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战争与美国人民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世纪下半期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美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取得了国家的独立,而且也在于美国人民在与英国殖民者英勇作战的时候,也进行了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并且赢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国内出版的世界史教材,在美国独立战争一章里一般地  相似文献   

2.
18世纪后半期,廓尔喀两次入侵西藏,清政府和西藏地方进行了数年的抗击战争。其中,英国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对当时局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爱尔兰戏剧家肖恩·奥凯西创作了"都柏林三部曲",记录了爱尔兰独立战争和内战中都柏林城市贫民的生活,其主题表达和情节结构存在着大量的二元辩证关系.<朱诺与孔雀>是其中运用二元结构最为成功和最深入人心的作品,"家与国、悲与喜、生与死、英雄与普通人"等二元对立元素编织在场景设计、情节安排和角色塑造等方面,共同记录和传达着作者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首创并总结了近代战争理论体系,对恩格斯、列宁的战争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首先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断,列宁随后将之发展了。“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所言的实质,实际上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一种政治形式无法再在历史时空进程中延续下去,必然要由另一种政治形式所取代,也即:当异族之间的政治冲突无法解决异族之间的经济(或其它)矛盾,更无法解决各民族国家内部的经济矛盾时,这种异族之间的政治冲突就已经具备了迅速停止的客观必然性。 战争并不完全意味着革命,而“革命”则往往具备着暴力冲突(内部战争)的性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显然,这里所指的“战争”只能是指民族间的暴力冲突。对这句导师的名言,我们认为应作如下的解释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在商品交换与国家力量的合力作用下而产生的,它在中国民族经济成长与融合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其作用更为突出。本文将聚焦于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体系发展的历史考察,以图对其结构和功能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北美独立战争是“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1],对于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学术界多从政治、军事角度进行分析,很少重视其外交斗争的诈用.本文拟对独立战争时期美国人民在外交领域斗争的努力作一初探.一、独立战争初期,秘密而广泛地争取外援早在独立战争开始前的第一届大陆会议上,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就决定,设立国际事务委员会,专门处理对外关系,在外交领域里展开反英斗争,莱克星屯沧声打响后,大陆会议首先向加拿大人民发出呼吁,要求他们加入北美联合殖民地,保卫共同的自由fZI.门万年11月,大陆会议又决定成立独…  相似文献   

7.
美国从1776年建国至今不过两百多年,却经历了不少的战争,诸如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最近的海湾战争等等。难怪战争在美国文学中一直是主要题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争在美国人民中间引起思索,美国的战争文学异军突起,出现了创作丰富多样的繁荣局面。从反映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战争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们记录了人类遭受浩劫的真实画面,从探讨创作特色的角度来看,战争  相似文献   

8.
二百多年前的美国独立战争,完成了一项极其光朵的政治任务——取得了国家的独立。但独立战争不仅仅是美国人民一次政治的、军事的伟大胜利,而且也是一次外交的辉煌成功。美国独立战争时外交之所以获得重大成就,主要一点原因就是;敢于与其它殖民国家结成反英同盟。结果“争取解放的美国革命人民曾同当时就在美洲拥有殖民地的西班牙和法国  相似文献   

9.
如果想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就要发起一场人力资本革命。但是,这场革命究竟意味着什么?为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近期出版了一本新书,探讨了人力资本革命的相关问题。本文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力资本的缘起以及教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古罗马文学家阿庇安所记罗马共和晚期内战的某些定性提出异议,就恩格斯所言内战“即为土地所有权进行的”提出质疑。本文略论了战争的起源,界定了战争与冲突的区别,内战的涵义。格拉古兄弟的土地改革为的是土地占有权、分配权、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格拉古兄弟之死,萨特宁之亡,德鲁苏被杀,只能谓之为冲突,不可定为内战。意大利人的同盟战争,西西里岛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都属于内战,但是为争取公民权、人身自由权,不是为争取土地所有权。苏拉和马略,凯撒与庞培,安东尼与屋大维先后的内战,是争夺独裁者宝座,是奴隶主统治集团争权夺位而引发,更不是为争夺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1.
刘锦棠在歼灭阿古柏殖民侵略集团和收复新疆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在这次战争中,他是战场上的全权总指挥、扮演了主演的角色;同时他参与制定战略方针,代左宗棠在新疆指挥全局,又扮演了导演的角色.但是,在历史上,他没得到相应的地位和评价.究其原因,既有左宗棠对他的"裁抑",又有社会、历史、经济等原因.应给予刘锦棠公正的评价和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2.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粉碎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美国的革命带来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却没有带来经济上的独立”。只有在1812—1814年“第二次独立战争”以后,美国才真正步入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和工业化的道路。本文旨在探讨“第二次独立战争”与美国经济独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美国经济独立的历史轨迹,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第二次独立战争”从1812年6月开始,到1814年12月结束,英美双方在海上、加拿大边境、墨西哥湾以及大西洋沿岸,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互有胜负。1814年12月24日,英美签订《根特和约》,英国再次承认美国独立。  相似文献   

