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要弄清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对各种形式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应该说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本文的中心议题是:直接联系也是有中介的,同时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兼谈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关系。一、有没有无中介的联系? 近几年来,哲学界对普遍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好些同志都谈到了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大家对这两种形式的联系所下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直接联系是没有中介的联系,间接联系则是有中介的联系。但是,究竟有没有无中介的联系? 黑格尔是不承认存在着无中介的联系的。他提醒人们注意中介的普遍存在,指出中介  相似文献   

2.
<正> 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与我国哲学界把对立面的联系归结为(普遍)联系的本质联系的倾向不无关系。因此,有必要就普遍联系和对立面的联系的关系,作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有些学者认为,经济改革的关键是所有制的改革。其理由是国家所有制限制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不能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用企业所有制或私有制代替国家所有制。这无异于说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关键是改变国家所有制,实行企业所有制或恢复私有制,无须借用发展商品经济的名义。事实上,商品经济存在于不同的生产方式,与所有制的性质没有直接联系,把国家所有制改变为企业所有制或私有制无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为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是公有制的壮大而不是回到私有制或者使私有制永存。  相似文献   

4.
论联系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恩格斯给辩证法下的这一定义,说明了“联系”在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讲辩证法不强调“联系”,直到现在,我们一些哲学教材仍没有给“联系”以应有的位置。因此,当前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对于我们树立统筹兼顾的全局观念,按辩证法办事,贯彻执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把同一性的基本含义规定为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两种情形的观点,已被理论界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联系(依存)和转化的关系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拙见。 在哲学史中,有不少的哲学家,如:赫拉克利特、老子、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等都曾论述过联系和转化的关系,但只有黑格尔才第一次较全面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在黑格尔看来,相互对立的概念,不仅离不开对方,而且只有在对方中,并通过对方而回归于自身,才使双方各自具有了规定性和现实性。什么是无限?无限是有限之自身超出和回归,如此等等。列宁对于黑格尔的这一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列宁指出:“看起来,对黑格尔来说,这里主要的也是把转化指出来。从一定观点看来,在一定条件之下,普  相似文献   

6.
一 何谓知性?所谓知性就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从事物的总的联系中抛出某一方面,而暂时撇开其他方面,在区别和分离中考察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或思维过程。它是思维或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坚持对象的分离和固定的界限,具有“僵化”、“片面性”和“有限性”。何谓形而上学?所谓形而上学就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它的特点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相似文献   

7.
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但是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中的意义,迄今却很少为人所注意。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笔者曾在一九七九年第四期《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了《论联系》一文,主要对什么是联系,联系在辩证法中的地位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本文则想就联系作为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普遍联系和具体联系,联系与条件等问题,谈一些看法以引起讨论。联系是物质存在的最普遍的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存在是以物质的各种不同形态而存在。恩格斯说:“我们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体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以态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态粒子存在的话。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伴随人民币强势基础的不断累积而产生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有直接与间接两条释放渠道。人民币直接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弊多利少;本文提出人民币间接升值论,认为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稳定”便于操作、破坏性小,有利于缓解当前对外经济摩擦,实现特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并可保持我国国际经贸环境的稳定与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9.
一 过去说经济法是在民法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主要是就经济法的由来而言。经济法最先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不是对民法的否定,而是在继承民法范畴的前提下对其原则及调整方法等加以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同民法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经济法的  相似文献   

10.
论表面联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合同有效性 (缔约能力、形式有效性和实质有效性等 )问题发生法律冲突时 ,目前一般是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指导进行法律选择和适用。但是 ,最密切联系原则无法满足合同关系所特有的对“有效性”的强烈需求。解决国际合同有效性的法律冲突需要一种不同于以往规则的崭新指导原则。为此 ,本文提出“表面联系原则” ,并从合同有效性需求的正当性、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局限、法域选择与规则选择之区别、最密切联系原则与表面联系原则的区别、有效性理论、表面联系原则的功能、表面联系原则的具体适用和例外等方面详细论证了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论联系与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系与矛盾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哲学范畴。自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这两个范畴在使用中产生了严重的混淆,其根本原因是把对立统一规律意义上的矛盾范畴推展到普遍联系范畴,同时还有矛盾概念嬗变方面的原因。本文考察了作为哲学范畴的联系与矛盾相混淆以及因此而造成某些理论混乱的情况,从而提出:作为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普遍联系范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理论联系实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昌 《河北学刊》2005,25(1):55-61
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实践、生活、创新和感性存在的基本方式。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可能性,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机制的介入才能变为现实;不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论是不全面不深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思维机制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理论和实际在实践思维中的双向对象化同头脑内的实践思维与头脑外的实际活动双向对象化的统一:这两重双向对象化互相包含,互相制约,平行运动。历史创造者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应在哲学原理中占一席之地;生活方式的构成、改进和影响与决定因素的作用,都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的。理论联系实际分为重复的准联系和待重复的创新联系,认识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灵魂;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史和实践史的主线之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论。理论联系实际感性世界范畴的提出,彻底扬弃了物我绝对对立的片面思维方式,确立了物我对立统一的科学思维方式。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同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相适应,也实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性转换;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作为现代哲学基本问题,只是包含并不取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近代以前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机制充分起作用的情况下,每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单位只根据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来决定资源投入量和资源投入方向.假定政府没有对资源配置的调节,那么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小于个别边际收益的经济活动领域内,生产单位的资源投入肯定是不足的.至于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个别边际收益,或在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别边际收益的经济活动领域内,虽然生产单位会有资源投入,但后者所着眼的仍然是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或首先是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而并非社会边际收益的大小,因此这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宏观经济管理从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转换时期,积极地推进这一转换的进程,这对于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推进从直接控制到间接控制的转换,以充分发挥间接控制的特点和优点。我们认为,国家对企业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除企业内部因素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作为前提和基础。当一种管理方式转为另一种管理方式时就必须相应地为之创造转化和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从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  相似文献   

15.
论实践的间接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践的唯直接现实性的理解,展示的是实践本质特性的全面性的破缺。实践不仅本质地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本质地具有间接现实性,即实践的对象性活动固有的生成非主体目的性的后继结果的必然属性。实践的间接现实性的历史根据,植根于社会史和自然史统一中的实践的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客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双向现实表达。其深层的逻辑支撑,在于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中,客体间性与主体间性缠绕胶着的互动必然性。实践的间接现实性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双重的,将实践的间接现实性仅仅赋予负向价值是一种误识。全面的实践控制观的现实化在本性上是有限的。在现实性上,实践间接现实性的正价值扩张和负价值抑制的有效性,规定于主体控制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主流的一致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联系、发展和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关系?这是关系到准确地科学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这里,我想发表点管见,与同志们一起商讨。  相似文献   

17.
刘贺青 《理论界》2007,(1):218-219
目前,学术界对基辛格外交思想的研究很多,但对基辛格联系战略(Iinkage)却关注得不够。联系战略是基辛格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这一战略的内涵及其在外交实践中的运用,并思考它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果联系就是事物多种联系的其中一种,是客观世界的现象普遍相互依存的形式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着一定的原因,而“结果就是原因的表现”。因果联系在客观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已为哲学界所重视并作了不少研究,涉及到因果联系的诸方面。本文只集中讨论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宏观管理体制正在逐步进行着带根本性的转轨,即由对经济的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探讨和研究间接控制的内涵与特征,在理论上阐明实行间接控制的必然性、条件及实施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转轨,逐步熟练地和卓有成效地运用间接控制手段,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间接占有制度是物权法上一项重要的制度,它具有解决物之归属和便利物之交易等方面的功能,在物权法中应有一席之地。废除该制度会造成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