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千金买一笑,这笑越来越贵了。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笑不起来—用什么办法来推着老百姓花钱呢?老百姓也不是没有钱,每年储蓄35%,每年收入的35%他不花,挣点钱他就存着,结果经济就不增长,这如何是好? 住房医疗孩子上学,新三座大山老百姓在银行里存着5万亿,为什么不花呢? 有人认为,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费,也不是无钱消费,而是不敢消费,强忍着把钱往银行里送。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家茶座》2008,(6):156-158
《炎黄春秋》2008年第4期刊载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文中说,中国财政支出比重最大的是行政管理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而直接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从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36倍,而行政管理费则大幅攀升了76倍。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一个星期四的上午,田纳西州州长菲尔·布雷德森在与州立法委员进行每周例行会议前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布雷德森,民主党人,一个富有的退休商人。他在第一个任期里通过削减医疗支出赢得了财政保守派的支持。然而,他更引以为豪的政绩是打破常规,推动田纳西成为全国的太阳能之都。  相似文献   

4.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年收入即使增加个10%左右,也只能增加千把块钱收入。但房价上涨可不一样,如果每平方米也上涨10%的话,那就意味着每套房子要多支出数万元。在很多人的眼里,买不起房的根本原因似乎是收入增长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然而,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却透露出另一种相反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委员们围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强信心与力量,全面振兴中国经济这一主题,针对扩大内需保增长、切实解决就业难、加速社保和医疗改革等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保证中国人的饮水质量,公司依靠高科技技术有效降低成本,在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尤其针对弱势群体及医疗水平相对较弱的农村地区大大降低了老百姓使用纯净水的成本。河北长相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科技公司,专注于利用高科技为百姓提供纯净水。公司主要销售对象为企事业单位、各大工厂、城镇居民,近两年来的销售重点开始向农村居民倾斜。为了保证农村居民能够饮用上卫生健康的纯净水,提高农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公司依靠高科技技术有效降低成本,在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农村地区老百姓使用纯净水的成本。长相伴环保科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北京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居民收入差距在持续拉大。刘扬在《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中撰文认为,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都呈扩大趋势。特别是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在加快,成为影响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应引起足够重视。1996年,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中,有37.5%可以用城镇居民内部差距来解释。至2002年,城镇居民内部差距的贡献率已达53.8%,成为影响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而考察北…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加重视医疗和健康,这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大量涌入,快速摊薄了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逐步显现.老龄化进程加快,慢病患病率增长,对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的负担进一步增加,社区医疗水平的提高逐步提到议事日程.社区医疗的发展,健康档案及慢性病管理等配套服务也应相应得到提高.本文粗浅地分析社区医疗档案及慢性病管理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1,(2):13-13
2010年12月1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政工作是民生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责。近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民政事业的投入力度,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累计约3.26万亿元,年均增长17.6%;其中用于民政事业支出9000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累计约1.4万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2.1倍;其中用于民政事业支出约4700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4.7倍。  相似文献   

10.
高峰 《城市》2014,(3):57-60
正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将会明显增高。我国在2008年就已实现了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就意味着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在文化消费有所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文化消费市场乏力的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13年11月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显示,我国内地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1.
赵丽 《城市观察》2013,25(3):178-183
利用分省的2005-2011年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公共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公共财政支出以及城镇建设水平都对城镇化进程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产业结构是首位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而公共财政支出和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对城镇的人口承载力同样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A级景区平均票价都在百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0元。这样的话,加上餐饮、交通费支出,旅游者进景区看一次风景名胜起码要花个千儿八百的。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节节攀升,让普通老百姓望"景"兴叹。有网友提出批评:"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成为政府、企业牟利的工具,普通老百姓想去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能在睡梦  相似文献   

13.
徐国祥  吴也白 《科学发展》2013,(5):111-116,F0003
上海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水平显著提升,但支出水平差异较大,支出结构有所微调。实际收入水平、投资意愿、消费观念、保障性支出预期等因素制约居民消费支出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网络消费、汽车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等形式将成为消费趋势或热点。当前应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完善保障制度、实施扶持政策等,以促进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无论从吃、穿、住、行哪个方面,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物价的上涨.物价涨得比头发还快,工资涨得比眉毛还慢,通货膨胀在一点点侵蚀着你的财富.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支出,面对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面对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职场人最关心的是薪酬什么时候涨.  相似文献   

15.
姜永杰 《职业》2010,(5):18-19
无论从吃、穿、住、行哪个方面,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物价的上涨。物价涨得比头发还快,工资涨得比眉毛还慢,通货膨胀在一点点侵蚀着你的财富。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支出,面对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面对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职场人最关心的是薪酬什么时候涨。你的薪酬涨了没有?为什么没有涨?  相似文献   

16.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独撑大局,对稳定经济至关重要。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作为其主要力量,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对1980—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进行了调查统计,通过实证分析和检验,找到了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进而对如何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拟对江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分析变量及模型数据关系形式的选取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理论,可知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其实际的可支配收入,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性支出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会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服务与药品是医疗卫生领域两大不同的产品,医疗广告与药品广告都和老百姓有最直接的关系,关系到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对卫生领域的这两大类型广告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认识这两类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洋 《现代交际》2014,(12):123-124
目前东北三省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随着GDP的增长,环境保护工作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东北三省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性环保支出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东北三省总体环保支出的数据分析,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环保支出的数据分析,以考察东北三省财政性环保支出的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严锋林 《安家》2006,(12):94-95
2006年的社会发展关键词中,"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名声远播,不管是从两会代表的发言还是普通老百姓街头巷尾的议论来看,和谐社会都成了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出名的言论莫过于温总理在今年两会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最痛心的是还没有更好地解决医疗、上学、住房问题".而温总理的回答似乎也昭示着今年"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解决教育、医疗以及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