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分别提出于1980s初、后期。Krashen认为,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Swain认为语言输出在语言习得中有显著作用。语言输入假设是建立在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研究之上。语言输出假设是建立在“沉浸式教学”践和认知理论之上。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个终端行为,在语言习得中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经济具有极强的互动关系,互相促进发展。经济对语言的促进作用是决定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阐述经济的发展可以驱动语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能够促进语言的全球化,经济的强大必然提升相关语言的国际地位。语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语言是人力资本、语言是软实力、语言是资源三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测试必须反映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策略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语言测试应该实现策略能力与语言能力测试的耦合。  相似文献   

4.
论语言影响的若干规律——以新疆语言接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接触和影响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必要因素,也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语言影响是在语言接触作用下出现的必然结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新疆是个语种丰富、语言接触频繁、形式多样的地区。新疆语言接触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的地域性。新疆语言接触的圈层规律,是指在语言接触中,因结构趋同、功能差异而形成一个语言圈层;汉语始终处于接触的中心,它对外圈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同样,根据语言传播的波浪特点,它也受到影响语言的反作用。处于内核的汉语同时也是接触语言中的底层部分,是促使圈内语言结构和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语言转用和语言保持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少数族群的语言与国家政治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关系 ,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政策也各不相同。语言保持是立足于族群集团立场的一种语言政策。保持少数族群语言的关键是抑制第二语言使用范围的扩大 ,排除第二语言对母语语言系统的影响。国家语言保持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少数族群语言的地位和威望 ,并使之深入每个国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6.
语言风格是一种特征,格调,植根于语言的材料和规则,生成于语言的运用,是充实语义、渲染气氛、协调交际的手段。语言的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个人语言风格是民族的、时代的风格的个性化,反映人的个性和作风。文体是语言风格的归类。语言是工具,也是“艺术”。语言风格的本质是“美”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模糊性是相对于语言的精确性提出的,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模糊语言是语言模糊性的自然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中,模糊语言起到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运用模糊语言的能力是衡量语用能力和语言交际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从模糊语言的语用和交际功能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论述语言输出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征,指出语言输出是语言实现内化的最终形式和外在表现,是学习者语言技能和语言思维能力形成、语言文化内化的必要过程,它同时也是语言内化程度的终端检测。最后提出语言输出的内化特征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会话语言是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工具,这是有声的语言,但还有另一种语言则是无声的潜语言。在长期的美术教学中,仅以有声语言对美术教学是不够的,尽管会话语言是教学的主体语言,但也不可忽视潜语言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举例论述几种潜语言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知识是"形式与意义匹配"、"形式与功能匹配"的知识。功能是语言行为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衡量和认知各个语言因素的圭臬。通过语言形式对语言进行功能分析,在认知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把握语言的意义,是语言理解和翻译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言生活是分层级分领域分区域的,其各层级都有领域和区域的语言问题,因此开展领域和区域的语言生活研究十分必要。区域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区域语言关系、用语言支持区域发展两大问题。其中区域语言关系的正确处理,需树立语言资源观和语言生活和谐观,使区域内的语言、语言变体和睦相处,形成支撑区域发展的语言合力;而用语言支撑区域发展,主要是解决好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的语言交际问题,全面精准做好语言服务,努力发展语言产业。  相似文献   

12.
伽达默尔的语言观与工具主义的语言观是对立的。他认为语词的构成不是反思的,而是经验的产物。语言是被创造出来适合世界的。因此是世界而不是我们的主观性决定语言。在他看来,世界应被看作是处于人们之间的东西。它是人们之间的共有的理解和理解的中介,使世界成为可能的是语言。语言作为相互作用的领域,并不真正是一件构成理解的工具。 伽达默尔还认为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语言即是理解,即是存在的模式,正是语言揭示了世界。人由于语言而拥有世界并生活于世界之中。我们只能通过语言来理解存在,理解世界。世界必须进入语言,才能表现为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言和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语言自身进步的需要,也是语言使用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研究语言和谐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语言和谐的基本条件,语言不和谐的诸种表现,语言内部的和谐问题,语言外部的和谐问题,语言运用中的语言和谐问题,和谐语言与变异语言,语言和谐的构建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4.
语言接触的结果是双语、语言兼用、语言转用。其中词语的复活是亲属语言接触的重要特质。现代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在语言接触中产生了语言竞争现象,从而引起语言的纯洁化结果,即旧词新用现象。这种旧词新用现象随着语言竞争的激烈越来越明显。证明了语言发展变化过程当中需要挖掘自己历史语言成分或亲属语言成分来丰富语言,因而活跃语言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新的语言观正在形成,其核心是语言资源、语言生态、语言权利。语言不仅是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也是政治和经济资源,是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在动力。积极的语言生态观,追求语言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建设双语、多语和谐的语言社会。语言权利观念的进一步强化,对新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语言观,是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思想基础,也是新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出发点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它既是语言发展的需要,又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语言变异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语符变异、语域变异以及修辞变异,它是语言多样性和社会性的反映。语言变异给语言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行为主义哲学把习得语言看作是条件反射的结果,而认知理论把学习语言看作是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语法规则创造语言的能力。任务型语言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完成一系列需要解决问题的任务达到学习目的,而人本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教学不仅是教语言而且是帮助学生得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意识形态是人们的语言观以及对待语言变体或其他语言的态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是一种隐性的语言政策。美国从殖民地时期就确立了语言统一的思想意识,逐步演变成以英语为中心的单语主义。双语教育政策和唯英语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同化和排斥移民语言为主题的,是英语单语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运用语言是为了交际,因此,语言学习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语言学习是学习者以注意和记忆为条件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对语言解码和推理的认知过程。在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是主要目的,学习语言是必经的过程。学习者既要实现信息交流的目的,还要注重语言知识的掌握。以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基础,以认知心理学为着眼点,讨论了如何通过注意和记忆来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伽达默尔语言哲学是由语言存在论、语言辩证法、内在话语和外在话语、语言游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各个部分的内在关联在于:语言存在论是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的思辨结构是语言存在论和语言辩证法之间的桥梁;语言辩证法是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灵魂;伽达默尔的内在话语与外在话语之间的关系是其语言辩证法的根源,研究语言辩证法必须最终追溯到其内在话语和外在话语理论;解释学通过内在话语实现了其普遍性,解释学的普遍性就是语言的普遍性,伽达默尔最终将对人类一切理解对象的理解都纳入到其语言游戏之中。伽达默尔的语言游戏与其艺术游戏具有内在一致性,具体体现在本体性、主体性、辩证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参与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