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晚年长期住在他的家乡湖南衡阳县的石船山下,因而后人又称船山。王夫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在封建社会末期,代表着进步的社会力量,向变种的孔学——程、朱理学,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无情的批判。在儒法斗争史上,他是一位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又称船山先生。清兵到湖南,他曾召集义兵抵抗,失败后,曾参加南明桂王的政府。后来他见事无可为,决计归隐,遁藏深山,终身著述,写下许多重要哲学、政论著作。其中,《...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字而农,湖南衡阳人。生于公元一六一九年,卒于公元一六九二年。他曾于顺治五年即公元一六四八年,举兵衡山,阻击清军南下。南明复败后,隐匿转移于湘西山区,最后归老于衡阳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王夫之,是十七世纪我国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先后写了三百余卷著作,他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向佛教神学和程、朱、陆、王学派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斋,湖南衡阳人,是我国十七世纪著名的唯物主义者,杰出的法家思想家。晚年他避居在家乡衡阳县的石船山下,所以又称船山。 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正是我国历史上“天崩地解”的大动荡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另一方面,满洲贵族也趁明王朝的腐败昏瞆,积极准备南侵。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是一个具有高度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具有深知卓见的思想家。在当时轰轰烈烈的民族斗争中,他参与反抗满清起义。起义失败后,他曾投奔南明政权,但后来又觉得这个政权难于挽救,于是挂冠归隐,遁迹船山,撰写学术著作。他的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因明亡后隐于湘西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据其裔孙王之春《船山公年谱》所说,王夫之共撰写一百多种著作,见于著录的则有八十八种,计三百九十一卷.其中有关文学而又较为重要的有《姜斋诗话》、《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等.值得注意的是,王夫之对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时有非议,而于南朝谢灵运及其诗作却在各种不同场合竭力赞赏,他惊呼谢灵运为不可多得的“天生尤物”,把谢诗称作“神品”,有时甚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石船山麓,故后称船山先生。王夫之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当时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满洲贵族又勾结明朝将领,打败农民起义军,建立了清朝政权。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1619—1692)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明清之际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进步史学家和进步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他的整个法家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的政治路线的。”一种文学理论或文艺思潮,作为艺术实践的指导,它总要受到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制约,并且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王夫之正是在深刻批判后期儒家唯心主义反动思想宋明理学的斗争中,在深刻批判复古守旧、借古非今、分裂倒退的儒家反动政治路线斗争中,产生了他的法家唯物主义的进步文学思想。王夫之在文艺理论方面对于儒家思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不仅在哲学和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在中国美学史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夫之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诗论中,自谓“十六而学韵语,阅古今人所作诗不下十万。”(《姜斋诗话》卷二)有所点定,有所评论,他在美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深刻全面地论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情、景在艺术构思中的辩证关系,反对否定艺术抒写感情,主张禁欲窒情的道学唯心主义,因而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王夫之的美学思想和他的哲学一样,是对宋明道学的批判。本文仅就其诗论中的美学思想,讲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1619—1692年)的道德教育论和道德修养论,是建立在他的人性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说“理势相成”的社会历史观是王夫子整个伦理学说的出发点,那么人性论则是王夫之整个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石,也是他从“天道”过渡到“人道”,从道德论过渡到道德教育论和道德修养论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南明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来说是有它的特点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抗清复明运动长达四十年之久(至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一六八三年统一台湾为止)。在这一阶段的激烈的民族斗争中涌现了无数的爱国志士。顾亭林就是其中之一。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绛,宇宁人;又名蒋山佣,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万历到清朝康熙的七十年这一阶段,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冲击着他,时代迫使这个进步思想的启蒙学者面对着汉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不得不有所思考和探索。他在幼年时期,就接受其嗣祖绍芾先生的“当求实学”和嗣母王氏的“无为异国臣子”的教育。在十四岁那年,他就加入旨在“毋蹈匪彝、毋于进丧乃身”的著名爱国社会团体“复社”,奠定了他在学术方面是“经世致用”、在政治方面是“民族气昂”的光辉业绩,其思想基础就是爱国主义,爱他所处的朱明王朝。  相似文献   

