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的可译性、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过程中语言之间的“对等语”的存在与否。这个对等语从理论翻译角度来看是存在的 ,而从具体翻译实践角度就分三个层次 :即认知表达层次是可译的 ;文化层次是部分可译的 ;艺术层次为不可译。之所以这样分层是基于翻译中对等语所要达到在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心目中产生同样的审美意境的交际效果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2.
李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346-347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翻译界的热门话题。文化差异对翻译有重大影响,并可能导致不可译现象的发生。在分析了四种导致不可译性的文化因素后,提出了解释法、让步法、音译法和修正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既有可能性又有局限性,甚至有不可译性。随着英汉语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语言和翻译的认识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不再片面地强调语言翻译是可能的或是不可能的,而是表现了一种更为理智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本文就这些问题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分析了变"不可译"为"可译"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加以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
史称"千年译经"运动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的源头。本文通过佛经翻译的译场与翻译程序,分析佛经翻译的地域性因素和时代性因素。译场制度的集中管理提高了出经的规模与准确性。佛经翻译是科学客观性大于文学主观性的一种创造活动,其时代性因素往往大于地域性。 相似文献
5.
等值转换理论与翻译中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洋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132-134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和差异,我们必须承认英译汉和汉译英之间确实存在不可译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语言之间的通性和文化之间的共性。我们有必要知道不可译和可译是共同存在的。我们可以用很多的补偿的方法来使不可译转换成可译(在本文不做过多的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障碍就越来越小,这样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那么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这样语言的障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6.
黄加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105-109
通过可译(最低层次)与不可译(最高层次)的对比分析,从人类认知思维的模糊性、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等主客观因素出发,认为模糊性能在翻译过程中把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机结合起来,是解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争论的有效办法。文章把模糊的翻译过程理解为从不可译到可译又向不可译迈进2个阶段,并初步进行形式处理,为下一步用模糊隶属度评价译文与原文的关联度进行量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不可译性是绝对的,而文化的不可译性则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上的不可译性可以转化为可译性。从表象上看,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语言的不可译性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转换性。其实语言的不可译性比文化的不可译性能引发更为复杂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从几则修辞格翻译实例谈英汉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胜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翻译与修辞都是语言的艺术 ,是两门并列又密切相关的学科。不可译性近乎是翻译中的一个“死角” ,从修辞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这一问题不可避免 ,应受到广泛的重视 ,对翻译实践也应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莉琼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5):94-96
在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间,既由于语言的个性而相互对立,又由于语言的共性而相互统一。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不可译性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向可译性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译语优势是解决不可译性现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宇文仰光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201-202
翻译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基本的方法.但是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经常出现不可译现象,给翻译工作者造成困扰.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中的个别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阐述了翻译中的一些常见的不可译现象,同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解决办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11.
王蕾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216-218
“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中外翻译学研究中古老的悖论与纷争。从语言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分析“不可译性”认为。“不可译性”无论在认识论还是本体论的框架内都会顽强地显现出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跨语言的文学翻译是不可能的,相反为文学翻译中的变异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段胜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113-115
翻译与修辞都是语言的艺术,是两门并列又密切相关的学科,不可译性近乎是翻译中的一个“死角”,从修辞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分析,指出这一问题不可避免,应受到广泛的重视,对翻译实践也应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解构主义对文本终极意义否定的角度,针对文本是否存在"终极意义",借鉴当代文化理论中的解构主义和解释学的一些理论,结合翻译研究中有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研究结果,探讨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提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活动中同时存在的一对矛盾体,是语言之间共性和个性的体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使得同一原作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译本,从而给文学翻译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看待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翻译是人类相互传承文明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然而语言的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大量存在于翻译的实践活动中。理清可译与不可译的辩证关系,有利于翻译中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金敬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535-539
德里达"解构"理论的最重要的概念是"延异","延异"指的是翻译时存在的时间、空间差异.由于两个文本和语言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形成了原文和译文的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使得翻译过程既改变了原文又改变了译文,因此也使原文及原语得以获生."解构"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不可译性"不意味着译者不应该翻译,而意味着在遵守经济性法则下,在译文中创造原文本的多样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译文中保留差异就意味着对原文本的保护."解构"理论也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应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的异质成分,才是我们借鉴"解构"理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17.
曾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3):88-91
诗歌一类文本似不可译而必须译,广告一类文本却可能似可译而不能译。"可译"与"不可译",是基于由源文至目的语翻译难度而作出的判断;"必须译"与"不能译",乃至"怎样译",是根据翻译的社会需求而作出的决定。不同文体的社会需求各有特点,其翻译应采用不同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英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8-151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巨大的语言差异,隐喻在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译。文章仅从汉英语言形态差异的角度,从汉英字、词形态差异,句子以及篇章层面的意合与形合差异入手,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巨大的语言差异,隐喻在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译。文章从汉英音韵差异的角度,从隐喻的音韵美感、双关隐喻以及隐喻拟声词的翻译探讨了隐喻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兼评卡特福特的可译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150-153
文章主要讨论了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并对卡特福特关于文化不可译性最终将由语言不可译性来解释的倾向提出了异议。通过定量分析英语谜语汉译后的可猜测程度,提出了区分语言不可译性与文化不可译性的必要性,以及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