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退还了大量的庚子赔款。英国与国民政府联合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负责其退还庚款的管理和使用,决定用投资实业之庚款所产生的利息资助中国的中等教育。西北地区因此受益。中英庚款董事会在西北地区资助教育事业历时10年,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其自办的教育事业,在教学、科研以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方面,成绩斐然,对西北地区的教育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第一次退还庚子赔款尤其是在一战爆发后,教育界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退款兴学运动。他们前往欧洲为退还庚子赔款进行宣传和交涉,并在国内展开舆论攻势,掀起退款兴学高潮。教育界的退款兴学运动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庚子赔款的关注,加速了各国决定退还庚款的进程,并为庚款用于教育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与庚款用途之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各国退还庚子赔款,中国教育界与军阀当局围绕着退款用途展开的争论,教育界为争取庚款兴学,避免退款被军阀侵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退款国的借助和妥协,其中的利弊得失为我们全方位地了解庚款兴学运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结果,引出了一个《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一笔巨额的赔款———庚子赔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笔本是屈辱的赔款竟和中国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章追溯了庚子赔款的来由、支付及退还情况,重点阐述了各国退还庚款的主要用途及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美国近代对华外交政策特点,研究这一政策对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影响,从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前后态度的转变、退款用途的规定以及美国各界人士的观点,揭示了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真实动机,指出其根本目在于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推动文化在异国的复制,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美国在华的外交地位。认为"庚款兴学"并非是几个人努力的结果,既有美国对华外交的现实需求,也有更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客观上有益于中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庚子赔款是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的巨额赔款,其中俄国部分是最多的,占赔款总额的三分之一。十月革命后,北京政府对于俄国庚子赔款的收回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政策,从1917年底至1920年7月,北京政府三次决定停付旧俄庚子赔款,前两次因为列强的干涉都没有成功,直到1920年7月,中国才得以停付庚款。俄国庚款虽然对中国教育事业影响很小,但是此项庚款的收回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就庚款问题的交涉,加速了中苏两国的建交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利用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派遣中国留学生,史称“庚款留学”。庚款留学生群体大都学有所成,回国后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影响巨大。通过宣传和实践科学技术加快了中国现代科技创新的步伐;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发表言论和投身革命促进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五卅惨案"后,中英关系恶化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善中英关系并征询中国各界对英国庚款用途的意见,受英国政府指派,1926年2月威林敦率代表团访华。五个月内,代表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完成任务,而后形成的报告书成为"1930年中英庚款换文"的根据,为解决中英庚款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使比利时政府退还庚款和加强中比两国的科教交流,经过中比两国政教界人士的努力,以晓露槐工术大学为依托,1924年12月建立了中比大学。1926年,中比大学的中国学生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庚款的斗争,在国内人民和政府的支持下,获得成功。1928年起得到了庚款的资助。中比大学的建立是中国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创举。  相似文献   

10.
庚子赔款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一次赔款,其影响巨大。在赔款史研究上,学者对庚子赔款研究最多,主要集于赔偿和退还问题两方面,其中关于赔偿问题的研究主要在赔偿数目及偿付具体状况和赔款影响等方面,退还问题的研究则着重于退还过程和管理、退款用途及退还性质等内容。至于问题和不足多见于研究内容不够丰富、研究方法单一、史料挖掘不足、学者研究观点不够客观等。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正蒋孔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为纪念蒋先生九十诞辰,本期"文·史·哲"栏目发表了朱立元的《略论审美关系及其生成性———纪念蒋孔阳先生九十诞辰》,文章分析了蒋孔阳的美学思想,认为蒋孔阳的审美关系理论包括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间、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关系,并有其自身的特征,是一种通向未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学。其审美关系理论包含了生成论思想的可贵因素。林华、周励恒的《中英庚款董事会对民国时期西北教育之影响———以甘肃、青海为考察中心》,分析了中英庚款董事会利用庚子赔款资助中国西北地区中等教育的情况,认为在教学、科研以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方面,成绩斐然,对西北地区的教育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邓洪波、赵路卫的《2011年中国书院研究综述》,对2011年书院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述,梳理了其中的学术发展线索,对于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书院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较大价值。李思清的《舫斋载笔:清史馆文人群体的形成》,认为从清史馆的人事结构及修史进程来看,清史馆成员的年龄、身份、文化立场既有共性,更有差异。当整个社会普遍趋"新"之时,他们的修史行为貌似"落后"、"保守",其实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文化应对。"北京学研究"栏目金元浦、  相似文献   

