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口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涉及到译员解码和用译出语再编码。根据信息传播理论,信息的传播质量受物理和语义噪音的干扰。在英汉口译中,语义噪音干扰了译员对原语的言内、言外信息解码的准确性。要最大程度排除语义噪音的干扰,译员必须提高跨文化意识,做到从源语文化的角度解码信息;加强语境的识别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别语义,排除语义噪音干扰;树立语域意识,提高预测能力,降低语义噪音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要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首先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文化心理、害羞心理、注意力分配心理。因为这三大心理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文章借用熵的概念,以香农-韦弗的信息传播模式为主线,着重分析了影响翻译质量的心理噪音、社会噪音、文化噪音、语言噪音和物理噪音等问题,翻译中的噪音是信息熵的主要表现形式,要排解语际翻译中信息传播的离散度和不确定性,增加负熵,解决噪音问题是其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言决不能同学习文化知识割裂,而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生活习俗种种知识了解甚少,或者一知半解,就势必会妨碍他们外语水平的提高。当前的外语教学已普遍重视联系文化学习语言。语言学家们已意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六十年代初他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体系上,他们认为语言能力仅仅是语言系统知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使用语言时所具有的语法知识,几乎不考虑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到六十年代中期一美国的“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和六十年代末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的  相似文献   

5.
HSK考试听力单句题型偏误分析及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SK考试听力中的单句理解题型,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出现应试偏误主要是因为不理解语言材料、推断理解性偏差、文化差异、应试注意力分配不当导致的。因此,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联想猜测能力训练、固定表达法的类推训练、听力与口语结合训练、听话过程中注意力的分配训练、听力与文化背景教学相结合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 ,必须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化合”为有效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跟读练习作为一种口译训练方法,可以扩大记忆容量、改善注意力分配、提高语速和多任务操作等。同时,跟读听辨过程中声音信息与跟读者已有的认知图式和社会经验相互关联,也是一个系统的认知心理过程。在基础口译课程中运用跟读练习训练学生的口译听辨能力,发现它可以启动“主动听辨”过程,激活听辨者的联想、预测推断和逻辑思维等认知关联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听力信息,有助于提高听辨效率,改善产出质量,达到更佳交际效果,有望成为基础口译尤其是英语视听课程的创新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制约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最关键的因素是学生缺乏必要的英语文化知识.用文化信息增补、语言文化对比、交际法等是加强英语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语言中均普遍存在相当数量的词汇化句干,此类语言信息块的使用能够缩短使用者话语输出的编码时间,提高理解语言输入的解码效率。故此,二语学习者需要增强对目标语语块信息的注意力,将之内化进而提高二语语用能力。词汇化句干对中介语发展的实证研究表明,词汇化句干的使用将促进中介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不断国际化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对多元化文化理解的必要性日益明显。要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外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牢固的语言性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有关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即跨文化交际能力。鉴于目前大多数学习者和教师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上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其目的出发,着重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的因素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与不同民族文化共有知识之间有着紧密关系.二语习得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介入、文化矛盾融合和文化解释的过程.在二语习得中,双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认知过程中,学习一种语言意味着用这种语言去思维.讨论这些问题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信息是语言习得的基础,文化信息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应用语言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即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语用和行为能力;并且以词汇教学为例,讨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相互影响和制约,语言安全是文化安全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安全之一。当前存在很多与文化安全相关的语言问题,如国家外语能力不强、英语和网络语言冲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在国际上和信息世界中地位不高、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和地域方言濒危。要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科学进行语言规划,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和地域方言,同时进行外语规划,提高国家外语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英文教师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中国学生太安静,课堂上缺乏学习语言的热情、信心以及合作精神 甚至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作者就这一现象寻找解决良方,也就是在教学中融入人本主义精神,以人的需要为考虑的 根本,从人的精神世界、文化这一角度入手,旨在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的 信心、热情,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以及让学生通过这一门语言去感受另一种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因素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学语言就是不断深入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过程.因此,通过交际模式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W.Barnett Pearce提出的情节能力系统的构成(交际"脚本"、交际目的和交往规则)提出了LCP交际模型,即语言、文化、语用三要素相结合的交际模型.与之相对应地提出了三个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即提高文化理解能力、语言-非语言表达能力和语用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意识到了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种语言信息后都隐含着它特定的文化信息。近几年,一些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和语言教师们都对文化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一些新问题也同时摆在了教师的面前:在课堂上,怎样确定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文化的积极作用?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在课堂中的负面影响?如何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地进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互动教学模式,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离不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当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在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渗透,注意剖析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其目的是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在学习汉语的同时真实地感受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节日/纪念日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西方人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在物质生活进步、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信息交流很快的今天,具有起码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西方节日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探索其文化底蕴,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哲理,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汉、英、俄语中的成语,分别承载着各自民族文化特色和信息,它们与民族文化和语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文章以文化的视角,分别从地域特点、宗教信仰、历史发展等三个主要方面对汉英俄成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揭示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面对同样的客观世界,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文化内涵也必然有很多相似之处。透过文化视角下的汉英俄成语对比分析,可为中国学生快速掌握英语、俄语的语言及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