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是舒曼的作品中最先受到重视,其创作手法成为舒曼后来作品的裉脉。研究这首作品的艺术特征,对我们走进舒曼非常特殊的音乐世界,尽可能地理解舒曼,探求更加完美地展现舒曼的钢琴作品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当代诸多钢琴家对舒曼钢琴作品的分析,透过他们的眼睛来审视舒曼的钢琴作品,并参照这些思路来解读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幻想曲集》(Op.12)是舒曼的钢琴套曲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舒曼的这部作品,不仅可以看到钢琴艺术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发展,而且也能看到舒曼的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杨皓 《中南论坛》2009,4(2):73-75,111
本文从时代背景、总体创作风格、代表性大型曲目分析及其它作品介绍几个方面阐述了舒曼钢琴作品中浪漫因素的独特性,便于学习者更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舒曼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4.
舒曼(Schumann,RobertAlexander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十九世纪浪漫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性,既有浪漫与诗意,又有英雄和戏剧性,每一种风格又都具有典型性。舒曼的创作领域常随时代的不同重心而有所转移,先后在钢琴音乐、浪漫曲、交响音乐和歌剧领域都有一定的成果。钢琴音乐是舒曼音乐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部分。甚至可以说钢琴音乐奠定了舒曼成为作曲家的基础。这类作品中,既有大型的协奏曲、奏鸣曲、变奏曲;又有一系列的钢琴小品。其中的许多钢琴小品都…  相似文献   

5.
《g小调钢琴协奏曲》在门德尔松协奏曲的创作中,虽然不是最具代表性,但却是其巅峰之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基石。作品虽显稚嫩,但却体现了门德尔松在音乐思想上既尊重、崇尚和继承古典音乐形式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而努力开拓创新,与肖邦和舒曼同为浪漫主义时代的三个杰出代表。作曲家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才艺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并在世界浩瀚的钢琴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g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分析,进一步认识门德尔松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6.
舒曼作为一位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舒曼的钢琴套曲《狂欢节》富于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7.
幻想性与审美追求——浅析舒曼钢琴变奏曲中的幻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曼的音乐深受德国早期文学家的影响,其钢琴变奏曲于同时期的浪漫派文学作品表现着相同的特征———富于幻想。舒曼对音乐的追求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而其变奏思维与音乐的幻想性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的审美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使舒曼钢琴变奏作品在幻想中表现深刻的思想,使音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舒曼<童年情景>主题贯穿性的组合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曼的钢琴小品套曲《童年情景》是一部艺术性很强的作品,作曲家通过运用各种对比手法,揭示出儿童多样化的形象及丰富的内心活动,同时也让主题材料多方位地自由"变形",但万变不离其宗,各个分曲的主题材料仍紧紧地围绕着一个核心进行,加上调性及和声方面的连续发展,使整部套曲犹如有了一根无形的"纽带",形成了整部作品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钢琴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弹奏技巧的训练,同时还应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曲式、风格等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把感性认识(演奏技巧)和理性认识(对具体作品的全面分析)融为一体,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演奏水平的目的。《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教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钢琴教学普遍采用的教材。在教学中本人试通过分析教材及弹奏手法提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现介绍如下,希望得到同行的帮助和指教。  相似文献   

10.
韦伯的标题钢琴曲《邀舞》,将世俗音乐圆舞曲化为实用性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鉴赏类音乐,是少有的故事情节完整的器乐作品,是标题钢琴乐的杰作,常被作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探讨这部作品的演奏法,对钢琴教学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音乐修辞分析是通过探讨音乐中引用与隐喻修辞之间的关系,获得对钢琴作品独特意义诠释的研究路径。音乐修辞视阈的分析研究具有特殊性,它以关注作曲家非常规的写作手段文本引用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被援引文本在全新语境中的诉说,探讨其隐喻性修辞的意义。由李斯特《唐璜的回忆》对莫扎特歌剧《唐璜》的引用以及威廉·金德曼教授论证的舒曼《幻想曲》对贝多芬歌剧《菲岱里奥》、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多重性引用,可以窥见在修辞视阈中进行音乐分析的重要意义。音乐修辞分析对引用手法的探讨建立起跨文本的研究模式,在多个作品间找寻意义的转化,并在深入阐释其指涉的隐喻性意涵的同时,实现对作曲家音乐创造力更为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12.
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中有两首关于月光的钢琴作品,其中一首是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月光》,另一首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二者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影响,而德彪西的创作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也由此成就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奠基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李斯特的《艾斯特山庄的喷泉》与拉威尔的《水的嬉戏》是两首以水为题材的作品。从音乐本体出发对这两部作品的结构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李斯特、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提高对钢琴音响色彩及钢琴的表现力方面的鉴赏水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掌握李斯特和拉威尔创作的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14.
拉赫玛尼诺夫对世纪之交的俄国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世界钢琴艺术发展的贡献是继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舒曼之后最多作曲家之一。通过对拉赫的生平、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和前奏曲实例简析等的分析认为,拉赫前奏曲的创作除保留、延续了巴赫、肖邦等的创作基础风格外,又发展和推动了前奏曲的创作特点和技巧。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是键盘史上教育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之一,是键盘训练方面、曲式及作曲技术方面的宝贵财富。而创作与键盘训练相植相容不可分割,由此研究探讨拉赫《24首钢琴前奏曲》的创作与演奏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钢琴教学中轻视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现状的成因,指出在钢琴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的、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并对如何推进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发展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斯克里亚宾《升f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演奏技术类型与处理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引起我们对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关注,加深我们对斯克里亚宾的这首协奏曲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期望对钢琴协奏曲的教学和演奏实践起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并推动斯克里亚宾钢琴作品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在我国的钢琴艺术作品中,有很多曲子是利用中国的民歌民调和创作歌曲的曲调进行再次创作的。本文以民歌《绣金匾》改编成的钢琴作品的创作与演奏为例,对改编的《绣金匾》钢琴曲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作品结构和演奏风格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出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一部钢琴巨著,是李斯特一生自传式的表白和速写。这部作品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以天主教受难者的英雄主义来忍受苦难的情感。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情感,既要全面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又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b小调奏钢琴奏鸣曲》以单乐章的曲式构成,摒弃了当时奏鸣曲式的写法,大胆尝试了钢琴织体的解放。本文着重分析《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要点及其结构细节。  相似文献   

19.
弗里德里克·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本文从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入手,分析作品中不同音色的特点及演奏处理,并通过对此作品的音乐及旋律、和声、音色变化等的研究,总结概括肖邦钢琴作品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20.
蝴蝶是19世纪30年代创作,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蝴蝶》套曲是由十二首小品组成,表现各自的主题,表现手法,曲式及不同的表现情绪。《蝴蝶》的创作开创了音乐历史上又一重要的器乐体裁,就如同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无比浪漫的意境中更能体会到的是作品“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