13.
郭颖 《今日南国》2014,(1):15-15
邮票,作为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其选取的题材十分广泛,可谓无所不包,其作用除了邮资凭证外,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具有了收藏价值,这是人所共知的。可你是否知道,一枚小小的邮票,还在两次全球性的战争中扮演过不同的角色,蕴藏着刀光剑影。  相似文献   

14.
在北美这块安谧富饶的土地上,有过两次战争。一次是美国的独立战争,一次是美国建国后的国内南北战争。肯尼骚就是南北战争时主要战场之一。战争的起因是19世纪中叶,美国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在北部迅速崛起,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也在发展,两种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资本主义制度与奴隶制度之间的一场决战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肯尼骚战场位于亚特兰大市郊的丘陵地带,地处南北要道,素称上天入地之门,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站在它的最高处,俯瞰全城,整个城市就埋藏在郁郁葱葱的林海之中。战场的前区是展览馆,介绍了战争历程。1860年12月2…  相似文献   

15.
墙头政治     
政治宣传海报是位于历史学、传播学和艺术学诸学科边缘的另类文本,往往为各相关学科学者所忽视。本书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这一课题的著作,以在20世纪革命与战争年代风行的宣传海报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这一特殊艺术品中蕴含的丰富政治理念,并进一步探讨了宣传与政治事件、历史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书中通过对主要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苏联革命、纳粹政权统治、西班牙内战等宣传高峰期海报的具体个案研究,分析正反两方面宣传对民众感官和心理上的影响,力图由此探求过去近百年中政治宣传这一特定的信息传播形式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演进中…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的战争性质是争霸战争,最初国与国之间因为利益而发生争夺,春秋初期由于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大致相等,为了使对手屈服只能借助"尊王"的口号来得到别国的认可进而四处征伐壮大自己的势力。伴随着南方楚国的日见壮大并成为北方中原国家的共同威胁此一时期中原国家在晋国的领导下打着"攘夷"的旗号共同外楚。晋楚争霸势均力敌两国为了保存实力进行了两次弭兵之会。两次弭兵之会后的国际形势,就成为晋楚双方为维护各自区域霸主地位而与邻国进行的战争,战争的性质也逐渐由之前的争霸战争转变为兼并战争。  相似文献   

17.
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产方式的美国的三大区域———东北部、南部、西部,在19世纪沿着各自的轨迹发展变化并重新整合,这在极大程度成为美国内战的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左右了战争的结果,影响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运河、铁路为主要内容的交通革命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动力,法国农民在大革命的前夕和革命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他们在革命后期往往公开抵制革命,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要求,给革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农民只能在反封建大军中扮演一个配角。法国大革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平民。  相似文献   

19.
1808—1814年的西班牙革命,是继法国大革命后,国际上又一次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马克思在《革命的西班牙》①一组文章中,对这次革命作了详尽的评论。然而,对这次革命的性质问题,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人把这次革命说成只是一场反对法国入侵的民族独立战争,它的主要目的是“人民群众起来反对法国侵略,反对法国资产阶级在西班牙建立霸权的企图,反对掠夺这个国家、瓦解这个国家以及变这个国家为法兰西帝国的奴隶的企图。”②这一看法是否符合这次革命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无论对新中国还是对台湾岛上的国民党,在政策思想上都已陷入矛盾与混乱之中。这就是一方面与蒋拉开距离,试图从中国内战中脱身。另一方面继续与中国革命为敌,尽可能给新政权制造困难。形成这一状态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且很快被朝鲜战争的爆发而打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