12.
《桃花扇》是清代一部杰出的历史剧,全剧以复社著名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孔尚任在大江南北“博采遗闻”,广泛搜集资料,把明末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收入剧中:复社文人的活动,崇祯皇帝吊死,福王弘光政权的建立,马士英、阮大铖等奸党的专权跋扈,江北四镇驻军的内讧,左良玉的反叛,史可法的扬州抗敌,直到南明小朝廷的覆灭都一一得到真实的反映。这样错综复杂的重大政治斗争,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在一部戏文中同时出现,全面地而不是零乱地,集中地而不是芜杂地描绘出这幅动  相似文献   

13.
前言王夫之,字而农,别号姜斋,学者门生尊称他为船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农历九月初一,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农历正月初二,寿年七十有四。曾中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科举人,任职南明永历朝翰林院庶吉士和行人司行人。他富有爱国民族思想,曾隐居南岳及衡阳石船山,杜门著述达四十年,撰写编定一百多种著作,约四百多卷,八百多万字。留存于今世者还有七十二种,三百六十余卷,四百七十余万字。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述家。今年是王夫之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和诞辰三百六十三周年。特编写《王夫之著作年表》,以供专家学者、读者参阅。错误疏漏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地主阶级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创举。但是,两千多年以来,统一与分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论刺史世袭》这篇文章中,王夫之坚定地站在法家的立场上,积极地维护柳宗元《封建论》的观点,论述了分封制的危害性,指出实行分封制就等于设下祸国殃民的“陷井”。并且指出:如果不是“怀奸欲叛者”,是永远不愿意接受分封的。(“非贪叨无已,怀奸欲叛者,固永终知敝而不愿也。”)分封制的要害是使国家分裂。“怀奸欲叛”这四个字,一针见血地戳穿了一切妄图搞分裂的野心家的真面目。这是王夫之对以前的历史的总结。当然,王夫之所指的“怀奸欲叛者”必然受到他自己所处的阶级和历史环境的局限。但是,今天我们学习王夫之的这篇文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5.
作为明清之际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夫之(1619——1692)极端重视中华民族才智的发展。他认为“尽中原之智力,治轩辕之天下”,“足以固其族而无忧”。(《黄书》)他看到清朝的统治暂趋巩固,“以不能言之心”,寄希望于来人,对民族复兴的前途始终充满信心。他虽没有留下智力研究的专著,但通过哲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1615——1692)是明末清初一位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思想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曲兰的石船山。从事著述,故又自号船山。他的著作有一百多种,有关史学的巨著有《读通鉴论》和《宋论》等。他在《读通鉴论·叙论四》里说:读史“非知治乱而已也,所以为力行求治之资也。”纵观他的一生,是能够身体力行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王船山有他的一贯精神,借史事来发表,有他的特别眼光,立论往往迥异流俗。”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他确乎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朴素唯物论者。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究竟是“本朱子而黜异端”的理学家,还是程朱陆王的批判者?他的理欲观究竟是所谓“寡欲存理”而完善了封建的道德理论,还是“理寓于欲”而透露了反封建的启蒙思想?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本文拟略抒己见,以就正于方家。一十七世纪的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已走到它的末期,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已开始“破块启蒙”,是一个“已居于不得不变之势”的特殊历史时代。在这个时代,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18.
明崇祯17年(1644年)3月19日,晚明封建中央政权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下覆亡,随后清兵由山海关进入华北,攻城略地,其势甚为凶猛。农民军溃退,明官军败逃,民族危机十分严重。同年5月4日马士英、刘孔昭等遗臣在南京拥戴福王朱由崧继位,年号弘光,建立了南明小朝廷。顺治2年(1645年)5月,清军攻破南京,灭了福王政权。6月8日潞王朱常淓在杭州“监  相似文献   

19.
一六四四年三月,大顺农民军开进了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但不久农民军功败垂成,被迫退出北京。久居关外的满族王公贵族窃取了农民军的胜利果实。次年秋冬,大顺军与南明政权联合起来,进行了有名的“联明抗清”斗争。后来大西军也走上了同一条道路。“联明抗清”前后近二十年,对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象王夫之(1619—1692)逝世290周年,为纪念这位哲人,武汉大学哲学系部分教师和79级学生结合中国哲学史教学,举行了王夫之哲学思想讨论会。多数同志肯定王夫之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展示了“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思想锋芒,不愧早期启蒙思想的哲学代表;但不少同志指出,王夫之在不少地方未能越出封建思想藩篱,他的哲学思想中的矛盾,是我国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