的"心—物"两类关系。而对于这两种关系,《物色》篇作了全面的阐发。最后,《易传》对《物色》篇的影响,远不止于"联类":在生命美学层面上的契合,才是刘勰的真意所在。  相似文献   

9.
宪法学范畴是宪法学理论体系的架构.宪法学范畴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与层次,本文将宪法学范畴的逻辑结构分为基石范畴、基本范畴、一般范畴这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范畴成为宪法学体系的支柱和支点,为宪法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将复杂的宪法现象以合理科学的逻辑结构联系起来,共同形成了宪法学这张宏大的网.宪法学的基石范畴是人权,基本范畴包括权力与权利,宪法与宪政两对对应范畴,一般范畴由基本范畴分解而来或直接间接派生,在稳定的基础上有较强的开放性,本文基于这三个逻辑层次对宪法学范畴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0.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建立《资本论》的范畴体系的基本方法之一。笔者认为:学术界中有人错误地把这一方法理解为从简单范畴向复杂范畴外在进展的知性方法。所以,本文拟从马克思的世界观出发,联系黑格尔的思辨方法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方法以及《资本论》中的其他辩证方法来考察和阐明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客观基础和辩证本性,以期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一辩证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科书,都认为劳动创造了语言,然后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了意识的产生。我认为这种提法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和思想史一致的观点是相矛盾的,下面做一番浅述,不当之处,恭候同志们批评。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中,谈到过语言和思维范畴的联系,认为语言是思维范畴的表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语言里,语言也总是包含着思维范畴。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里,曾经对黑格尔的这番话产生联想,提出思想的发展史和语言的发展史是否同一或一致的问题,并把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政法制度、设施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还是属于社会存在范畴?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过去的一些哲学教材,往往把它划入社会意识的范畴。现在有的同志又把它们划入社会存在的范畴。邹永图同志就是持这种看法的。(《对“社会存在”范畴的一些理解》,《学术研究》1980年第5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范畴初探》,《哲学研究》1981年第10期,以下简称《初探》;《对“社会存在”范畴的再理解》,《学术研究》1981年第5期,以下简称《再理解》)但我不赞成把政法制度看成社会存在,仍觉得有进一步商榷的必要。我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气、象、味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基本的元范畴,气、象、味三者的相互交融、衍生又衍化出无数的子范畴与范畴群,从而构成中国古代文论的梯级范畴网络,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文学的特征、规律、本质联系的全面把握。“象”主要涉及文学的反映对象及创作客体的性质特征,《文心雕龙》是“象”范畴确立和衍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形象及文学意境的创造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意境理论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象不少同志指出的,探索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唯物辩证法逻辑结构体系的思想,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列宁的某些论断、札记或“要素”,而必须着眼全局,通观《哲学笔记》的全部内容,寻找列宁构筑辩证法体系的基本线索和设想。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我们发现在《哲学笔记》中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初具规模的唯物辩证法逻辑结构。这一逻辑结构贯彻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三者同一的原则,以“联系”范畴为起点,以把握整体普遍联系为对象和内容,科学地表明了唯物辩证法学说的实质、核心和性质。本文对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唯物辩证法理论逻辑结构的基本思想作一些初步探讨,着重指出它对辨证法体系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密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等具有重要意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得以在基层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茂南区G街道10个社区的调查,对当前基层干部和普通民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要制定征集群众意见制度和定期接待群众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党员干部和用群众的评价来考核党员干部,促使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以促使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更有效地运转。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时期,党和红军的生存空间转移到了农村,激烈的战事、艰难的生存环境,迫使毛泽东不得不进行这些思考:联系哪些群众、联系群众的哪些方面、直接联系群众的办法有哪些。毛泽东在探索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过程中提出要重点关心群众生活,并在直接联系群众的载体方面要求做到:"做宣传"、"树形象"、"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7.
“原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既定事实。以《淮南子·原道训》、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韩愈《原道》、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四篇为主而联系思想史探讨古人的原道观,考察这种体用思辨影响中国文论的生成,在系统建构上存在着体用本末的思辨执着,在具体的言说方式上体现为以言求意的本体论旨归、以物证道的体悟式批评、始琢终朴的相悖性达成三方面的特征。结合《原道》作品的存在形态可以观察到中国文论的“潜体系”特征:在理论上体用兼顾保证上下圆融无滞,在操作层面上则警戒于坐论玄虚遂使以用为主,这联系于文论在理论和实践上不可分离;在本体论范畴、体用性范畴、功用性范畴三者间总呈现出以用为主、以体统用的表达特征;在具体的论述方式上则呈现为用归于体、预期于与智者对话而求得“秘响旁通”的言说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形式的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不仅为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范畴。因而我们应当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范畴的丰富内容作深入研究。本文仅就其经济联系形式的属性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系统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范畴系统化问题并不新奇,美学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其各自的体系,形成不同美学范畴系统。但作为一种自觉的理论意识还是近几年的事。我国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是80年代中期开始的。自1982年哲学家张岱年在《哲学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开展对中国哲学固有的概念范畴的研究》和方立克在同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开展哲学史范畴的研究》两文后,哲学界形成了一股对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的热潮。这股热潮直接影响着美学家们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整理和研究的兴趣。但当时美学家们还仅仅是限于对单个中国古代美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熟知恩格斯有这么一段精采的论述:“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0页)笔者以为,辩证法要在理论上如实地反映这幅画面,首先应必须研究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其辩证本性。联系范畴显然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范畴,本文就这一范畴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一概述。一、哪一种定义更为妥当?现有的教科书中给联系所下的定义略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联系指的是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