12.
镑亏是近代中国以外币为计价单位的债务在偿付过程中,由于制度性因素和人为操纵造成的亏损数额,庚子赔款镑亏是其中最多的一项。1902年—1935年,庚子赔款镑亏总额估算达7300余万海关两,1935年法币改革后庚子赔款镑亏渐趋消失。如此巨额且难以预期的庚子赔款镑亏,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是清末银钱比价的升高和上海金融市场中银拆每月末的“周期性”波动,后受赔款偿付方式及货币体系的变化,此影响渐趋消除;间接影响主要是引起货币改革争论,传播货币理论和推动近代中国货币制度变革,同时,在解决庚子赔款镑亏问题时,意外触发的庚子赔款“退”款推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鉴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下的种种原因,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受到来自外国的影响。留学教育直接沟通不同国家的教育系统,可以作为研究此类影响的一个切入角度。本文论及近代中国留英概况、对比中国留英与其他留学教育、中英庚款问题、后世相关研究等方面的相关史实,对英国因素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北大学人     
北大学人邓广铭教授,1907年3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留校任文科研究所助理员及史学系助教。1937年至1942年间,先后接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中英庚款委员会的资助,专门从事宋史研究。1943年至1946年,...  相似文献   

15.
1909年美国首先决定退还庚子赔款的部分款项,用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由于成效显着,以英国为首的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许多人认为庚子退款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扩张或称文化侵略。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退款的动机、美国退款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及其与其他侵略国家的退款行为作比较,说明从《辛丑条约》后美国对华问题上的表现有别于其他侵略国...  相似文献   

16.
韩德培教授     
韩德培教授祖籍南京,1911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他六岁开始就学,曾在浙江大学史政系学习半年,后转入中央大学法律系,1934年毕业,获得法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作过几年教学和学报编辑工作。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国研究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国际私法,获得硕士学位。1942年从加拿大转往美国哈佛大学,除继续研究国际私法外,还比较广泛地研究国际公法与法理学,  相似文献   

17.
李硕 《东方论坛》2015,(1):106-109
庚款"退款"各涉案国情况不同。过去研究多集中在美、英,而且多举清华学堂、粤汉铁路为例说事。荷兰庚款"退款"情况虽说与美、英类似,却因"占比极微""业绩平平"而很少为学界所关注,研究更是几近空白。基于此,借助现有丰富的中英文史料,把荷兰庚款"退款"放到庚款案的整体中进行考察,并对荷兰"退款"管理和利用情况进行具体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扩展对庚款"退款"问题的研究,也可使学界对该论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美庚款兴学活动肇始于清末繁荣于民初,以后又因中国社会变迁几经反复延续数十年。随着新史料的不断发掘及其研究意义的逐渐被公认,近年来其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出现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局面。本文选定清末民初这一特殊的时段,对此学术问题主要研究视点、研究中运用的主要史料与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试做一浅要的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日贸易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较大,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1895年至1931年,中国对日贸易连年逆差,尤其是1905年以后,巨额的贸易逆差大大加剧了中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与中美、中英贸易相比,中日贸易对中国国际收支的消极影响时间最长;而就贸易平衡角度而言,中英贸易造成的贸易逆差最大,影响最恶劣.  相似文献   

20.
中英庚款董事会注意兴办西北教育,在抗战前采取的是补助的方式,但在执行中对它进行了修正,抗战时又进一步将其改成了“自办”。随着兴办方式的改变,董事会在西北逐渐形成了以甘肃科学教育馆、湟川中学、河西中学为主,并由它们就近管理的自办事业体系。在抗战和开发西北的背景下,董事会改变兴办教育方式,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对西北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